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目 录<br></h5><h5> 1、在三线建设816战备施工中牺牲的五十四师官兵永垂不朽;<br> 2、遗憾:1974年五十四师所移交的整套烈士资料已无处找寻;<br> 3、建峰集团(816厂)缅怀先烈2006年曾精心整修烈士陵园;<br> 4、想不到:各大媒体报道陵园烈士时竟出现牺牲人数的异同;<br> 5、为寻找原因我两次前往陵园将全部墓碑拍照进行人员核实,<br> 6、发现:“烈士”“同志”的区分折射当年办事是何等认真;<br> 7、为陵园提质打造涪陵交旅集团于2021 年就高起点作出规划;<br> 8、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领导亲临墓地调研后也已正式审批下文;<br> 9、期盼816工程烈士陵园能尽快以崭新面貌告慰五十四师英灵。</h5> <h1><p></p><p></p><p> <font color="#ff8a00">一、在三线建设816战备施工中牺牲的五十四师官兵永垂不朽</font></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在我国三线建设时期,为打破当时美苏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经毛泽东主席同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决定在四川省(当时还没有设立重庆直辖市)涪陵县白涛镇建设我国的第二个核原料生产基地——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工程兵五十四师遵照中央军委1966年10月15日命令,迅速从青海海晏、绵阳梓潼、甘肃酒泉等“两弹一星”工程基地调遣所属部队往白涛结集,突击完成816这个当时国家“天字第一号”工程的战备施工任务。</span><br></p> 816工程是一个规模十分浩大,结构异常复杂的深山洞体工程,我国建设如此巨大的地下工程当时尚属首例,施工难度极大,加之时间又要求紧迫,五十四师官兵服从命令迎难而上,当时的战斗口号是:“与帝修反抢时间、争速度”“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加拼命”等等。<br></h1><div><br></div><h1> <p></p></h1> <h5> <i><font color="#39b54a">当年816工程洞体内火热的战备施工场面</font></i></h5><div><i><font color="#39b54a"><br></font></i></div> <h1> 816工程的特点是:洞体口小、脖长、肚子大,洞高、跨大、底不平;洞体既有水平坑道,又有斜坑道和竖井坑道,管沟支洞纵横交错,只主体工程洞室就高达79.6米(比30层楼房还要高),跨度32米,纵长80米,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相差无几;主体工程需分四层开挖,贯通14条导洞,19个洞口,以便从不同层次不同方向同时掘进;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多达130余条,总长度20余公里,开挖石方量达140余万立方米;洞体又处在石灰岩地段,水文地质复杂,暗河溶洞随时都可碰到;当年的施工条件和机具又极为简陋,洞体的掘进、打眼、放炮、出碴、铺道等大部分工序均得靠人工作业来完成,用原五十四师工程科科长、后来成为南京工程兵学院的院长杜方淼将军话来说:“816工程是我们五十四师老兵用手抠出来的”,而这也正是816工程最让人震撼和“神奇”的地方。<br></h1><h1> 当年坑道内施工环境异常恶劣,粉尘、泥浆,油气、噪音,放炮后难以都排出去的毒气混杂在一起一般人无法忍受;特别是那洞体内随时都可能掉下来的险石,少则几十方、多则几千、上万方土石的塌方冒顶,随时都会带来生命危险;爆破作业稍有不慎,也极易发生大事故;还有坑道内窄小的空间、昏暗的光线、来往的运渣车、浓烟粉尘和密密麻麻的三管两线(风管、气管、水管、电线、小轨道线)险象环生,尽管全师上下都建立有一套安全工作制度,部队也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但面对如此浩大艰险的工程施工,坑内坑外千军万马在行动,加之时间跨度长,工伤死亡事故实难避免。在整个掘洞过程中,所牺牲的官兵前期大都掩埋在八公里半(当时地名),后来又都往六公里半的一碗水烈士陵园集中,平均年龄不到21岁。</h1><div><br></div> <h5> <i><font color="#39b54a">816工程烈士陵园中埋葬有76位五十四师官兵,平均年龄不到21岁</font></i></h5><div><i><font color="#39b54a"><br></font></i></div> <h5> <i><font color="#39b54a">816工程烈士陵园中也有无名碑</font></i></h5><div><i><font color="#39b54a"><br></font></i></div> <h1><p> </p></h1><h1> 部队在完成了816工程最为艰巨、艰险的洞体开挖和工程被覆任务后移交816厂,再由核工业部的22、23、24工程公司进行后续工艺设备安装。五十四师大部队于1974年初撤离白涛时,便将816工程中牺牲的官兵都往烈士陵园集中,将71位牺牲官兵的英名镌刻上纪念碑,并在高高耸立的纪念碑上题写红色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英勇献身的革命战士”。<br> 由于816工程当年高度保密的缘故,烈士陵园也被尘封在大山深处不被人知晓,只是每年清明节前后有816厂(后改制为建峰集团)的青年职工前来扫墓和祭奠。</h1><div><br></div> <h5> <i><font color="#39b54a">开国上将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生前因工作忙一直没有来过816工地留下遗憾,其后辈陈人康应邀来到816工程烈士陵园,听取对当年五十四师官兵革命加拼命建设816工程的情况介绍</font></i></h5><div><i><font color="#39b54a"><br></font></i></div> <h5> <i><font color="#39b54a">陈人康代表其父亲在816工程烈士陵园为当年牺牲在三线建设中的五十四师官兵扫墓、祭奠</font></i></h5> <h1><p></p><p><font color="#ff8a00"> 二、遗憾:1974年五十四师所移交的整套烈士资料已无处找寻</font></p><p><font color="#ff8a00"><br></font></p><p> </p><p></p><p> 816工程为和平而建,又为和平而停,彰显了我国坚持和平与发展的信心和力量。816工程解密后,烈士陵园自然也成为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热门景点。</p> 因为工程兵五十四师在1982年就已经被撤销,其上级兵种部机关也不复存在了,所以816工程解密后已没有一个正规组织来总结和回顾这一段历史。而五十四师暮年老兵们在老年怀旧心理的驱使下,纷纷自发地重返白涛故地重游,重温曾奉献过青春热血的那一段难忘岁月,看望牺牲在816工程中的战友,心中不由得涌动起抢救老部队光辉史料,宣传老部队丰功伟绩的欲望。我作为五十四师的一名老兵志愿者,自然也就有了抢救和宣传老部队爱国主义拼搏奉献精神的愿望,便回忆起1974年五十四师大部队撤离前,师政治部曾通知各团整理上报过一次烈士们的事迹材料,收集汇总后是由师政治部秘书科干事黄兴安和组织科干事崔风鸣亲手移交到涪陵地区民政局的。我向当年的知情人士进一步了解,得知当时是民政局的革委主任(好像姓严,南下干部,个子高、瘦,为文革前局长)和一位年轻工作人员接受下的,而且在五十四师机关撤离白涛时,师夏美乾政委、师政治部王久本副主任在涪陵地委第二书记王道和816工区革委主任张道荣陪同下到烈士墓地举行告别仪式,涪陵民政局这位领导和工作人员闻讯后还赶到墓地,汇报了他们准备对烈士陵园作进一步修缮的打算。<br><div><br></div> <br></h1> <h5> <i><font color="#39b54a"> 五十四师老兵回到白涛后都要到烈士陵园祭奠当年牺牲的老战友</font></i></h5><div><i><font color="#39b54a"><br></font></i></div> <h1> 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便于2011年3月重返涪陵,满怀信心地到区民政局查找这些资料,结果大失所望,答复是年代久远已找不到了;我不甘心又到涪陵档案馆去查询,结果也是扫兴而归。因为毕竟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加之受文革影响当时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这些本来应该长期保存的珍贵资料竟然都被遗失,真是太遗憾了!</h1> <h5> <i><font color="#39b54a">建峰集团《整修烈士陵园记》碑刻就在816工程烈士陵园大门外</font></i></h5><div><i><font color="#39b54a"><br></font></i></div> <h1><p></p><p> <font color="#ff8a00"> 三、缅怀先烈建峰集团(816厂)2006年曾精心整修烈士陵园</font><br></p><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div> 建峰集团(原816厂)感激五十四师做出的巨大贡献,一直将五十四师官兵作为他们企业的第一代创业功臣来敬重。<br> 为缅怀先烈,建峰集团在2006年企业效益较好的情况下,对烈士陵园进行过一次精心整修,《整修烈士陵园记》碑刻上已留有明确记载:“公元2006年春,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成立四十周年之际,厂出资整修烈士陵园,于清明前竣工,……去岁,建峰创历史最好之效益,踏三次创业之征程,今春乃拨款,补墓穴,筑道路,饰墓碑,整围墙,塑大门,陵园改造一新,黄墙灰砖,松柏掩映,庶可慰地下烈士之英灵,圆建峰员工之夙愿。76位烈士尽忠报国之壮志,拼搏奉献之品格,艰苦创业之精神,足值永远铭记,传承弘扬”。<br><p></p><div><br></div><div><br></div></h1> <h5> <i><font color="#39b54a">2010年4月24日重庆市政府和湖北省政府联合举办首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重庆人民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涪陵吹响集结号,揭秘核洞816——百万市民游涪陵启动仪式”</font></i></h5><div><i><font color="#39b54a"><br></font></i></div> <h1><p></p><p></p><p> <font color="#ff8a00"> 四、想不到:各大媒体报道陵园烈士时竟出现牺牲人数的异同</font></p><p> <br></p><p></p><p></p><p> 2010年4月24日至26日,重庆市政府和湖北省政府联合举办了首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24日上午在重庆人民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涪陵吹响集结号,揭秘核洞816——百万市民游涪陵启动仪式”,我有幸受邀参加,并还让我代表当年6万多名建设者走上主席台,同重庆市旅游局副局长王定国、涪陵区副区长张立共同按下启动按钮,宣布816工程解密正式对社会开放。</p> 816这个“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人工洞体,全球解密的最大核军事工程”一经宣布开放,立即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央视等各大新闻媒体也都争相前来报道,但想不到在宣传陵园烈士人数时,竟然出现了71名和76名两种不同的说法。<br><div><br></div><div><br></div><p></p></h1> <h5> <i><font color="#39b54a" style=""> 816工程烈士陵园地处乌江畔大山中,气温高,雨水充沛,杂草生长旺盛,夏天不及时除草墓碑就会被草丛淹没,这是我在草丛中为整理烈士名单对每一块墓碑上记载的人员信息进行核对</font></i></h5><div><i><font color="#39b54a" style=""><br></font></i></div><div><i><font color="#39b54a" style=""><br></font></i></div> <h5> <i><font color="#39b54a">经过反复核对修改,终于整理出一份816工程烈士名单(含入伍地和所在部队单位),已公布在了反映工程兵五十四师光辉历史《难忘的8342特种兵岁月》一书中</font></i></h5><div><i><font color="#39b54a"><br></font></i></div> <h1>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五、为寻找原因我两次前往陵园将全部墓碑拍照进行人员核实</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 陵园中掩埋的牺牲官兵人数为什么会出现两种说法?经了解原来是由于陵园中两块碑刻引起的。部队1974年在陵园中所立的纪念碑上记载着71位牺牲官兵的英名,而建峰集团2006年《整修烈士陵园记》碑刻上又有 “76位烈士”的说法。到底哪一个正确?为搞清楚,2013年5月10日我又重返白涛,专程到烈士陵园对所有墓碑进行了拍照,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纪念碑上有名有姓的12位战友但在陵园中却找不到坟墓和墓碑,而陵园中有坟墓又有墓碑的5位战友却在纪念碑上却没有名字记载。为弄明白,我将墓碑上所显示出的全部信息进行了汇总整理,一心想将牺牲战友的姓名、部队具体单位和入伍原籍地都搞清楚,但看来确实是太难了。由于陵园中的墓碑当年都是水泥制作,风吹日晒已经四十多年,有的字迹不清,已无法辨认;有的只有姓名,没有具体部队及入伍原籍地记载;甚至有的只有“烈士之墓”四字,其他任何信息全无。由于现在已没有原始资料依据可查,我只好尊重现实,在现有资料基础上整理出一份名单初稿后,又放到五十四师战友网上进行公示,发动战友们都来帮助核实和补充。对于字迹不清楚的墓碑我于2015年9月11日又一次进陵园再次进行辨认,最后终于整理出了一份较为客观、完整的烈士名单(包括入伍地和部队单位),分别公布在了五十四师战友联谊网和反映工程兵五十四师光辉历史《难忘的8342特种兵岁月》一书中,此份名单现已被广泛引用。</h1><p class="ql-block"><br></p><h1> </h1> <h5> <i><font color="#39b54a">陪同五十四师101团六连老连长李宗乾到816工程烈士陵园祭奠当年牺牲的柴昌振排长(安徽萧县入伍)</font></i></h5><div><i><font color="#39b54a"><br></font></i></div> <h5> <i><font color="#39b54a">陪同牺牲战友别道遂(湖北沔阳县入伍)的三个弟弟为其大哥扫墓</font></i></h5><div><i><font color="#39b54a"><br></font></i></div> <h1><p></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为什么两块碑刻上的人数会不一致?经过比对分析,原来问题就出在有坟墓有墓碑却在纪念碑上没有名字的五人身上。纪念碑上的71人是1974年1月的统计数字,而五十四师大部队撤走后,还留有103团的两个营继续工程收尾,直到1977年后半年才全部撤出,想不到在这期间又有5位战友不幸牺牲,尽管这5人墓碑上所显示的部队代号(88702部队)和原部队代号(7985部队)不一致,但经查证这确实都是103团的对外代号(1975年部队代号统一变动过一次),所以建峰集团2006年碑刻上将这5人加进去是非常正确的。</span></p></h1><h1> 当然我更清楚,在816工程中牺牲的官兵远远不止这76名。由于816工程工地与位居涪陵的师医院相距较远(师医院在白涛设有一所,只有观察床,住院都得到涪陵),在白涛816工地负伤的病员一般都是先在各团卫生队处置,处置不了后才往师医院送。因为工程初期交通不便,运送病员主要靠乌江轮渡,在师医院牺牲的官兵只能是就近就地掩埋,所以1974年集中修建烈士陵园时有的遗体就没有被收进来。如前两年我就接到过山西平定县一位战友的电话,说他就亲手往涪陵李渡镇的山沟里埋葬过一位师医院牺牲的战友,由于后来他已复员,连队干部也转业,这位牺牲战友就没有被收进烈士陵园。</h1><div><br></div> <h5> <font color="#39b54a"> 816工程<i>烈士陵园纪念碑上镌刻有71位牺牲官兵的英名:“牺牲烈士53名”,“病故同志18名”</i></font></h5> <h1> </h1> <h1><p> <font color="#ff8a00"> 六、发现:“烈士”“同志”的区分折射当年办事是何等认真</font></p><p><br></p><p> 经查证发现,部队纪念碑上的71位牺牲官兵还被区分为了两部分:“牺牲烈士53名”,”病故同志18名”。当时部队是将在816工程工地牺牲的官兵统统称为烈士的,而对于在816工区内病故的官兵该不该也称“烈士”拿不准,所以便称为了同志,不过同样都掩埋在了烈士陵园。这在当年毛泽东主席一再倡导“共产党最讲认真”的那个年代是能够理解的,因为当年无论办什么事大家都非常认真,对于拿不准的事只能这样来处理,但在今天看来,这是不是有点太过认真了?这些年轻娃娃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保家卫国,远离家乡,长期默默奋战在战备施工第一线积劳成疾,甚至有的是在工区内染不明原因传染病离世的,到底应不应该也评为烈士?这个界限当时确实是不太好掌握的。</p> <br><p> <br></p></h1> <h5> <i><font color="#39b54a">马兰烈士陵园中也有不少无名碑,名字被“大漠忠魂”所代替,这些墓碑的背面记载:“由于历史原因,逝者资料失却,我们永远怀念为中国核试验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font></i></h5><div><i><font color="#39b54a"><br></font></i></div> <h5> <font color="#39b54a" style=""><i>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的骨灰也安葬在马兰烈士陵园,因为马兰基地是他受党中央和毛主席委托亲自带人来勘察确定的,也是他领导的特种工程兵部队建成的,这里既成就了祖国的“飞天梦”,也成就了将军一生的辉煌。向敬爱的陈司令默哀、致敬!</i></font></h5><div><font color="#39b54a" style=""><i><br></i></font></div> <h1><p> 为抢救老部队的光辉史料我曾两次前去新疆马兰烈士陵园,因为马兰核武器试验基地也是五十四师参加建设完成的,我就发现马兰烈士陵园的墓碑就没有“烈士”“同志”之分,所有的墓碑上统统都称为“同志”,看来这样处理才显得人性化,当然马兰烈士陵园是1998年才新建的,若816烈士陵园再进行整修,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处理。</p><div><br></div></h1> <h5><br></h5> <h5> <i><font color="#39b54a">816工程烈士陵园提质打造规划效果图</font></i></h5><div><i><font color="#39b54a"><br></font></i></div> <h1><p> <font color="#ff8a00"> 七、为陵园提质打造涪陵交旅集团于2021年就高起点作出规划</font></p><p><br></p><p> 涪陵交旅集团自从2017年接管816工程景区后,看到816工程这么一个闻名中外的“神秘、神奇、神圣”旅游圣地,洞体外竟然看不到什么配套实施和宣传气氛,感到真是可惜了这个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他们已深切感受到:作为三线建设伟大遗产,816工程的建筑和设计体现了当时国家的最高科技水平(1978年曾荣获国家科学大会集体奖);其建设过程体现了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中华儿女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其秘密兴建与奉命停建的18年,正好反映了三线建设开始与结束的这段历史,可谓是中国三线建设“活”的历史教科书,所以816工程无疑是一个典型的三线建设国防代表性工程,完全应该打造成又一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以应该提档升级。他们高起点规划,明确提出:“以816地下核工程为载体,打造816国家精神圣地,展现国人齐心协力捍卫和平的信念,让过去充满意义,让未来自信传承”,他们已于2021年邀请重庆著名规划设计公司做出了方案,并已进行过多次论证。因为此方案涉及到陵园周边老百姓几处房屋的拆迁和部分农田的占用,还有资金筹措等诸多问题需要逐步去落实,所以他们一直在做着前期准备工作,等待着上级有关部门审批。</p><div><br></div><div><br></div></h1> <h5> <font color="#39b54a"><i>在烈士陵园纪念碑前给前来考察的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规划财务司李树峰司长一行介绍五十四师官兵当年建设816工程的情况</i></font></h5><div><font color="#39b54a"><i><br></i></font></div> <h5> <i><font color="#39b54a"> 在烈士陵园墓地现场给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重庆市和涪陵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们讲述五十四师官兵当年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加速战备施工的情况以及牺牲烈士们为国捐躯的悲壮</font></i></h5><div><i><font color="#39b54a"><br></font></i></div> <h5> <i><font color="#39b54a">陪同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领导一行祭奠英勇献身的烈士们</font></i></h5> <h5> <i> </i></h5> <h1><p> <font color="#ff8a00"> 八、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领导亲临墓地调研后也已审批下文</font></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21年4月22日,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规划财务司李树峰司长在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厅和涪陵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的陪同下,亲临白涛816工程烈士陵园进行实地考察。领导们首先对当年牺牲在三线建设中的五十四师官兵进行祭奠,随后详细查看了烈士陵园的简陋现状,倾听了我代表当年老兵对工程建设过程的回顾和对战友们牺牲时悲壮情况的介绍。</span><br></p></h1><div><br></div><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h1><p></p> <h5> <i><font color="#39b54a">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文件批复:“</font><font color="#ff8a00"><u>三线建设”816工程烈士陵园</u></font><font color="#39b54a">为“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项目”</font></i></h5><div><i><font color="#39b54a"><br></font></i></div> <h1><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p></h1><h1> 2021年11月12日,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以退役军人部函【2021】111号文件下发了《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同意实施有关烈士纪念实施建设项目的批复》,正式确认“三线建设”中国816工程烈士陵园建设项目为“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项目”。<br> 我看到此文件批复后非常振奋,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国家政府权威部门将816工程烈士陵园称为<font color="#ff8a00">“三线建设”中国816工程烈士陵园</font>,说明了国家对816工程的重视和816工程烈士陵园现在地位的提升。</h1> <h3> <i><font color="#39b54a">816工程烈士陵园2009年已经被重庆市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font></i></h3> <h5><br></h5> <h1> <font color="#ff8a00"> 九、期盼816工程烈士陵园能尽快以崭新面貌告慰五十四师英灵</font></h1><h1><br></h1><h1> 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816工程烈士陵园提质改造被列入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项目的批复正式下达后,还有好多具体工作需要跟进去做,诸如与各级发展改革等部门沟通对接,推动项目尽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项目库,项目资金的多渠道筹措,土地的审批等具体工作都需要去稳妥推进,我们相信涪陵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涪陵交旅集团定会相互配合,善始善终完成好的,五十四师暮年老兵们表示衷心感谢!期盼816工程烈士陵园能尽快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816工程景区,成为弘扬革命文化,宣传红色基因的又一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圣地。</h1> <h5> </h5> <h5> <i><font color="#39b54a">央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大三线》总顾问、原国家计委三线办王春才主任(右2)带领摄制组经过深入细致调研后,才决定将原并没有列入拍摄计划的816工程也进行拍摄,王老眼含热泪表态说:”伟大的816工程是五十四师永远的英雄纪念碑“;《大三线》总导演刘洪浩(右1)也动情地以电视节目导视的结构方式题了词:“一支神秘部队,一群无名英雄,一个个惊世工程,一颗颗赤子之心”</font></i></h5><div><i><font color="#39b54a"><br></font></i></div> <h1> <font color="#ff8a00"> <b>“三线建设”中国816工程烈士陵园中的烈士战友们永垂不朽!</b></font></h1> <h1>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