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熟悉中国革命史的人都知道,土地革命时期,在闽赣边地区成立过一个“闽赣省”。它是什么时侯成立的?又是什么时侯结束的?它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有怎样的地位?且听我慢慢道来。</p><p class="ql-block">1932年10月,中央红军在周恩来、朱德的指挥下,利用蒋介石集中兵力“围剿”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对中央革命根据地暂时采取守势的时机,再次向闽赣边进军,10月18一19日取得连克建宁、泰宁、黎川三城的大胜利,建立建黎泰革命根据地。1933年春,中央红军相继攻克了闽赣边的资溪、金溪、光泽、邵武、将乐等县。1月25日,中央红军与赣东北红军在贵溪县上清会师。至此,建黎泰与信抚、闽北苏区打通联系,连成一片。为了争取这一区域成为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苏区中央局决定划建宁、黎川、泰宁、邵武、光译、南城、南丰、金溪、资溪、贵溪等地设立闽赣省。4月22日,由顾作霖、邵式平负责闽赣省的筹建工作,成立了中共闽赣省委,顾作霖任省委书记。4月26日,中央人民委员会举行第四十次常委会,决定立即成立闽赣省革命委员会(12月改为省苏维埃政府)。5月初,筹备会拟将闽赣省设在资溪县城,5月10日,周恩来致电中央局和顾作霖、邵式平,建议省委驻地设黎川湖坊。5月上旬,闽赣省工农兵临时代表大会在湖坊召开,正式成立闽赣省革命委员会,邵式平任主席。</p><p class="ql-block">闽赣省的成立,标志闽赣根据地的形成,成为中央苏区的东北门户,是连接中央苏区和赣东北苏区的纽带和通道。苏区中央局指示:“这个区域是中央苏区战略的锁钥,是永远不能放弃的。”</p><p class="ql-block">闽赣省以顾作霖省委书记、邵式平革命委员会主席的党政机构全面建立。省委工作部门有组织部、宣传部、妇女部、肃反委员会。省革命委员会设有:财政部、土地部、劳动部、内务部、裁判部、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女工部、青年部、军事部、政治保卫局、工农检查部、国民经济部等,毛泽民任财政部长。闽赣省下设县、区、乡(即现在的县、乡、村),各级普遍建立工会、贫农团、共青团、妇女会、反帝拥苏大同盟、互济会、少先等群众组织。谢惠光、黄富武、方志纯分别担任资溪、光泽、黎川县委书记。</p><p class="ql-block">6月4日,闽赣省军区成立。经周恩来、朱德提议,苏区中央局同意,肖劲光任闽赣省军区指挥(司令员)兼政委。至1933年7月,闽赣省军区主力部队有:第19师(师长周建屏)、第20师(师长粟裕)、第21师(师长周振国)。省军区下辖有:抚东军分区(司令员郭如岳)、建黎泰军分区(司令员李德胜)、闽北军分区(司令员薜子正)。地方武装有:闽北独立团、邵光独立团、信抚独立团、闽中独立团、闽赣基干游击队及各县独立团、营、游击队、赤卫队。</p> <p class="ql-block">闽赣省委、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广泛深入开展土地革命,使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从而激发了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1933年闽赣省农业生产普遍获得较好的收成,全省各地办起炼铁、农具、硝盐、造纸、被服、兵工等小型工厂;建起消费、粮食、生产等合作社;建立银行、贸易局、粮食调剂局;沟通商业渠道,通过输出土特产,购入食盐、布匹、医药等紧缺物资,部分地解决了根据地的物质供应,打破了国民党军的经济封锁。</p><p class="ql-block">根据地在斗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闽赣省建立初期只有17个县,随着苏区形势的发展,根据地迅速壮大,先后设立并管辖过建宁、黎川、泰宁、崇安、光泽、邵武、建阳、浦西、光浦、广丰、上铅、上广、资溪、贵南、铅山、东方、建东、金南、黎南、宁化、清流、归化、澎湃、泉上、将乐、沙县等26个县。全省面积最大时约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余万,涉及福建、江西两省三明、南平、抚州、上饶、鹰潭5市21县市的全部或部分区域。</p><p class="ql-block">闽赣省成立后,中革军委决定在红一方面军内成立红七军团,并将这一重任交给闽赣省。1933年6月28日,闽赣省革委会发出创建红七军团训令,号召闽赣省人民踊跃加入到红七军团中去。7月5日,在黎川县城李树坪召开红七军团成立大会,肖劲光任军团长兼政委,原闽赣省军区所辖的19师、20师、21师成为红七军团的主力部队。红七军团组建后,在保卫革命根据地和反“围剿”战斗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闽赣省军区主力部队编入红七军团后,省军区重新组建武装力量,到12月,闽赣省军区下辖抚东军分区(司令员郭如岳)、建黎泰军分区(司令员李德胜)、闽北军分区(司令员薜子正);直属武装有:黎川独立团、闽中独立团、崇安独立团、上铅独立团、光泽独立团、建阳独立营、贵南独立营、金资贵独立营、崇浦独立营、铜钵独立营、邵武独立营。</p> <p class="ql-block">闽赣省委、省革命委员会成立不久,1933年9月,蒋介石集中50万兵力,采取持久战与“保垒主义”新战略,实行“以守为攻,乘机进剿,运用合围之法,兼釆机动之师,远探密垒,薄守厚援,层层巩固,节节进逼,对峙则守,得隙则攻”的作战原则,对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企图依托碉堡逐步紧缩中央苏区,消耗红军有生力量,尔后寻求红军主力决战,彻底消灭红一方面军,摧毁中央苏区。闽赣省作为苏区的北大门,首当其冲。</p><p class="ql-block"><b>洵口遭遇战。</b>9月25日,蒋介石乘红一方面军分离作战,中央苏区北面守备薄弱之机,命北路军笫三路军笫八纵队周浑元部,从南城、硝石南犯,直逼中央苏区北大门黎川。中革军委令东方军(原红三军团改编)从闽西北上就敌。编入东方军战斗序列的共7个师正分左右两个纵队由金坑、上关、极高地区向北开进,10月6日,东方军经过飞鸢时突然与敌第六师第十八旅葛钟山第三十一团遭遇,双方接火后,敌第三十四团也赶来参战,激战约4小时,敌不支溃退洵口,固守待援。东方军乘势围迁洵口之敌。洵口遭遇战共歼敌3个团,俘敌旅长葛钟山以下1100多人,缴获机枪29挺,迫击炮2门,长短枪1084支,无线电台1架。</p><p class="ql-block"><b>硝石阵地战。</b>硝石,扼黎南大道,早在9月29日,陈诚即命笫24师由南城进至硝石筑碉固守。至10月上旬,国民党第24师在硝石己构成第一、第二线阵地,形成坚固的支撑点。洵口战斗后,敌判断红军将有“进犯硝石企图”,即令第24师收缩兵力,以第72旅担任第一线阵地守备,第70旅担任第二线阵地守备。此外,黎川有国民党3个师,南城、南丰各约4个师,均可迅速支援硝石。“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无视硝石敌军密集,筑碉固守的严峻形势,急于收复黎川,強令东方军攻打硝石。彭德怀、滕代远率军攻打硝石连续5日未成功,最后差点陷敌包围,遂结束硝石战斗。</p><p class="ql-block"><b>资溪桥阻击战。</b>10月17日,在黎川资溪桥——南城潭头市的20公里地域内,敌集中了7个师26个团的兵力。中革军委无视这一情况,竟于18日令红一军团向黎川东南角移动,准备协同红三军团等部,在资溪桥地区同敌决战,并指定彭德怀、滕代远统一战场指挥。22日16时开始,红军连续攻击3昼夜,敌坚守阵地未能牵动敌军在运动中消灭。25日,敌驻硝石、黎川各师的行李运输队由南城抵达洪门时,红十九、二十师和红三师抓住时机突然发起攻击,由于敌军依托洪门保垒及十里山据守顽抗,难以歼灭,在给敌以重大杀伤并俘敌1000多人后,撤出战斗。至26日,红军主力则接连数天摆在敌人堡垒据点之间,白天遭敌机袭击,夜晚露宿沙场,疲劳不堪。鉴于此,中革军委遂决定放弃与敌决战意图,资溪桥战斗结束。</p><p class="ql-block"><b>洪门战斗。</b>10月31日,红一方面军获悉敌87师由南城到硝石接防,敌14师、94师将返回南城,红军决定在洪门夹击敌人。红三军团接令后经洵口秘密开至资溪桥西北隐蔽,红一军团乘月夜秘密移至公口、渔潭附近,同时令第三师开往钟贤策应。11月1日,敌14师、94师从硝石返回南城,后卫经曾家亭渡河时,红一军团因兵力不足,只隔河对敌袭击。红三军团因路远未能及时赶到洪门,只打了个击溃战。6日晨,红三军团乘87师接防后工事未筑成之前发起进攻,至21时,连续几次冲击未奏效,遂撤出战斗,此役毙伤敌一部,但缴获甚少。</p><p class="ql-block"><b>浒湾、八角亭战斗。</b>中革军委在资溪桥、硝石一带与敌主力决战的计划落空后,又计划在抚河上游敌占地区寻机与敌主力决战。为此命令东方军指挥之第七军团伸入抚州附近地区活动,以求牵动金溪之敌西进和南城、南丰之敌北援。东方军之第七、第三军团于11月8日前,先后转到金溪、浒湾和水口、珀玕地区,寻机歼敌。13日拂晓,浒湾、八角亭战斗打响,历时3天毙伤敌520多人,俘敌7人,东方军伤亡和失踪1095人,其中阵亡309人,失踪151人。北线出击未能打破敌人战略意图,红军反而陷入被动。</p><p class="ql-block"><b>云盖山、大雄关战斗</b>。红一方面军之中央军按照中革军委的决定,于11月3日,以第9军团第3师主力在南丰、黎川、新丰街三角地域活动,掩护主力部队的行动;第1军团由上杭圩、东坪圩地区西移,准备会同第9军团第14师等部,进攻里塔圩、枫林等地的筑垒之国民党军。11月17日国民党向先一步占领云盖山的红军发起猛烈的进攻,红军奋赴反击,激战10余小时,予国民党以较大杀伤,并乘夜撤出战斗。19日,大雄关战斗在敌军猛烈炮火轰击下,中央军遭受较大伤亡,遂于黄昏撤出战斗,至此以第1军团为主组成的中央军的番号实际上取消了。大雄关战斗是第1军团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打得最艰苦的一仗,第1、笫2师师长负伤,笫2师政治委员员重伤后牺牲。</p><p class="ql-block"><b>团村、德胜关防御战。</b>1933年11月20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因不满蒋介石对外退让、对内用兵和排除异己,在福州发动了“福建事变”,宣布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通称“福建人民政府”),实行联共抗日反蒋政策,同红军签订了停战协定。蒋介石慌忙抽调11个师编成“入闽军”,分三路,第二路入福建进攻十九路军,第一、第三路军对中央苏区加紧封锁。</p><p class="ql-block">12月10日,敌第三路军集中第五、第八纵队7个师于黎川地区,企图经团村、德胜关向泰宁进攻,以隔断红军与“福建人民政府”的联系。红一方面军总部为截击国民党第8纵队,阻止其向南推进,决定第3军团“以突击周纵队为当前最急任务”,不论周纵队向北、向东、南、西南,3军团均须不失时机的施行突击。第5军团第13师主力“须尽一切断敌交通,扰乱堡垒等,可能时以战斗引敌向北出”,力求配合第3军团于一二日内达到“突击周纵队之目的”;第5军团第15师主力和第9军团第3师1个团,“以最高度积极行动”,箝制和消灭黎川以南钟贤之国民党军,并诱其向龙安镇方向前进,“以使我三军团转移侧击”。12月12日,国民党军第8纵队开始向红军团村阵地攻击前进。由于各军团协同不够,兵力又不集中,且突击过早,打成了击溃战。团村、德胜关防御战共毙、伤、俘敌1000多人,红军伤亡失踪亦有千余人,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张锡龙阵亡,第5军团第15师师长吴高群负重伤,于24日牺牲。</p><p class="ql-block">后蒋介石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在其攻打第十九路军时,中共中央局没有采取策应第十九路军行动,使其图谋得以实现,红军因而越发陷于被动。</p><p class="ql-block"><b>攻战沙县城</b>。1934年1月25日,国民党解决十九路军问题后重心转向苏区,大军集结黎川,转战闽赣的彭德怀杨尚昆认为有把握攻下防守薄弱的沙县城,经请示军委后攻克沙县。沙县战斗,共毙伤敌军700多人,俘敌1300多人,缴获炮8门,各种枪支1500多支,子弹10.8万发,炮弹2万多发,无线电台一部,以及大量的食盐、粮食、布匹等物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央苏区对这些紧缺物质的需求。</p><p class="ql-block"><b>樟村、横村战斗。</b>为阻止国民党军向建宁方向发动进攻,中央红军遵照中革军委的命令,以红5军团第13师第15师坚守樟村、横村一带阵地,迟滞敌人前进,红1、红9军团迅速向建宁以北地区集结,并在红5军团协同下,反击由黎川地区向南推进之敌。1934年1月25日,红5军团冒着敌人的炮火,前仆后继,英勇抗击敌人的进攻。但是由于防线大宽,兵力薄弱,樟村、横村当日即被敌人占领,红军退守寨头隘、邱家隘线。</p><p class="ql-block"><b>鸡公山战斗</b>。坪寮战斗后,国民党进一步巩固了占领区。2月9日,按照既定计划,由樟村、横村地区向南丰筑垒推进。其部署是:以第11师向宜古坳、坪上圩之间地区推进;第94师向西城桥、坪上圩之间地区推进;第14师主力向西城桥推进,并以1个团经孔岩向河桥前进,箝制红军,掩护其主力前进;第67师为预备队,控制于梅源附近地区。为阻止敌人前进,中革军委命令红9军团,在苏家州、窑下和芦坑、五通桥以及樟坊、增坊构筑3道防御阵地,分别以1个团防守,主力集结于五通桥地区,准备突击敌人。9日9时许,国民党开始对红军第一线阵地实施猛烈的攻击。不久,红军第一线阵地被敌摧毁,坚守阵地的部队被迫退守第二线阵地鸡公山。鸡公山位于西城桥以两地区,是扼制西城桥的要点。是日12时,国民党军以第14师为左冀,第94师为右冀,同时向鸡公山发动猛攻,坚守阵地的红3师第七团顽强拼搏,最后因兵力薄弱,弹药用尽,鸡公山阵地被敌第94师占领。</p><p class="ql-block"><b>三溪圩反击战。</b>1934年2月15日,红三军团第四师在红一军团首长的指挥下,配合红一、红二师,在黎川西部的凤翔峰抵御进犯之敌第七十九、笫八、第六十七师,在给敌军重创后,退守沙舟、丹阳一带(凤翔峰战斗)。红四师归还红三军团建制。25日,红三军团开抵南丰以南的石咀附近,准备阻击敌北路南犯。三溪圩是南丰通往广昌的要隘,为两军必争之地。3月10日,敌北路军部署第五纵队之第十四、第九十四、第六十七师固守枫林圩、三坑及东华山一带阵地;第三纵队之第七十九师主力集结于磨刀渡附近;第八师以1团兵力置于南丰作后应;第四十三师、第九十七两师主力于11日拂晓前赶到党口,袭击红军侧冀。13日拂晓,彭德怀指挥红一、红三、红九军团主力发起冲击,因敌堡垒坚固,攻击未奏效。彭德怀依据战场形势,认为已无胜利展开的可能,但中革军委仍命令红军坚守占领区,期求向敌进行新攻击,结果使红军遭受很大伤亡。此役共歼敌1200多人,缴获步枪100多支,轻机枪5挺,迫击炮2门。红军阵亡389人,伤1363人,失踪515人,共2267人,损失各种枪支652支(挺)。</p><p class="ql-block"><b>太阳嶂阻击战。</b>将介石为确保其闽赣交通,令北路军和东路军加紧修筑黎川——泰宁封锁线。3月23日-25日,在泰宁北部的太阳嶂地区,红一、红三军团与敌激战三天,给敌重大杀伤,但因敌凭借工事顽抗,未能攻克敌阵地。26日上午,红军撤出战斗。太阳嶂地区共歼敌1000多人,红军伤亡和失踪1100多人。</p><p class="ql-block"><b>广昌保卫战</b>。1934年4月,中革军委不顾红军连续作战、十分疲劳、减员很大等情况,命令红1、红3军团和红5军团第13师,从福建建宁地区迅速回师江西,会同新从龙冈地区调来的第23师、原在广昌的红9军团共9个师的兵力,采取集中对集中、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的所谓“正规战争”,保卫广昌。历时18天的广昌保卫战,共歼敌军2600多人,红军伤亡、失踪5000多人,占参战总兵力的五分之一。其中红3军团伤亡2705人,约占全军团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这是红军历史上最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给红军尔后的作战带来极为有害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其后随着国民党向中央苏区逼进,还发生了高虎脑战斗、万年亭战斗、蜡烛形/保护山战斗、驿前战斗、石城撤退等战役。</p><p class="ql-block">1933年9月一1934年10月,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围剿”行动中,发生了18次重大战役、战斗。大部分战役、战斗是在闽赣省境内发生。由于博古、李德等“左”倾冒险主义者统治的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在政治上排斥中间势力和自我孤立政策,在军事上实行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战争指导,实行消极的防御方针,分散兵力,“全线抵御”,以阵地战、保垒战持久地与敌人拼消耗,使红军一直陷于被动局面,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p> <p class="ql-block">闽赣省,1933年4月成立,7月,闽赣省委、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机关由湖坊迁驻黎川县城邓氏家庙。9月,县城失守,机关迁德胜关井水和关上村。11月,再迁建宁县城,并在建宁文庙召开闽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将省革命委员会改名为省苏维埃政府。其后,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又相继转移至建宁县伊家都上村、宁化县里坑村、县城,12月撤出宁化后,先后驻泉上、枫溪、安远等地,转入艰苦曲折的游击战争。1935年1月,闽赣省所辖苏区均被国民党军占领,省党政军群机关随所属武装转入游击战争。5月,队伍转战至尤溪、永泰、德化、仙游交界的紫山。11日,省军区司令员宋清泉等人叛变,带600余人下山全部被国民党第9师缴械俘虏,省委书记钟循仁和省苏维埃主席杨道明等突围后被迫出家为僧,导致闽赣根据地的丟失。闽赣省的机构,历时两年至此结束,机构解体。</p><p class="ql-block">闽赣省从成立到解体虽只有两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却让中国共产党学到了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在打土豪,分田地中觉醒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在国民党血醒的第五次“围剿”战斗中积累了宝贵的战争经验。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工农红军取得长征的胜利以及后来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设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闽赣省人民为中国革命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闽赣省,中国革命的一座丰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