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 我们在行动--官渡镇中心幼儿园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

0802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 你们好!今年是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让我们一起了解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了解学前教育宣传月</b></p> <p class="ql-block"><b>“学前教育宣传月”是什么时间开始的?</b></p> <p class="ql-block">  自2012年起,教育部将每年的5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是第11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今年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什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b></p><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是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的一个过程。 </p><p class="ql-block"> 做好幼小衔接,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入手准备,要充分了解孩子各方面能力、学习习惯与兴趣以及知识运用能力。因为进入小学后,孩子需要独立去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什么是“幼小衔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幼小衔接,顾名思义就是从幼儿园教育转向小学教育的过程。由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条件、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初入小学的幼儿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学会适应。如果进行了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这个适应过程会更加顺利,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也会发展的更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幼儿园从何时开始幼小衔接?</b></p> <p class="ql-block">  其实,幼小衔接从孩子的入园之际就开始了。幼儿园重点是“养习惯”。</p><p class="ql-block"> 比如小班,我们鼓励小班孩子学会自己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如自己的衣物折叠好,油画棒、彩笔等物品摆放整齐,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午睡时鞋子、衣物摆放到指定位置等。</p><p class="ql-block"> 比如中班,我们鼓励孩子帮助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老师收拾玩具、材料,自己会制作收纳摆放的标记并尝试进行归类摆放,餐点时能够自主取餐用餐,做好值日生等。</p><p class="ql-block"> 比如大班孩子尝试探索如何整理书包、认识时钟等。如此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在园三年内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那么等幼儿进入小学后也能自主地收拾文具、书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幼小衔接“接”的是什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一)生活习惯培养</b></p> <p class="ql-block">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去做,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作为爸爸妈妈,我们可以在家这样做:</p><p class="ql-block"><b>(1)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b></p><p class="ql-block"> 例如: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培养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等。</p><p class="ql-block">(2)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p><p class="ql-block"> 例如: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图书和其他用具等。</p><p class="ql-block">(3)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p><p class="ql-block"> 例如: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上厕所、喝水等,还有制定一个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表,让孩子按时起床,按时进餐,按时入离园等,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二)行为习惯培养</b></p> <p class="ql-block"> 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就像盖高楼大厦一样,如果地基打不好,高楼是盖不好的,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的影响都很大,不可忽视和放松。</p><p class="ql-block"> (1)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p><p class="ql-block"> 良好的坐姿显示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也有益处。</p><p class="ql-block">(2)养成有礼貌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例如: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问好,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共汽车上碰到老人、孕妇要主动让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在家中与孩子交流时,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语。</p><p class="ql-block">(3)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讲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特殊时期,我们更应该向孩子传递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勤洗手、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干净的东西,发现了及时纠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三)学习习惯培养</b></p> <p class="ql-block"> (1)良好的倾听习惯。</p><p class="ql-block"> 拥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应是孩子所具有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习惯。</p><p class="ql-block">(2)正确的读写姿势。</p><p class="ql-block"> 读写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一尺 和一拳,三个“一”字要牢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 有一拳,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宝贝们的坐姿、握笔姿势可要规范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四)良好的心理准备</b></p> <p class="ql-block">  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 🌸1.对小学生活感兴趣🌸</p><p class="ql-block">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千万不要用“这么简单都不会,进入小学怎么办?”“上了小学就要吃苦头”等话来吓唬孩子,这将让孩子感受到学校的压力,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会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积极的情绪会帮助孩子克服很多问题。</p><p class="ql-block"> 🌸2.和哥哥姐姐聊一聊🌸</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和上小学的哥哥姐姐聊天,采访一下哥哥姐姐们,向他们问一些关于小学各个方面的问题也是了解小学生活不错的方式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3.了解小学的各种设施及环境🌸</p><p class="ql-block"> 宝贝们对小学一定十分好奇吧,是不是很想去小学参观一下呢?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大班小朋友开展参观小学活动,参观结束后,还可以用画笔记录下你心目中的小学哦!</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不能简单地将幼小衔接理解为“知识经验的衔接”。成功的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传授,也不是小学教育模式的超前进行,而应该专注学习能力的准备。</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家长朋友,幼小衔接是长期性的活动,需要幼儿、教师及家长一同携手,创设一个科学、高质量地成长环境,共同陪伴幼儿走过这一重要成长阶段。</p>

小学

孩子

幼小

衔接

学前教育

幼儿园

培养

习惯

宣传

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