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秀美水岸,拒绝白色污染</b></p><p class="ql-block"> 鄂东某城郊部分河湖水岸污染现状</p><p class="ql-block"> 调查与思考</p><p class="ql-block"> 北国风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湖光山色,烟波浩渺,碧波荡漾,水天一色,水皆缥碧,春来江水绿如蓝,杨柳青青江水平,湖上春来似图画,水光潋滟晴方好,绿杨阴里白沙堤……</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描写江河湖泊、吟咏秀美水色的成语、诗词浩若繁星,令人心驰神往、心旷神怡;素有“百湖之城”称号的鄂东某城城郊的水景水色,和大多古诗词意境都能“对号入座”,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试想,上百个天然湖泊和人工水库,宛若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城镇原野;蜿蜒绕城的十几条大小支流,滔滔哗哗日夜不息汇入大江,该为鄂东大地平添几多妩媚、几多旖旎、几多柔情、几多风韵啊!</p><p class="ql-block"> 然而,近年来,笔者游走在美丽广袤的鄂东大地,却发现不知何时,许许多多的秀美水岸已经布满了白色垃圾,令人卒不忍睹、如鲠刺喉、如锥扎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色污染触目惊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镜头一:2021年8月某一天,城北郊区某水库库区的一个水汊里,微风吹拂下,方圆几十平方米的水面上,漂浮覆盖着大量塑料瓶和白色泡沫。水岸边和岸上的树林里,或散落或堆放着数不清的白色垃圾。库坝一端则停放着两辆小汽车,附近的树林里,十几位男男女女围坐了两桌,正尽情烧烤、餐饮。</p><p class="ql-block"> 镜头二:4月的一个周末,笔者在城北郊区的一个小型水库大坝上看到,坝头的树荫下,摆放着两个硕大的白色泡沫箱,箱里装满了餐饮垃圾。很明显,垃圾的主人还有些素质,知道把自己制造的垃圾收拢起来等待别人收拾。但是,距离水库最近的一个村子也有1公里多的路程,况且,这里恐怕不是村里环卫工的职责范围吧?顺坝体台阶走到水边,清澈的湖水里,是刚刚洗过炉具的炭渣、油渍和纸巾。 </p><p class="ql-block"> 镜头三:“五一”小长假的一个上午,城东郊区某大湖,一条笔直宽阔的湖心大路(兼湖堤)把大湖一分为二。路堤左侧的栏杆边和堤下湖滩上,两摊白色垃圾分外扎眼。走近看时,有塑料布、塑料袋、塑料瓶、卫生纸、烧烤串、一次性餐具等,从新鲜西瓜皮上判断,这两堆垃圾是昨天度假的活动“产物”。距离垃圾堆四五十米开外,树立着《XX市河湖长公示牌》。十几分钟工夫,笔者在两摊垃圾堆里捡了60多个塑料瓶和易拉罐。</p><p class="ql-block"> 镜头四:一个星期日的上午,城东郊区某河流与长江的交汇处,河的一岸,上百米长的岸边密密麻麻布满了钓杆,场面蔚为壮观。河堤上,停满了钓客们的各种机动交通工具。从河岸踩实的地面和现场满地垃圾上不难判断,这个自发形成的天然“钓场”已有一些年头了。河的对岸,也有稀稀拉拉十几个钓客。</p><p class="ql-block"> 类似镜头,在其他一些湖区库区也时而可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谁制造了白色污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据近年来笔者所见所闻,水岸白色污染来源如下:</p><p class="ql-block"> 野炊。逢节假日和周末,很多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的城里“小资”“白公馆”(白领、公务员、管理人员),已不满足于灶台前的锅碗瓢盆,纷纷结团组队或举家倾巢走出狭小厨房,寻找个依山傍水的静美之地“享受人生”。他们自带厨具炊具和食材饮料,“天当厨房地为灶,湖风送爽乐逍遥”。浪漫过后,难免满地狼藉。前面镜头三的场景里,大湖附近有位雷姓乡亲说:湖滩的垃圾大都是“城里人”干的,附近某高校的大学生们就比“城里人”素质高,每次吃完都主动把垃圾带走。</p><p class="ql-block"> 露营。露营活动的人员、时机、性质等与野炊类似,无非就是把食宿从家庭搬到山青水秀的野外,比野炊活动多了项“过夜”的内容。他们一般把帐篷搭在河滩、湖滩、堤坝及水库泄洪道等“风水”好又安全的地方。每当夜色降临、吃饱喝足后,他们沐浴山风、听涛拍岸、观星赏月,宛若神仙。次日收起帐篷,有意无意就留下了一些生活垃圾。</p><p class="ql-block"> 驴友。周末是驴友们游山玩水、进行户外活动的大好时光。很多水岸都是驴友们的必经地或必到处。每到此地,驴友们驻足小憩、休整、把酒临风,好不快哉。休整完毕,一些不注意、不讲究的驴友会撒落满地“公德”。当然,也有一些素质较高的纯粹驴友、超级驴友,餐饮过后自觉主动把垃圾收好,随身带回到就近的垃圾桶里。</p><p class="ql-block"> 钓客。前文已经提到了,基本上“哪里有钓客,哪里就有白色垃圾”。只是钓客们大都以退休人员为主体,相对于“追求浪漫和诗意”的野炊者、露营者,他们产生和丢弃的瓶瓶袋袋要少得多,一般就是用于维持钓鱼活动必须的午餐产生的垃圾。</p><p class="ql-block"> 此外,在一些景区,有很多垃圾是游客随手扔掉,而景区工作人员又来不及捡拾或是无法无力捡拾的,与上述对象无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治理污染刻不容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秀美水岸的白色垃圾,仿佛绝色美人的脸上长出了一块块白癜风,令人痛心、焦心、挠心,必须坚决杜绝。多管齐下治理白色污染,祛除美人脸上白癜风,刻不容缓。</p><p class="ql-block"> ——建立健全制度。以环保和水务部门的名义,联合制订印发保护水体水岸、治理白色污染的举措办法,从主体责任、保护范围、治理对象、治理方式、目标要求、工作标准、奖惩激励等方面予以明确固化,确保水岸保护治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p><p class="ql-block"> ——加强宣传教育。在重点水岸、钓场、露营地和驴友必经之地等处,设置醒目标牌、张挂横幅标语、明确惩治标准,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光荣,制造污染可耻”“珍爱秀美水岸,共享美好家园”“强化公德意识,争做文明游客”“敬畏自然、敬畏制度”等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自觉行动。</p><p class="ql-block"> ——认真履职尽责。当地街道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上级党组织对其年终考核时,要把环保作为重要考核指标。面向社会公开选聘,聘任热爱环保、情系山水的有志之士为河长湖长;河长湖长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水体水岸的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决杜绝河长湖长“只挂职、不尽责,只拿钱、不干事”的不良现象。</p><p class="ql-block"> ——依法严厉惩治。“严禁焚烧秸秆,违者拘留罚款”。可借鉴峻法治理焚烧秸秆的做法,严厉惩治擅自破坏水岸、故意制造污染的行为,发现一起,坚决处罚一起。对于在山林水岸擅自烧烤、点火冒烟者,可视作“焚烧秸秆”,予以拘留罚款。</p><p class="ql-block"> ——发动人民战争。在毗邻湖区库区的村庄,组织乡村环卫工或热心村民成立“巡查队”并赋予其一定执法权,于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巡湖查库,遇有烧烤、露营者耐心提醒劝告直至强行驱赶;对已经造成污染者,拍照取证并将车牌号报告河湖长或湖泊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电话或电子邮箱,欢迎当地村民和素质驴友举报破坏水岸的不法行为,查证属实后对举报者给予适当报酬。</p><p class="ql-block"> ——加大奖励力度。由湖泊管理部门发起“最美水岸”或“最美河长湖长”“最美河湖管家”等评选活动,每年评选出一定数量的“最美”,给予相对丰厚物质奖励,激发河湖管理人员的光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p><p class="ql-block"> 最后,用诗人艾青的诗句作为本文小结(斗胆改动二字):</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山水爱得深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不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带来麻烦,文中特隐去湖河库名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