忆往事看今朝

浪花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7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我走在洒满阳光的小路上,那些泛绿的树枝,湿润的泥土…满眼是春的气息,让人惬意无比。“叮铃铃”手机铃声响起,我终于和春生大哥接通了电话。这对北京老乡分别又20多年未曾见面却在手机里相逢,我们是高兴,是激动,互道一声好…接着不到一天时间,一个个“滴滴滴,嘟嘟嘟”手机铃声串联起来,北京老乡啊,这是一个等待了60年的拥抱,这是一场跨越几百多公里乃至几千公里的跨省——网络平台重逢。网络为我们架起一座友谊桥梁。人海之中,我们相聚在里叙说着分别后人生的点滴。诠释着今天生活的美丽。幸福快乐随风而起…</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回忆往事那才是真实开心的曾经。虽稚嫩,但真实。是最难以忘怀的。现在所思所想,均藏于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已年逾古稀,时光飞逝,孩提时光已过六十余载,往事如烟,现在回想起来,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兄弟姐妹们,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回忆里的长廊吧!</p> <p class="ql-block">情同手足李春生兄弟姐妹</p> <p class="ql-block">马德珍兄弟姐妹及女儿</p> <p class="ql-block">情深意厚的李文启兄弟姐妹们。</p> <p class="ql-block">居家兄弟俩</p> <p class="ql-block">吴淑琴</p> <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九五六年春天,我们的父辈们响应北京市人民政府号召,携带我们全家加入了建设西北大军。记得我们离开家第一站就是集中在北京鼓楼接待站。在这里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人,他们和我们是同行者。在这里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十几天,记得当时我们吃住在一起,学习时由居鸿生二哥组织我们读书,做功课,教唱歌…时间虽然很简短,但是我们却结下深厚的友谊。不久我们就踏上西去的列车。此时我们的心儿随着车轮在滚动着。望着渐渐远去的北京城心潮彭拜。情难断,乡情难忘,离别时心更难受,犹如刀绞。从此离开了生我养我可爱的故乡——北京城。此时泪水夺眶而出…</p><p class="ql-block"> 在去往西北的列车上,有的是一家携老挈幼,有的是父母带着儿女,有的是父亲带领一群儿女,还有的是爷孙俩人,母女俩人…更令人回忆的是当年车厢里欢乐的情景。为了活跃气氛,记得居鸿生二哥为大家表演小小魔术令人喝彩,在春生大哥协助下居二哥,文启大哥表演双簧节目“令人啼笑皆非。其中双簧词是“抓一把(墨)摸一脸及”“我吃,我不吃,(馒头),给后边吃”成了众人的歇后语。节目一个接一个表演,赢得一片欢笑和热烈掌声。</p><p class="ql-block"> “送开水啦!”哦,开饭了,随着喊声列车员提着一大壶开水,挨个给我们倒水,接着各家纷纷拿出出发前政府发给我们的馒头和咸菜,就着开水用餐了。那时顿顿都是白面馒头,没有玉米面窝头就够知足了。一声鸣笛,火车渐渐减速了,慢慢地停了下来。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终于到达了西安站。记得那时到了接待站,住宿很简陋,睡在铺满麦草地上当做床。次日我们这批十九户人家一起乘坐敞篷大卡车途径陕西长武县当天夜宿。第二天大卡车满载着支援者直奔甘肃固原山城。经过平凉时正赶上五一劳动节。在车上我们观赏到平凉人民庆祝五一劳动节活动情景时,我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在大卡车上欢快地唱起:《劳动最光荣》歌曲: “太阳光金亮亮 ,雄鸡唱三唱, 花儿醒来了 ,鸟儿忙梳妆。 小喜鹊造新房 小蜜蜂采蜜忙,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要靠劳动来创造…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到达西北甘肃省固原一座小山下:明家庄和海堡两个村庄。</p><p class="ql-block"> 下了卡车个个都变得像只土猴似的。仍然受到各村纯朴农民夹道热烈欢迎。</p> <p class="ql-block">寻找当年我们乘坐的老火车</p> <p class="ql-block">当年乘坐的老火车</p> <p class="ql-block">当年可爱的小荣妹妹,小五子弟弟。</p> <p class="ql-block">吴淑琴</p> <p class="ql-block">66年前李家一家人兄弟姐妹。吴淑琴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居家居二哥、三哥</p> <p class="ql-block">66年前居家一家人兄弟俩</p> <p class="ql-block">可爱的文华小弟弟。</p> <p class="ql-block">66年前李家一家人兄弟姐妹</p> <p class="ql-block">66年前马家一家人兄弟姐妹</p> <p class="ql-block">当年乘坐的卡车</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19户北京人分别被当地政府安排到距离县城十几里又没有交通工具的明家庄、海堡村。</p><p class="ql-block"> 从此白天大人们带着大点孩子和当地农民一起早出晚归田间耕耘,晚上点的是煤油灯。住的是破旧房子和窑洞。喝的水要去村外用搅动辘轳打出浑浊的井水再挑回来,倒进缸里澄清后才能喝。吃的杂粮也要靠牵着驴推磨磨成的面粉。洋芋即是主食又当菜吃,做饭拉风箱,睡的炕,全凭用柴火烧热。柴火是春天我们去山坡挖来的草胡用背篼背回家晒干用。到了夏天我们到收割完的庄稼地里捡麦秆储存起来冬天用。记得有一天我和淑月妹妹去捡麦秆柴,看见远远的有一堆柴火不停地向前移,我俩顿时惊呆了走近一看草堆里露出一个小脑袋,汗流满面的小脸憋的红红的。原来是你啊——春生大哥!大哥背了一大堆柴火,全身都被草埋没了。大哥啊那时你干起活来真是不顾一切,替父母分担家务活,真是好样的。春生哥干农活刻苦努力,很快成为这支建设大军队伍中一把农活快手。</p> <p class="ql-block">当年住的土房子</p> <p class="ql-block">用过的风箱烧火做饭。</p> <p class="ql-block">当年吃水用辘轳搅动从井里打出来的苦水。</p> <p class="ql-block">当年挖的草胡用来烧炕取暖,做饭。</p> <p class="ql-block">用过的背篼背草胡。</p> <p class="ql-block">一件件老式农具,展现在我的眼前。件件农具洒满了辛勤汗水,写满了沧桑。这些农具不仅记载了洋生坎坷的农村生活的艰辛,更重要的是凝聚了洋生和老一辈及许许多多农民智慧的结晶,在古朴的农耕风情里,在几十年农业发展中,是他们创造了不朽的功绩,他们是历史和传承时代的进步见证者,劳动人民最光荣!同时让我更加了解传统农耕文化。</p><p class="ql-block"> ——千层浪</p> <p class="ql-block">  这批北京移民从北京大杂院的平房搬进了阴暗潮湿的窑洞,他们从有电灯自来水搬到了点煤油灯喝着泥浆的混水,他们从柏油路有路灯的照明搬到了泥泞山路,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寂静的村里伊稀听到几声狗叫。</p><p class="ql-block"> 太阳落山时,这几个北京来的小孩子们望着对面神秘的大山幻想着翻过这座山就能回到北京了;这批北京移民由繁华的首都来到了被人们称为“苦瘠甲天下”的宁夏固原,他们由北京人变成了宁夏人,由城市人变成了乡下人,他们的身份从城市贫民变成了农民。这些从未接触过农活的城里人,改变着祖辈遗留的生活方式,面对农活,从头学起,蹲着锄草,站着犁地,烈日当空揮镰割麦,没日没夜修水坝,他们经历着从未有过的艰辛和酸楚。</p><p class="ql-block"> 来自北京的移民在固原这片热土上留下了足迹和汗水,为这片热土注入了朝气蓬勃的创业精神,改变了当地人的固有观念。</p><p class="ql-block"> 北京移民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历史选择了他们,而他们无权选择历史,应该承认,在可供他们选择的空间中,他们为国家分了忧解了难,为国家做力所能及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马德珍</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些读书的孩子上学就更难了,当时村小学只设1—3年级初小,同来的大哥大姐姐们读高小的要到十几里外县城同仁小学上学。无奈他们有的每天往返回家,有的带上一周干馒头周末才回家,回家后还得帮父母干活。</p> <p class="ql-block">到县城读书的哥哥姐姐,路途中翻过的小山</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村小学上学的孩子就更苦了。上学路上是一条弯弯曲曲的黄土路。小学校只有两个光线昏暗的窑洞当做教室。那时学生们没有多余钱买本子,除了交给老师一本作业后,复习时就找来一根小树枝蹲在院子里的地上写字。那时最怕的是下雨,一下雨那条上学放学回家的黄土路就变成泥浆路。有一次放学回家下起大雨,这条路瞬间就成了一条泥泞不堪的小路,于是老师在前面使劲向上爬,后面学生拽着老师的衣服,一个接一个拽着前面同学衣服艰难地往上爬。大雨淋淋,天又冷路又滑,我边哭边骂这个破地方…前边的德珍姐哄着我说:“小胖子别哭了,加油往上爬…”回到家个个就像从泥坑里爬出来似的。事后还开心地说捏泥人不用和泥了,自己就是个小泥人。那时尽管学习环境那么艰苦,可是北京娃个个在学习上努力奋发,学习成绩个个都很棒!</p> <p class="ql-block">村小学校窑洞当教室</p> <p class="ql-block">上学放学路上的黄土坡。</p> <p class="ql-block">  一年多之后大部分建设者耐不住当时的艰苦生活纷纷返回北京城。最后只剩下我们六户人家了。此时由于特殊原因马大伯(德珍姐父亲)一家人跟随马大哥去了甘肃在兰州落户。李文启大哥父亲被组织安排到县城国营食堂工作,一家人迁移到县城居住。居鸿生二哥一家也搬进城里居住,春生大哥一家,大哥和梅生大姐分别在县城读书。大伯、大妈和几个弟弟妹妹留在了小村庄。吴淑琴大姐跟随爷爷迁居县城居住。李振清大伯一家也永远留在那个小村庄。</p> <p class="ql-block">李春生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李文启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吴淑琴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马德珍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居家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  时光有如白驹过隙,一晃眼我们都逐渐长大了。我们的第二故乡固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贫穷和脆弱,大西北正不断地走向繁荣与昌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交通、山川城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故乡的变化,让我们有着深深的挂念与感激。更让我们怀念的是我们的父辈们。他们为了西北地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奋斗了终生,最后他们的忠骨都埋在了固原地区那片高天厚土中。更可贵的是我们传承了老一辈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和质朴、友善、诚实、守信、可靠、热情、乐观向上的中华传统美德。它已经根植于我们的骨髓,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容纳进我们的灵魂。感恩父辈们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人在党和国家的培养和哺育下茁壮成长,传承父辈们奋斗精神和传统美德,发奋图强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在成长中不断学习进取,有的考入大学,成为医生,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有的先后考入中专成为工程师、技术员、人民教师、有的成为骨干技术工人。个个都很优秀,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西北的建设奉献出我们青春和毕生的精力。我们自豪地说,西北地区养育了我们,我们无愧于西北人民!如今我们的儿女乃至孙子辈们,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他们有的是普通工人、有的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医生、人民教师、专家,在祖国四面八方:宁夏银川、吴忠、固原,、甘肃兰州、陕西宝鸡、山东济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等地;在国外:新加坡,伊朗等地。他们忧国奉公地工作,为社会主义祖国更加强大,做出一定的贡献。他们是我们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李春生一家兄弟姐妹幸福满满。</p> <p class="ql-block">马德珍兄弟姐妹生活幸福满满。</p> <p class="ql-block">李文启一家兄弟姐妹,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居家兄弟俩,颐养天年,过着幸福晚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吴淑琴快乐无比。</p> <p class="ql-block">千里寻故乡,旧貌换新颜。山川城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时光流逝了我们童年的纯真,岁月启开了我们少年的懵懂。从北京到宁夏固原不到两年的共同生活,劳动,一起去上学而结下的结下的情谊是一片真诚的心灵花瓣,是一种千金难买的情缘。</p><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个个都步入古稀之年,几十年的岁月,苍老了我们的容颜冲淡了我们人生的坎坷,却浓郁了我们的从容平淡如同一家人情深似海。</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我们都懂得</p><p class="ql-block">一生很短短得来不及享受美好的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总是经过的太快,领悟太晚。兄弟姐妹们:</p><p class="ql-block">艰难困苦让我们学会了珍惜。珍惜人生</p><p class="ql-block">路上的相遇,珍惜一路同行者,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此时正是我们老年的黄金时代。让我们心里充满阳光,纯洁的心犹如一滴清水,无论外界如何烟雨蒙蒙,然我清者自洁那滴绝无法染的清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令这滴清水始终清凛,始终纯美。</p><p class="ql-block"> 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才能沉淀出美好的芳华。不是吗?今天当我们已经步入晚年之时,却迎来高科技时代生活。我们多么幸运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给我们生活,学习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兄弟姐妹们让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尽力达到应有的生活境界,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夕阳路上活出我们精彩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马德珍、李梅生相逢在兰州。</p> <p class="ql-block">手和手相握,心和心靠近,不是亲姐弟胜过亲姐弟,手足情深。感谢小弟洋生弟弟弟妹分别看望李家大姐,二姐!</p> <p class="ql-block">在此我衷心感谢兄弟姐妹们在《忆往事看今朝》编写中给予我的支持和热心帮助。感谢春生大哥、德珍姐、文启大哥、洋生小弟在编写中给予指导修改,提供图片、资料。特别是洋生小弟把几十年收藏的历史文物老式农具展现给我们,才使得文章编辑圆满完成。道一声兄弟姐妹们辛苦了!感谢一路有你们相伴!</p> <p class="ql-block">衷心感谢金主任为我们题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