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

<p class="ql-block"> 柳林小学三年级数学组</p> <p class="ql-block">  5月11日,我校三年级组数学教师按照计划开展面积这一单元教研。本单元包括四个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之间的锦鲤,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考虑到三年级学生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对于面积这一具有抽象特点的知识,探索、理解、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三年级组数学教师设计了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活动,在开课前让学生先独立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完成该项活动的学习单,再在课堂上组内分享各自的探究结果,并上讲台展示。</p> <p class="ql-block">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之前,已经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因此,学习单第2题给出一个长方形,先让学生估一估其面积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之后再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一拼,画一画。学生感知行数和每行个数就可以算出长方形的面积。</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学生利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摆不同的长方形进行实践操作,再通过观察表格中每行个数、行数、小正方形个数、长、宽、面积这些数据,初步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一结论。在课堂上,我们选取孩子们的学习单展示,进一步验证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发散性、创作性的操作中确定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由于学生在课后经历了从拼摆到公式的抽象过程,独立自主完成学习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可以很欣喜地看到,在教学时,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他们不仅能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出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数学思维水平。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者,而老师则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在关键处点拨,在疑难处指引,在积累处顺势总结。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习方法的积累,思维方法、科学探究方法的获取,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同时注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品质,充分体现了“知识固然重要,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而比方法还重要的则是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核心素养。”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通过独立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再在课堂上通过小组交流,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p>

面积

学生

长方形

正方形

学习

课堂

数学

知识

探究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