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往事,记录着我们曾经的梦想与奋斗;往事,承载着我们曾经的耻辱和骄傲。因为往事,现实才充满着传奇;因为往事,现实才色彩斑斓。有些往事,是你想忘也忘不掉的,时刻在脑海里呈现。虽然我们渐渐老去,不会再为一些生活琐事而感到惶惑,但那些悠然的往事却夜夜闯进我们的梦里。</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1974年5月,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我们下放了。当时的我们,心中怀着对新生活的浪漫憧憬,举手挥别父母的不舍,由此开启了长达数年的知青生涯。</b></h1><h1><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 我们下放的地点在湖南省江永县粗石江公社新建大队,因此农场就叫做新建知青农场,位于湖南西南部,与广西交界,距离广西龙虎关只有八里路。这个地方四面环山,中间凸显一个小平原,当地人称之为桃川峒。</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桃川峒四季气温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且物产丰富。著名的“江永四香”其中的三香就产自桃川峒,即:香柚、香芋和香米。但是当年我们下放到那里的任务却不是去种植这些经济作物,而是去种甘蔗。其原因是中国与古巴的关系变差,古巴是当时为我国提供食糖的主要国家,记得当年我们将块状红糖称之为“古巴糖”。由于国家关系交恶,自然食糖供应紧缺,为了保证供给,我们下放的劳动任务就是种植甘蔗,并且在桃川镇附近还配套建设了一座糖厂。</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所在的知青点也叫做财贸知青点或者财贸知青农场,当年下放的知青是根据父母所在的工作系统来确定下放地点的。财贸知青点的成员就是由零陵地区财贸系统的工作人员的刚高中毕业的子女所组成,一共有五十几人。粗石江公社除了新建大队这个知青点外,还有槐木大队的农林水知青点、桂阳大队的军工知青点以及黄金山大队的党群知青点。</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数百多公里翻山越岭的长途跋涉到达下放地点后,当地的社员并没有为我们预先建造住所。因此,当我们拿着简单的行李,从运送我们的汽车上下来时,只能寄居在当地社员闲置的房子里。我就在存放稻谷的仓库里、用来饲养鸭子的一间堂屋里以及一间简易的木棚里面居住过,还有一些场友曾借住在榨油房和大队的小学里。条件之简陋,环境之恶劣,难以想象。</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几个月后,开始在一片荒地上为我们建造住所。建筑材料极其简单,用当地的卵石打好大约一米高的基础后,将一个预先制作好的长方形的木框安放在基础上,然后在木框里面填入在旁边挖的土,再用木槌夯实,就成为了墙壁,这种墙在当地被称之为“干打垒”。</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当地社员建房很少采用“干打垒”墙,而是使用土砖。就是那种将田里面的泥巴加入适量的经过切割成一定尺寸的稻草,充分混匀后,填入到一个木制的模具中成型,然后晒干成为砖块,再砌成墙壁。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建房已经基本上不用土砖或者“干打垒”筑墙了,而是使用经过烧制而成的“窑砖”。至于当年为何建房不使用土砖修建,而是采用“干打垒”的方法修筑墙壁,我估计是为了赶时间吧。</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总而言之,墙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修筑完毕,然后在墙上搭上木制的屋顶,再盖上青瓦,住房就建成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建成后的住所男女生各十间住房,南北相向,男生宿舍坐北朝南,女生宿舍朝向相对。每间房住四人,多出来的房间用作仓库和存放杂物,带队干部各占一间。这种住房虽然所用材料简陋,但是住在里面的舒适度并不差,有冬暖夏凉的感觉。缺点是坚固性不够,使用寿命不会很长,实际上在我们离开的十多年之后,男生宿舍就垮塌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另外,室内面积也不够宽敞,四个人住在里面非常拥挤。幸好当年我们的家当非常简单,只有一口装衣服的木箱和分配的一张窄床及小木凳,照明用的煤油灯都只能放在木箱上。尽管建成后的住所条件不是很好,但比较起借住在那些空闲之所却要好很多了。毕竟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所,没有了寄人篱下的感觉,大家可以共同生活在一起,我们也感到心满意足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住房的西面建有一个食堂,坐西朝东,与两排住房呈U形结构。食堂由三大间房子构成,北边是厨房,厨房内砌有一个大的柴火灶,灶台上安放了三口大铁锅。一口用来煮饭,一口用来炒菜,另外一口用来烧开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间是餐厅,摆放了几张简易的桌子和凳子。其实我们很少坐在餐厅里面就餐的,一般是打了饭菜后回到自己的寝室去吃。如果天气好的情况下,就端着饭盆在外面吃,反正饭菜质量极差,三下五除二就完事了。</b></p><h1><b style="font-size:22px;"> 南边是仓库,用来存放米面油盐。紧挨着库房还建有一间保管员的住房,因此保管员可以享受单间的特殊待遇,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仓库的外侧搭建了一个酿酒房,用来酿制米酒。这种米酒在当地很受欢迎,既提供给我们自己,也提供给当地的社员。在下放之前,大家都是不喝酒的,但是我们离开时,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喝一点,无论男女。尤其是个别男生已经成为了“酒仙”,就是搭帮这个酿酒房的产品训练出来的。这种米酒的供应方法是一斤米换一斤酒,其实这种酒的出酒率大概也就是一斤米一斤酒,酿酒的主要原因是收集酒糟喂猪。</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食堂的后面建了一个猪栏,大概养了十几头猪,养猪的目的是解决自己的食用问题。当年养猪是一个苦差事,打猪草,剁猪草,熬猪潲,清扫猪栏,非常辛苦,因此一般人是不太愿意干的。那个坚持喂猪的农友后来都成为了知青劳模,还到省里参加了表彰大会,并且在农场里入了党,非常少见的。</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食堂的西北角上搭建了一个简陋的澡堂,洗澡的热水来自于食堂后面的一间小棚子,里面也有一个灶台和大铁锅。如果需要洗澡的热水,必须自己生火,加水烧热。当然也有个别男生为了讨好某位女生,代劳干这个事,不过最终好像也没有什么效果。这个澡堂基本上是女生在用,男生一般情况下就在井边上洗澡,虽说是光天化日之下,也毫无顾忌。</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厕所则建在西南角,距离住房将近一百米,因此到厕所去“方便”是极不方便的。尤其是刮风下雨天,道路泥泞,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很少去厕所的。特别是男生,一般情况下就到屋后面或者旁边的甘蔗地去解决问题。</b></p><h1><b style="font-size:22px;"> 在男女生寝室之间建有一个简易的篮球场。当时正值青春年少,精力充沛,虽然每天的劳作时间不短,但是收工后,仍然有人要到篮球场表演一番,将剩余的体能消耗完毕,并且组建了男女子篮球队。那时候附近的知青农场之间经常组织篮球比赛,我们农场的水平应该是居于中等偏上。之所以不能成为顶级球队,主要是缺少一个高中锋,但是前锋的速度是极快的,好像女子队的成绩还要好一点。</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球场除了打篮球之外,还是我们平时集体活动的场所。由于住所拥挤狭窄,各种活动不可能在室内进行,所有的大型活动就只能在球场中露天开展,譬如排练节目参加知青的汇报演出。此外,收工后清洗完毕,大家也喜欢集中在球场中谈天说地,诉说各种辛酸困苦,畅谈美好未来。那些乐器爱好者也将笛子、二胡和小提琴拿出来,练习一番。尤其是到了夏日的夜晚,月明星稀,凉风习习,我们一般都不会待在闷热的寝室里面,因此球场里面是一片喧嚣之声,好不热闹。</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农场的东面有一个小坡,坡下面打了一口水井,水井周边用水泥砌了一个台子。生活用水全部来自这口水井,无论是吃喝洗漱,还是洗衣洗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水井不深,距离地面大约两三米。从井中取水并没有使用当地老百姓家的方法,在井的旁边支一个木架,然后使用杠杆原理,将水从井中取出来;而是带一根长的麻绳,系在铁桶的提手上,将铁桶吊放至距离水面数公分处,然后左右摆动几下,使铁桶的边沿倾斜着进入水中,再上下提拉几次,这样便可使桶内装满水。不过要掌握这门技术,不经过反复的训练是难以做到的。至于为什么不采用当地比较省力的方法,至今也不知其解,估计是看我们年轻,不差这点力气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井里面的水量很大,整个粗石江地区都有这个特点。四周的大山里面有很多溪水流出来,可是地面上的粗石江河却常年干涸,河床上到处都是裸露的卵石。极有可能是因为当地的地质条件属于沙质土壤,大山里流出来的溪水都进入到地表的浅层了,因此地下水非常充沛,所以随便在一个地方都可以打出一口水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依靠这口水井,</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五十几个知青再加上十来个带队的干部及当地的社员,能够完全满足各种需要。并且水质极好,我在农场的几年时间里,记忆中就没有喝过开水,而是直接饮用打上来的井水,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当然现在情况不同了,当地人都是烧开了再喝,不知道是不是水质变差了,抑或是生活观念发生了改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农场的北面有一条公路,弯弯曲曲的一条小路连接着我们的住所,大约有一里多路。小路被加宽后,可以勉勉强强作为机动车的道路使用,因此汽车是可以直接进入到我们的宿舍的。但是路面没有硬化,路况极差,有几次拉着重物的嘎斯卡车就陷在泥坑里面动弹不得,大家不得不冒雨去推车。外面的公路是一条省道,是湖南与广西的通道,连接着湖南的江永县与广西的恭城县。当年我们就是沿着这条公路经道县和双牌返回零陵的父母家,也沿着这条公路到广西的恭城、平乐去玩儿。当然,也沿着这条公路到粗石江、龙虎关和桃川去“赶闹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农场的西面有一座大山,常年云遮雾绕,高不可攀。这就是五岭中的都庞岭山脉其中的一座山,叫做燕子山。说来惭愧,我们在山下生活了数年,并且经常去山里砍柴禾,但当时我们只知道它是都庞岭,并不知道其为燕子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燕子山海拔高1562米,因形如飞燕而得名。据说此山有四时之色,“春山恬淡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静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虽然风光无限,只是我们从来没有上去过。听说现在山上修建了风力发电站,有一条公路直接通到山顶,而且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燕子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b><b>,</b><b style="font-size:22px;">希望有机会能够到山顶去看一看那片高山牧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新建大队原来叫做竹根塘,我们离开后又改回原来的地名——竹根塘村,后来与旁边的桂阳村合并后,现在叫做竹桂村。新建大队共有七个生产队,五十几个知青被分配到这七个生产队中,平均每个生产队七八个人,我们的住地靠近第四生产队。虽然我们归属于不同的生产队,但是所有的知青吃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因此从未感觉到被分开过。只是到了双抢的那个时期,要回到生产队劳动一段时间,不过也就是十来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竹根塘地如其名,地域内有一口大水塘,面积约十余亩,清波荡漾,这在当地极为罕见。如果是在夏日的傍晚,一抹彩霞映在水塘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就像一片片花瓣被吹落在塘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风光无限。塘的周围翠竹林立,郁郁葱葱,当青翠的竹林倒映在塘中,那深深浅浅,若隐若现的绿色,竹影婆娑,美不胜收。每当置身竹林,一阵清风拂过,在那“沙沙”的声响中,人也青翠,心也青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社的所在地在现在的粗石江镇街上,省道穿过集镇直达广西的龙虎关。出镇口往东的公路不远处,有一条村道通往新建大队,大约两公里左右就到了第三生产队附近。这里也有一条小路通往我们农场,一般我们到自己所属的生产队劳动或者到老乡家里串门,就是走的这条路。这条路中间有一片松树林,松树高大挺拔,在里面穿行感觉到凉飕飕的,如果是晚上行走,有阴森森的感觉,所以晚上我们是不敢一个人通过这片松树林,必须结伴同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粗石江这个地方深入到广西境内,其中三面与广西接界,西面和西北面是恭城县的地界,南面及东南面是富川县的地界,只有东北面与湖南的道县接界。四周均是崇山峻岭,怀抱着桃川峒这片小平原,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当地有“好鸟飞不过桃川峒”的说法。由于地形特殊,因此形成了独有的气候条件。夏天温度不是很高,记忆中当年晚上睡觉时还要在身上盖一点东西才行;冬天极少下雪的,身体好的农友,一件毛衣也可以度过整个冬季。不过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发生了变化,到了夏天也必须借助于电器才能度过,那种冬暖夏凉的情况已无可能再现。</b></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白驹过隙,光影流转,转眼就过了将近半个世纪。天际还是疾走的云,天底下还是寂静的原野,但当年在那片荒地上建起来的知青农场却早已没了踪影。在这里历史仿佛经历了一个轮回,房子从无到有,而后又从有到无;从寂静到喧嚣,然后又归于寂静。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曾经在这里生活了数年的知青来说,农场始终都存在,存在于我们内心最柔软的深处。</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想告别曾经的过去,寻找心中的蓝天和白云;想忘记过往的一切,找寻心中的茫茫草原和绿色大地;想丢掉曾经的烦恼,望着太阳纵情地歌唱;想抛弃往日的忧愁,数着星星和月亮吟着自己的诗歌,但是我们做不到!</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怀念那段在新建知青农场的时光,尽管在那里受尽磨难,但那就是我们的青春岁月,在那里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光阴,也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渐渐地,岁月流逝;渐渐地,光阴逝去;渐渐地,我们老了;渐渐地,开始怀念那些曾经的岁月;渐渐地,一些农友离去了.....</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