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你怎么看呢?</div><div><br></div>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要等到11岁之后才能进入发展的关键期,但是从当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来看,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比如婴儿在出生6个月之后,就能在大人的启发下理解两个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1周岁开始,婴儿就有了顺序的概念;2周岁就能进行归纳和分类推理,并能从个性中悟出共性;3周岁能说出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征,等等。自孩子们掌握语言这个重要工具之后,他们的抽象思维就进入更加迅猛发展的时期。生活中轻易地发现孩子们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哲学的性质,诸如“我是从哪里来的”“我以后会死吗”“我怎么知道现在不是在做梦”“为什么世界上有好人和坏人,为什么坏人总是欺负好人”“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小动物”“天会不会塌下来”,等等。孩子们不仅因受浓郁的好奇心驱动,而提出令成人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并保持追问到底的精神,甚至也会自觉地进行逻辑推演,发展出自己的“理论体系”。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天生就充满好奇并拥有思考潜力。 所以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须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即认为孩子们在进入青春期之前,都缺乏理智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因此构建不出任何合理的想法,最“科学”的做法是听从大人的安排与意见;而须意识到孩子们天生就具有逻辑推理、创造思考以及构建独立想法的能力,并在与成人及同伴的交往中不断发展,所以真正有智慧的做法乃是顺应孩子们的经验及能力,并创设合理的阶梯与空间,帮助他们实现进一步的生长。 周国平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我挺赞同这个观点的。哲学在我们大人看来遥不可及,深不可测,想着想着就会脑壳疼。<br><br>在孩子看来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转化成思考的自然反应,很朴实,却很实在。有时候大人绞尽脑汁的问题,他们就可以一点就通。<br><br>真的是要多向我们的孩子学习。<br><br>学习用简单的思维去想问题,用探索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纯洁的心灵去体会生活。<div><br></div><div>可能,这份哲学气质会随着他们的长大越来越消失殆尽,因为社会太现实,生活太骨感,课外补课成为主旋律,分数分数成为口头禅,再没有时间让孩子们再去天马行空,成为哲学的小诗人。<br><br>但愿能够更好的呵护这一份美好的天真,让这些小哲学家在童年里多飞一会儿。<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