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圆明园遗址公园

好运伴今生

<p class="ql-block">因为妹妹生病,我于营口疫情解封不久来到北京,准备照顾她一段时间。经过前期的各项检查,现在病人已经开始服用靶向药。接下来的第三天就开始有副作用了。5月15日,妹妹心情不好,我劝慰她之后,自己心情也一团糟。下午,看外面天气不错,就决定出去散散心。我骑着共享单车,在导航的指引下,很顺利的来到了圆明园遗址公园东门。</p> <p class="ql-block">这是公园东大门(也就是线法墙原来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这是入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一片水域,这个就是方河。</p><p class="ql-block">它位于线法山和线法墙之间,在线法墙下设水箱,置威尼斯城的模型于水箱中,皇帝可坐在线法山上观望。</p> <p class="ql-block">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听政,故圆明园又称“夏宫”。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烧毁,故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 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有一百五十余景,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p><p class="ql-block">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至此,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道光年间又进行多次修缮和拓建。</p><p class="ql-block">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而被迫停止。八国联军之后,圆明园又遭受到军阀破坏和匪盗打击,终成一片废墟。</p><p class="ql-block">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当年的面积相当大,现在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都包含在圆明园里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洋楼景观的布局图</p><p class="ql-block">从东到西依次为:</p><p class="ql-block">线法墙→方河→螺狮牌楼→线法山→线法山正门→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海宴堂→方外观、五竹亭→黄花阵、养雀笼、蓄水楼→谐奇趣</p><p class="ql-block"> 西洋楼全部景观占地仅80亩,大约占圆明园总面积的1.5%,它地处东北角,位置不甚重要,大众熟知的残石柱只是远瀛观和大水法的一景,由于西洋建筑独特的残缺美,遂成为圆明园的一景。</p><p class="ql-block"> 西洋楼景区的主景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特。主要形成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处大型喷泉群,颇具情趣,是中西方文化的精髓。大水法是园内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p> 知识点 <p class="ql-block">“线法”其实是一种绘画的方式,是指西洋油画中的焦点透视绘画法,与中国的散点透视法相对的一个概念。在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由郎世宁等西方传教士设计了线法山、方河和线法画等景观,利用透视深远的方法,展示几何规划的美感。</p><p class="ql-block">线法山有东西两个出入口,建有两座风格不同的门。</p> <p class="ql-block">线法墙位于西洋楼景区最东部。在方河东岸修筑七道八字形左右对称的断墙,墙面挂西洋风景油画,当线法墙悬挂上西方景物油画时,可以形成透视深远的西方街市民居风光,仿佛万里之外的英吉利小城。正中间展开的背景大画上的远山,成为观赏者视线的“消失点”。</p><p class="ql-block">线法墙上还曾悬挂反映新疆阿克苏地区街市风景的画作,随时变换,这是乾隆皇帝为了慰解容妃(香妃原型)的乡思,让宫廷画家郎世宁、艾启蒙、何国宗、沈源、孙祜等人绘制的,称为“阿克苏十景”。</p> <p class="ql-block">线法山东门又称“螺狮牌楼门”,这座门的三开间采用不同的样式,中间是一座为带发券的拱门,两侧的两间实际为两座六边形的小亭子,每个有三间封堵,另外三间开门,形式尤为奇特。中门上檐有厚厚的檐口,成云形曲线状,檐口之上雕刻有哈俐云加番草的纹饰,还雕有军鼓和六面军旗。两侧门上耸立六角双檐石刻花瓶及军鼓和刀箭装饰。立柱为汉白玉质地,雕刻有葡萄纹,绕柱爬墙,枝叶翻卷,果实下垂。</p> <p class="ql-block">东侧线法墙老照片</p><p class="ql-block">线法桥位于圆明园西洋楼建筑群内。西洋楼景区建有独立的园墙,墙面上采用西洋焦点透视法,分段绘有几何形图案,因此称为线法墙。谐奇趣西南建有五孔闸,水流经此由圆明园流入长春园。线法墙在经过五孔闸的地方建有一座线法桥,桥下有五座券孔,券口处雕刻西洋石兽。桥上有一座造型非常奇特的门楼,西侧是典型的中式重檐结构,东侧则为西洋风格,拱门上设西洋大钟一座。这样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因为大门西侧通往福海景区,是典型的中式园林,而东侧则是风格迥异的西洋楼景区。大门两侧分别采用中、西样式,使得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与周边环境十分协调,巧妙地实现了园林风格的过度。</p> <p class="ql-block">英国人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摩尔(Charles Frederick Moore)于1877年前后拍摄的线法墙门楼残迹,这是目前已知拍摄时间最早的一张线法门旧照。</p><p class="ql-block">从这张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线法门是实心架构,说明以前只是起装饰作用,而非出入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线法桥</p><p class="ql-block">摄于1920年代,此时线法桥门楼的上半部已经毁坏,两侧的线法墙也有破损。</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线法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线法山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数字技术呈现的线法亭</p><p class="ql-block">在线法山顶建有一座双檐八角四券西式凉亭,站在凉亭内可俯视大水法、远瀛观,东则可远眺方河及线法画。</p> <p class="ql-block">线法山是一座人工堆成的土山,高约8米。山的四面均有五尺宽的盘山道蜿蜒而上直到山顶,道旁砌以黄、绿二色琉璃矮墙。因为当年乾隆皇帝喜骑马顺山道盘旋上山,此路又迂回曲折总给人一种半天也走不到头的感觉,所以当时俗称“转马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线法山现在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西门是一座四柱三间西洋式大门,明间为圆券式大门,平形上檐有五色琉璃番花顶七件,在这座欧洲风格为主的建筑中穿插着鲜艳的琉璃瓦、中式的装潢和装饰品,体现了欧式风格和中国传统风格的美妙结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完美呈现。山门南北两侧种植有人工修剪的“勒洛特式”小松树作为屏障。</p> <p class="ql-block">从北向南依次是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p><p class="ql-block">这是以数字技术复原的圆明园3D景图: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及左右各一座十三级喷水塔(俯瞰)</p> <p class="ql-block">远瀛观正门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在中学课本中看到过的圆明园代表建筑。它是长春园东北角《西洋楼景观》里的“大水法”建筑遗存。它只占全部圆明园的1.5%,其实,真正代表圆明园的中国建筑因为都是木制,在大火中被烧毁了,反倒是这组大理石建筑得以保留下来。</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水法的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这是根据史料记载复原的大水法模型</p><p class="ql-block">大水法朝南,是以石龛式建筑为背景的一处喷泉群,建筑造形为石龛式,酷似门洞。下边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前下方为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佣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俗称“猎狗逐鹿”。</p><p class="ql-block">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为方形,十三层,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铜管,也都一齐喷水。</p> <p class="ql-block">远瀛观是大水法北侧的高台西洋钟楼式大殿,是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添盖的。其门窗均镶安玻璃,共大小1206块。远瀛观的十数根高大石柱皆为优质汉白玉,尤其是中券两侧的汉白玉巨柱,柱头柱身满刻下垂式葡萄花纹,刻工精良,枝叶活泼如生,实属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远瀛观内部陈设也十分豪华,殿内挂有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1781)亲笔御书“远瀛观”西洋花边玻璃心匾。匾两旁还挂有对联一幅。远瀛观殿内画有大量西洋人物及风景通景画,总面积超过二百多平方米。远瀛观在乾隆时曾一度为容妃(香妃)寝宫,乾隆皇帝为博得容妃的欢心,特意按容妃的身材承做了西洋式镀金铜床、西洋浴缸等西洋家具。</p><p class="ql-block">远瀛观内还到处摆放有西洋玩具及金银、珐琅质地的艺术珍品,连法国国王所赠的土耳其挂毯及英王乔治三世送给乾隆皇帝的一架天文仪器——天体运行仪也陈设在殿内。</p> <p class="ql-block">远瀛观正面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数字技术复原的远瀛观</p> <p class="ql-block">观水法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这是观水法的模型和现在的实景拍摄。皇帝就坐在中间的龙椅上看喷泉。</p><p class="ql-block">包括放置皇帝宝座的台基和宝座后的石雕屏风及两侧的巴洛克式石门等。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破坏。宣统二年(1910年)后残存的石屏风雕花石心被载涛运往朗润园内,1977年运回原处。</p> <p class="ql-block">海宴堂南面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海宴堂北面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海宴堂东面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海宴堂西面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海宴堂十二生肖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海宴堂西面实景拍摄</p><p class="ql-block">海晏堂“海晏” 一词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此语用以比喻天下太平的吉祥涵义。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中观赏实用性建筑“海晏堂”之名也出于此。</p><p class="ql-block">远望,这个大蚌壳就像一朵硕大无比的莲花,这便是当年“海晏堂”的西门。</p><p class="ql-block">海晏堂由正楼和后工字蓄水楼-锡海组成,是最大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海晏堂正楼朝西,上下各十一间,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我国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圆明园兽首铜像)。</p> <p class="ql-block">海宴堂供水楼</p><p class="ql-block">“海晏堂”的中心建筑是一座11开间的“工”字楼,楼南楼北也各有小型喷泉池。此楼即是附近各喷泉群的供水楼。楼东西两头为提水用的水车房,中段平台楼下边是海墁高台,台上砌蓄水池,贮水池周围用锡板包严,防止渗漏,故称“锡海”。“锡海”能储水180吨,贮水是用“龙尾车”(靠机械原理将水位提高的一种水车)向上输送至“锡海”,然后再利用地心引力使水经过铜管流向喷泉。初建时提水机械是蒋友仁设计的龙凤水车,用人力“蹬攀”;三四年后就改安辘轳,用大罐打水上楼。</p><p class="ql-block">十二兽首顺利喷水的秘密就藏在西洋楼的夯土台中,这是一个蓄水楼,喷水的主要装置都在此安置和运作。虽然当时圆明园尚未通电,但是工匠们已经了解到了水压的相关知识,通过高处向低处的水压施力,加上齿轮机械制作的提水装置,能够完成整个喷泉内的水循环。</p> <p class="ql-block">海宴堂蓄水池台基</p> <p class="ql-block">海宴堂实景视频</p> <p class="ql-block">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正午时,十二铜像口中同时喷射泉水,这些铜像是西方人设计,在中国制造的,融东西方文化于一身的俗称“水力钟”,以水报时,闻名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兽首由驻华耶稣会教士郎世宁设计,他以兽头人身的十二生肖代表一天的二十四小时,每座铜像轮流喷水,蔚为奇观。</p><p class="ql-block">生肖铜像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头部为写实风格造型,铸工精细,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处,都清晰逼真。这些青铜生肖雕像高50公分,雕刻精细,为清代青铜器中的精品。铸造兽首所选用的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十二兽首都是一体铸成,中间没有经过任何焊接,这种高超的铸造工艺同样令人感到十分吃惊。</p><p class="ql-block">1860年,十二生肖兽首被英法联军掠夺后流落四方,其中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9年11月13日,何鸿燊先生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鼠首与兔首由法国皮诺家族无偿捐赠中国,入藏国博;截至2013年5月,据可靠消息龙首在台湾收藏;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p> <p class="ql-block">这是仿十二兽首的复原建筑。</p><p class="ql-block">生肖们6个一组在一枚巨大的贝壳前排列为左右两边,左侧为南岸,右侧为北岸。12生肖排坐的顺序是从南向北排列,南一子鼠、北一丑牛,南二寅虎、北二卯兔,南三辰龙、北三巳蛇,南四午马、北四未羊,南五申猴、北五酉鸡,南六戌狗、北六亥猪。</p> <p class="ql-block">方外观铜版画</p><p class="ql-block">圆明园“方外观”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一座清真寺,是乾隆的爱妃容妃(也称香妃)做礼拜的地方。方外观为三开间,用刻有回纹图案的大理石贴面的欧式小宫殿,主殿堂上摆放有两座刻有阿拉伯文字的1米多高的石碑,屋顶却是模仿中国式的重檐四坡蓝色琉璃瓦顶,上下各三间,两侧有半环形石阶通往二楼。大门和楼梯的台阶是用青铜构制的。</p> <p class="ql-block">数字技术复原的在五竹亭里面看方外观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方外观数字技术复原图</p> <p class="ql-block">方外观现在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五竹亭北面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五竹亭复原图</p> <p class="ql-block">五竹亭的残址</p><p class="ql-block">五竹亭在圆明园方外观南,原先位于谐奇趣北面,后移过来与其相面对。为五座西洋竹式重檐亭。枋、梁为纯木结构,在一片大理石构筑的欧式园林中显得与众不同。外观则全部是竹子构成,并用彩色玻璃镶嵌,用贝壳、珍珠、玛瑙、翡翠装饰,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派珠光宝气。亭子的前面有一座圆形小喷水池,两侧各有一个稍大一些的荷花池,环绕以巴洛克风格的雕栏,十分精美。</p><p class="ql-block">香妃在方外观中做礼拜,乾隆皇帝就在五竹亭内默默等候,等礼拜结束,天子美人就在五竹亭中相会,携手离开……</p> <p class="ql-block">五竹亭前的池子</p><p class="ql-block">五竹亭北侧设有圆形喷水池,左右为荷花池。如今我们通过圆形喷水池和荷花池的遗址,可以推测五竹亭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万花阵,原名黄花阵,是仿照欧洲的迷宫(仿法国巴黎的凡尔赛迷宫)而建的花园,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圆明园内一座中西结合的迷宫。</p><p class="ql-block">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四尺高的雕花砖墙,中间是一座白色西洋凉亭。方阵南北长89米,东西宽59米,阵墙总长1600余米,墙高约1.2米。它由阵墙、中心圆亭、碧花楼和后花园组成,曾是封建帝王的游乐场所。</p><p class="ql-block">盛时,每当中秋之夜,清帝坐在阵中心的中式凉亭里,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先到者便可领到皇帝的赏物。所以也叫黄花阵或黄花灯。虽然从入口到中心亭的直径距离不过30余米,但因为此阵易进难出,容易走入死胡同,清帝坐在高处,四望莲花灯东流西奔,引为乐事。</p> <p class="ql-block">黄花阵花园北门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恩斯特·奥尔末于1873 年拍摄的迷宫黄花阵大门。由于拍摄时间较早,西洋大门保存得相当完好,透过门洞还能隐约看到黄花阵中心的石亭。西洋门下坐着的就是和奥尔末一起去圆明园游玩的朋友,这也是奥尔末拍摄的早期西洋楼照片中唯一一张有人物合影的。</p> <p class="ql-block">黄花阵由一道道复杂多变的植物隔墙组成大规模迷宫,配以引人入胜的传统吉祥卡通动物,如蝙蝠(寓意:福)、梅花鹿(寓意:禄)、仙鹤(寓意:寿)、喜鹊(寓意:喜 ),给人以全新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清朝灭亡后,“黄花阵”也被中国人拆毁,1987年后的“黄花阵”经专家想象,在1987年和1989年,在原址“重建”了,把中式凉亭造成了西式圆亭,且位置方向全部错误。</p> <p class="ql-block">从老照片上来看,1860年后的黄花阵保存的非常完整,可以清楚的看到木质柱子插在石构柱础之中。从此就可以得知,此亭子绝对不会全部用汉白玉雕拼而成。</p> <p class="ql-block">养雀笼东面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养雀笼西面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养雀笼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位于圆明园黄花阵的东侧,实为一座西洋门,建成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明间为穿堂门,南北侧屋内笼养孔雀等鸟类,故名养雀笼。养雀笼东面是一面西洋门,而西面则为一座中式牌坊,体现了西洋楼景区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养雀笼遗迹</p><p class="ql-block">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因东面为大理石构造所以保存完好,而西面的中式牌坊则被完全烧毁。</p><p class="ql-block">而残留的养雀笼残迹东面的大理石建筑同其他西洋楼景区建筑一样在圆明园石劫时期石料遭军阀和土匪盗运,随时间流逝变为今天的状况。</p> <p class="ql-block">谐奇趣南面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一个喷泉为什么会被叫做“谐奇趣”呢?主要有三点。</p><p class="ql-block">一是意境奇特有趣。乾隆喜欢在这里和皇后嫔妃们一起欣赏异域音乐,品尝异域美酒,观看喷泉,非常的惬意。</p><p class="ql-block">二是建筑风格奇特。整个建筑的壁柱都是用白色的饰以雕花的大理石支撑,柱头、柱身均仿欧洲建筑巴洛克风格的式样,但楼顶覆盖着中国的彩色琉璃瓦,同时主楼的墙壁和屋顶的朝天栏杆都有蓝绿色琉璃花饰。如此混搭撞色的建筑风格,堪称一大奇观。</p><p class="ql-block">三是翻尾石鱼喷泉。盛时,此鱼位于谐奇趣楼南大型海棠式喷水池之正中,口内喷出水柱,可上升十余米。池四周及池内还有铜羊、鹿、鹅、鸭,以及石刻花瓶等喷水机关,皆一齐喷水,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主楼北面是一个花园广场,广场的中央为一处小型菊花式喷泉池,直径4.5米,池台周围雕刻花纹甚细。池内有由四只铜鱼、四个小喷水塔组成一个三层喷水机关。周围有雕刻精美的四只羊和十只鹰,嘴里日夜不停地向池中喷水。水柱壮丽、铺地精美。曾散落于城里的翠花胡同,1987年在原址复位。</p><p class="ql-block">该喷泉正北即欧式迷宫黄花阵(图片中可以看到远处的黄花阵)。1987年在修复黄花阵阵墙时,该喷水池亦同时复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谐奇趣主楼北侧老照片,从照片里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个菊花型喷水池。</p> <p class="ql-block">数字技术呈现的谐奇趣北面</p> <p class="ql-block">谐奇趣琉璃装饰与老照片对照</p> <p class="ql-block">谐奇趣主楼南面老照片</p><p class="ql-block">谐奇趣位于西洋楼景区西端南部,是1751年(乾隆十六年)秋季竣工的第一座欧式水法(喷泉)大殿。主楼三层,顶层三间,一二层皆七间,楼前左右九间弧形游廊连着两层八角楼厅,是为皇帝演奏中西乐器之处。</p><p class="ql-block">谐奇趣并不只是像一般西洋建筑那样大面积地使用琉璃瓦,而是运用了很多彩色琉璃来进行装饰。当时,郎世宁等传教士虽然按一般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做了设计,但也会琢磨如何让中国人接受巴洛克风格。在此过程中,他们可能想到加入中国元素。</p><p class="ql-block">德国摄影师恩斯特·奥尔末(Ernst Ohlmer)在1873年拍下了谐奇趣的老照片,同时,我们发现在他的日记里有这么一段话:“这里的装潢……五彩缤纷,如彩虹般绚烂……映入你眼中的是装饰物丰富而动人的色彩,浸润在北京湛蓝色的天空里。随着观者移动的脚步和太阳的光影不停变幻,建筑物白色大理石的映衬让它们格外醒目,倒映在前方的湖面上,如同幻影……观者不禁怀疑自己来到了‘一千零一夜’的世界里。”</p><p class="ql-block">楼南为大型海棠式喷水池,池内设有铜羊、铜鸭和西洋翻尾石鱼等组成的喷泉。</p><p class="ql-block">楼北也有一座小型菊花式喷泉池。</p><p class="ql-block">喷泉的供水楼在谐奇趣西北,称作蓄水楼。用骡子拉水车,提水至楼上蓄水池,起水塔作用,再以铜管下注至各喷泉机关。1753年(乾隆十八年)葡萄牙使臣巴哲格在此观赏水法奇观。</p> <p class="ql-block">恩斯特·奥尔末于1873 年在谐奇趣主楼南侧楼梯上向东南方向拍摄了此照片,这是东翼建筑。可见部分主楼楼梯、连接音乐亭的连廊和东侧的八角楼厅,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音乐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从照片中还可以看到连接谐奇趣主楼和八角楼厅的连廊是由一组券门组成的廊桥,券门上方以洛可可风格的蔓草作为装饰。券内原有雕花门,如图所见,拍摄时已无一幸存。</p> <p class="ql-block">数字技术呈现的谐奇趣南面</p> <p class="ql-block">谐奇趣翻尾石鱼</p><p class="ql-block">原为西洋楼谐奇趣大型喷泉之旧物,今存北京大学未名湖西侧近岸水中。</p><p class="ql-block">此西洋翻尾石鱼,用黄褐色细石精雕而成。鱼身长165厘米,高87厘米,下部鱼肚宽90厘米,上部鱼嘴宽42厘米。盛时,此鱼位于谐奇趣楼南大型海棠式喷水池之正中,口内喷出水柱,可上升十余米。池四周及池内还有铜羊、鹿、鹅、鸭,以及石刻花瓶等喷水机关,皆一齐喷水,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两次焚烧、劫掠,使世界名园沦为废墟,珍贵文物流失殆尽,翻尾石鱼也被变卖。后被朗润园主人载涛买下。燕京大学1930年班毕业时,将此石鱼买来送给母校以作纪念。从此,翻尾石鱼就在未名湖畔安了家。</p> <p class="ql-block">蓄水楼东面铜版画</p><p class="ql-block">蓄水楼为东向五间楼,北连平台房三间,是为谐奇趣喷泉群的供水楼,俗称西蓄水楼,或西水车房。水从北侧三孔进水闸暗洞引到楼下平台房内,再提水至楼上蓄水池,起水塔作用,而后再用铜管输水下注至谐奇趣楼前楼后及养雀楼各喷泉。楼上蓄水池和地面喷泉池皆用锡板焊制,并裹布沥青,俗称锡海、锡池。</p> <p class="ql-block">谐奇趣实景视频</p> <p class="ql-block">谐奇趣现在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建筑构件</p> <p class="ql-block">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诗人维克多·雨果的雕像,和他那段著名的话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p> <p class="ql-block">从西洋楼遗址景区出来,在圆明园公园里逛逛</p> <p class="ql-block">福海</p> <p class="ql-block">黑天鹅与野鸭和谐共处</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湖中的小黑天鹅</p> <p class="ql-block">2008年2月28日,三只黑天鹅飞到北京圆明园东部的芦苇荡里。不久,其中的两只黑天鹅开始谈恋爱了,另一只黑天鹅就飞走了。因为天鹅实行的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另一只天鹅不愿意做“第三者”。</p><p class="ql-block">从此以后它们就在庭院深深的圆明园内安了家,生儿育女,到2013年6月共繁衍孵化了9窝天鹅宝宝。</p><p class="ql-block">这对高贵典雅的黑天鹅精心呵护天鹅宝宝,其乐融融,怡然自得,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亲切地称它俩为大黑和黑妞。</p><p class="ql-block">没想到,大黑因为意外死亡(有人说是在与被人放生这里的家鹅争斗中受伤而死),后来,从北京动物园选送的黑天鹅二黑来到黑妞身边。二黑对黑妞不离左右温情呵护,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黑妞终于接受了二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它们也繁衍孵化了好几窝天鹅宝宝。</p><p class="ql-block">等到小天鹅学会飞行之后,天鹅妈妈黑妞就会把小天鹅“赶”出家门,鼓励它们独立生活,这也是自然界的常见现象。</p> <p class="ql-block">这是按我游玩的顺序制作的视频。没有特效,只是真实的记录。</p> 补充说明 <p class="ql-block">“长春园西洋楼铜版画”,描绘了位于长春园北界的西洋楼二十景之盛况,原始画稿由如意馆满族画师伊兰泰起草,造办处奉旨制作,中国工匠雕刻完后,送法国制作铜版。铜板图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二月做成刻成后,曾先后两次压印纸图,每次一百份,每份二十幅。西洋楼铜版图,原陈设于圆明园西洋楼中。纸图二百份,除陈设于圆明园西洋楼和热河、盤山等行宫以及造办处图房外,还赏给一些皇子、王公、大臣和督抚。1860年,圆明园被焚掠后,铜板图下落不明,纸图则为国内外图书馆收藏。</p><p class="ql-block">所谓的铜版画,是先在铜版上涂一层防腐蜡,用刀或针刻划,再用酸性腐蚀液腐蚀,去除防腐蜡的地方就变成凹线,接着就在印刷的时候,将油墨填入凹线中,再用滚筒使凹线中的油墨印到纸上去,版画即大功告成,所以看似铅笔的素描,其实是经过一连串很复杂的过程才完成。</p><p class="ql-block">这套铜版画,其绘刻技法已达到“极其确切精细”的程度,连当时的西洋人德拉图尔看到这套铜版画时,也对中国人镂刻西洋画技能和精确感到惊讶。当年该铜版画压印的40套纸图,即放置于圆明园各处,而根据圆明园管理处副研究馆员宗天亮指出,目前这套铜版画在中国只存有两处,一处是沈阳故宫、一处是北京故宫。至于原始的铜版,在当时被藏入谐奇趣里,目前已佚失。</p> <p class="ql-block">借助网络视频,展示一下圆明园的辉煌模样和被焚毁后的悲凉。</p> 综述 <p class="ql-block">1860年英军火烧,为圆明园第一次劫难,也就是火劫,除了木质建筑外,圆明园基本保持完整,西洋楼和部分木质建筑幸存。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中国人趁机纷纷涌向园内破坏残存建筑并大肆砍伐倒卖树木。事后可见东直门内木材堆积如山,大部分源自圆明园。这是木劫。</p><p class="ql-block">1900年以后至民国间,圆明园基本处于无人看管状态,负责看管的太监有的也有近水楼台的意思,有的干脆被偷盗者暴打一顿,所以看管者基本无用,火烧后木头又被砍伐殆尽,就只有盗取石头的份了,可见大量精美的太湖石和西洋楼西洋石材被一车车的运走装饰私人庭院和其他公园。这次是石劫。</p><p class="ql-block">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对圆明园的木建筑破坏严重,西洋楼都是完整的,当时还有修复的可能,但是清朝倒台,圆明园经过中国人的木劫、石劫和剩余建筑的毁坏,几乎没有重建的可能了。 到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间的这次劫难就是土劫,也是园内山形水系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一座座土山被挖去填湖,老百姓挖掘建筑地基,在园内种田生活,办鸡鸭场,军队用来当基地,导致完全面目全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