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慧 共成长 减负提质向未来——四段式研修线上课例研讨交流会

林夕

为了更好的“聚焦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领域”深化四段式研修,把吴老师先进的教育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渗透和辐射到我们日常教学中去,2022年5月17日,长沟中心校数学工作室在线上以《聚焦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主题开展了《平移与旋转》线上课例研讨交流会。参加此次交流活动的有侯宁副校长、刘德红主任等教学干部和全体数学老师们,此次活动由焦梦老师主持。 第一阶段:核心教师分享交流 张亚美老师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世界》为题,从符合且有利于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世界;不肯定或否定某个学生的想法;数学问题生活化;鼓励赞许五方面进行了分享。<br>  最后张老师说,只要仔细观察、细心揣摩,生活中的数学世界还有待我们去大大挖掘,当把生活和数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数学也就不会那么枯燥乏味了,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会随之提高了。总之,想要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是离不开与生活情境的相互融合的,这便是所谓的“数学生活化”。当然,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应用意识,那么当在实际生活中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用数学思维来考虑,也许一切都会迎刃而解,而这便是所谓的“生活数学化”。因此,只有让数学完全融入于生活中时,学生才会真正地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李静老师以《让课堂闪动生命的灵光》为题,从在生活中引入,在情境中感悟;调动多种感官,在探究中建构;回归生活,在应用中体验三方面进行了分享。<br>  李老师说,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沉闷,而是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思维;人人都 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发 现。数学课成了充满灵性的创造过程, 成了放飞心灵的快乐之旅。 董杰老师结合着研修单,从内容本质和关键能力、最欣赏的数学活动以及我眼中的吴老师的智慧三方面进行了分享。<br>  董老师说,吴老师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她最大的魅力就是无论给哪里的小朋友上课,课后孩子们的感受都是“老师讲的课真好玩”、“数学真有趣”,她能用短短一节课让孩子们喜欢上自己,喜欢上数学,这与吴老师的儿童观是分不开,她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喜欢教师,喜欢数学课。师生是在民主、有好的氛围中,通过课堂教学的人际多边互动活动,高高兴兴地感悟数学的魅力和价值的。这是我今后最想学习的。 第二阶段:互动交流 <p class="ql-block">  唐金玲老师称吴老师的课堂是一首优美的乐曲,给人以享受。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所以就乐于学习。吴老师的教学层层递进,步步展开,为学生搭建的一个接一个的台阶,更让学生一步步达到了知识的顶峰。另外对于像“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这样的概念的教学做的那么“实”,也值得我们今后的学习与借鉴。</p> 安南老师从教学目标定位要准;课堂要有人情味,用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课堂情境新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方面进行了交流。<br> <p class="ql-block">  谭春维老师带着老师们先回忆了课标中对于“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的要求,接着分享了自己梳理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图形运动方面的知识联系。并且指出吴老师的课堂是全员参与的课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平移与旋转”的特点,做到了一个都不落,人人有收获。</p> 才英琦老师说,吴老师的课堂是联系的课堂,不仅仅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平移与旋转”,在练习“汽车能听你指挥吗”中,学生在指挥汽车接乘客数格子时,还为四年级进一步认识平移与旋转进行了铺垫。而且吴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的量身定做的评价语言,值得我们学习。 高楠老师说,通过观课,感触最深的便是数学课应该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思想上要由讲授向学生为主体进行转变,从“讲”数学转变为“做”数学。 第三阶段:刘德红主任发言 <p class="ql-block">  刘主任从以下四点谈了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p><p class="ql-block">一、本次教研体现了教师们:真观课、真分享、真思考</p><p class="ql-block">二、学吴老师的课与方法:学透一点、学精一点、学会一点,最后转化为会用。</p><p class="ql-block">三、本次活动突出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p><p class="ql-block">四、所学应为线上教学服务</p><p class="ql-block">  并提出了三点期望:</p><p class="ql-block">1.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变中获得</p><p class="ql-block">2.欣赏学生,真诚的评价</p><p class="ql-block">3.生生互动起来</p> 第四阶段:侯宁副校长总结 <p class="ql-block">  侯宁副校长用“有滋有味”四个字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且说吴老师的课堂给人的感受就像“春风拂面”,处处充满智慧,是“尊重、理解、善待”的课堂。今后我们的工作将会把“儿童友好型课堂”与“灵动课堂”相结合。致力于打造“平等、尊重、合作、发展”的课堂。将四段式研修与“积极 合作 分享”的“儿童友好型课堂”达到双线并走。希望老师们把学到的、想到的、思到的、悟到的真正的在课堂当中实践,实现自身的成长。</p> 结束语 在观课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吴老师的课堂上儿童观的落实,吴老师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热情的调动、学习资源的利用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短短的一个多小时教研时间让我们都意犹未尽,每位教师的分享都让我们深受启发,领导的肯定,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今后就让我们一起在学习中提升,在改进中成长,将吴老师的儿童观根植我们的课堂。 <p class="ql-block">摄像 焦梦</p><p class="ql-block">撰稿 焦梦</p><p class="ql-block">审核 侯宁 杨春燕</p><p class="ql-block">审批 李春杰</p>

老师

课堂

数学

学生

学习

分享

平移

感受

侯宁

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