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 25, 25);">泰山登山路线图</span></p> <p class="ql-block">1979年,我在泰山脚下某部任营部书记。“五四”将临,为了纪念五四运动60周年,拟组织营部团员搞一次登泰山活动,并采纳了通信班长候永军的建议:结合爬山活动进行一次无线电台报务训练。</p><p class="ql-block">战士们听说后,无不拍手称快,心花怒放,尤其是入伍后还没有爬过泰山的战士。</p><p class="ql-block">早饭后,除留下值班人员外,我们一行八人背上电台、望远镜、挎包和水壶,带上伙房准备的便餐(每人两个馒头,一个鸡蛋、两块咸菜),踏着晨曦,迎着朝阳,雄赳赳气昂昂,步伐整齐地奔赴泰山。</p><p class="ql-block">1976年,部队篮球队在教导队(岱庙东邻)驻训时,我们每天早操长跑,都要跑到红门或虎山水库,星期天跑到中天门是常有的事。记得,我和队友刘明远从岱宗坊跑到中天门(全程约5.4公里),最快的一次只用了30分钟左右。所以,我对爬泰山一点也不打怵,且对泰山烂若披掌,再熟悉不过了。我当然也是本次登山活动的向导。</p><p class="ql-block">那时候,登泰山只有两条路径(中路或西路),我们自然会选择经典路线中路,即:红门—一天门—中天门—十八盘—南天门—玉皇顶。</p><p class="ql-block">出发后,匆匆浏览完岱庙后,就兴奋地从山门开始徒步而上。据记载,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都是由此道登山而上,所以又称泰山御道。能踏着帝王的足迹游览东岳,本身就是一大幸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 25, 25);">图二:天贶殿为岱庙主体建筑,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三大宫 殿式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来到岱宗坊。岱宗坊为泰山之门户,与岱庙厚载门(北门)遥遥相对。由此登顶,将通过20余座山门石牌楼。这些石牌楼雕工精细、宏伟壮观,日暮风啸、满目苍凉,充满了传统的文脉精神,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和地域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这次登山,我们也把岱宗坊作为此次登山的起始点,共分了三个组:我和通信员袁文贤为第一(先遣)组;给养员隋俊贤、放映员何晓军、驾驶员王瑞基、葛继泰为第二组;通信班长候永军,卫生员李守福为第三(收拢)组。第一组与第三组各携带一部884 A步兵调频电台。待两部电台调好频率后,我不由喊了一句:“小青年们出发!”大家背上电台,挎上行装,兴致勃勃,朝红门开拔。</p><p class="ql-block">青春本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把青春融入生活,你才能领会青春的真谛。那年,我们都在20岁上下,我年龄稍大一点23岁,个个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体力强盛,精神气十足。登山伊始,战友们无一人怕苦叫累,反而是感觉异常的欢快愉悦。</p><p class="ql-block">心意匆匆,脚下生风。我们沿着红门路直奔一天门,孔子登临处,红门宫,一连穿过三座石坊。沐浴着春天的晨风,聆听着来自大自然里的歌唱,观察着岩畔秀色的景物,不知不觉便来到了万仙楼。</p><p class="ql-block">如今,万仙楼成了名副其实的登山的起始点,因为此处是入山检票的关卡,过了万仙楼才算是真正开始了登山之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5px;">图一:岱宗坊;图二:红门;图三:一天门;图四:万仙楼。</span></p> <p class="ql-block">御道就是御道,皇上走的路,果真是名不虚传。沿着石砌的台阶向上攀登,会看到盘路蜿蜒,松柏夹道,树林荫翳,凉风习习,路旁的野花万紫千红,各具特色;古朴典雅的古代建筑一个接一个,应接不暇。</p><p class="ql-block">过了斗母宫,我们斜插经石峪。在大片石坪上,刻着隶书佛教《金刚经》,字大一尺半,系北齐人所书。书法苍劲有力,古代书法家誉之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是泰山的重要历史文物。虽历经一千余年的风雨剥蚀,而今风韵犹存。</p><p class="ql-block">从经石峪折回正路,过柏洞后,这一路登山道上,路边的石刻太多了,印象最深的是在万仙楼北面盘路西侧的石壁上,刻的“䖝二”两字,字系清光绪年间所刻制。字是取风月两字的字心组成的字谜。系“风月无边”的意思是说,这里的自然风景无限优美。</p><p class="ql-block">据当时记载,泰山现存石刻有1500余处,分为摩崖石刻和碑刻,上自嬴秦,下迄当代,代代相继,佳作纷呈,成为登山途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我只对一些描绘出胸臆,有所触动的石刻才会驻足观看。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置身其中,似乎忘记了登山的劳累,忘记了饥渴。</p><p class="ql-block">登山之路,越走越难走,山势渐陡,在群峰对峙、峭壁矗立之处有悬崖欲坠的壶天阁,过了壶天阁就是“迴马岭”。此处盘岩叠嶂,山路陡峭,唐代大历年间即称为迴马岭。因骑马上山,至此不能前行拨马返回而得名,后人建坊以志。穿过迴马岭石坊,继续攀爬就到了中天门,登上中天门,眼前豁然开阔,爬泰山的人群逐渐多了起来,中西路爬山的游客也在中天门“相会”,人声鼎沸,只见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不时能听到对于爬泰山的趣谈的片言断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一:经石峪</span></p> <p class="ql-block">小憩时,很多的人都像“丐帮弟子”,手拄着拐杖或竹杖,让人联想到了天下第一帮—— 丐帮。不知谁开玩笑说:“这哪像爬泰山呀,简直就是像在泰山绝顶召开的“丐帮大会”!说这话时,身旁掠过的那些手持木拐的行人不免的会看我们几眼。</p><p class="ql-block">在整个登天的序列的盘道中,山路始终是向上的,但过了中天门,却有一段下坡道,俗称“倒三盘”。紧接着是一小段平平的土路,举足前行感觉特别轻松,就像有人在背后推着你前行,路旁树木茂密,绿树成荫,石刻成片,令人倍感惬意,这就是“快活三里”。</p><p class="ql-block">过了“斩云剑”(石刻)不远,忽然,瀑布流水声湍急响亮,清脆悦耳,那就是云步桥了。步云桥,附近经常有白云缭绕,人行桥上如浮在云中而得名。有联曰:“且依石栏观飞瀑,再渡云访爵松”。三股瀑布在山涧岩石上飞漱冲刷,潺潺奔泻,令人涤荡心胸,满心欢喜。泰山真是灵秀啊,山多高水多高!</p><p class="ql-block">跨过云步桥便到“五大夫松”,松旁亭五间,称“五松亭”。高山流水之亭是一座四柱石亭,柱上楹联“天门倒泻一帘雨,梵石灵呵千载文”,横批“源头活水”。</p><p class="ql-block">在五松亭后山崖,古松枝繁叶茂,苍翠挺拔,亭亭矗立,别具姿态。它一直斜伸,像是热情好客的主人,殷切地招邀八方游人,又像是多情的少女,在焦躁地期盼着情人的归来,故名“望人松”亦称“迎客松”。不少游客在这里排队等候拍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5px;">图一:中天门;图二、五:五大夫松,;图三:“斩云剑”石刻;图四:云步桥。</span></p> <p class="ql-block">每个热爱运动的人都知道,运动是一项既单调、枯燥,又艰苦的活动,致使不少人对运动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爬山恰好适应人们心理上的特征,有明确的行程目标,其沿途一路树阴夹道,石阶盘旋,峰峦竞秀,泉溪争流,自然景观雄奇而秀美。丰富新鲜的旅途风景,移步换景,赏玩有趣,让人忘却艰苦攀登征程的疲倦心态。</p><p class="ql-block">从对松山谷底至南天门的一段山路,石阶依山势曲折而上,统称为“十八盘”。中间以“升仙坊”为界,坊南为慢十八盘,坊北为紧十八盘。盘道如天梯高挂于南天门,故有“天门云梯”之称。</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我们到了升仙坊,这时还不到11点,再往上爬就是很有名的“泰山十八盘”了,回头看看小伙子们也累得满脸涨红,汗水浸透了帽沿,汗不住地从额头往下滴。这也难怪,一路上你追我赶,争前恐后,形影不离,谁都不愿落伍。</p><p class="ql-block">我决定:原地休整,同时与第三组联系,待后续人员到达后,将携带的干粮消灭掉,轻装上阵,向南天门发起冲锋!</p><p class="ql-block"> 小袁是个机灵的通信员,我话音刚落,他立马拿起报话机喊到:黄河黄河我是泰山,黄河黄河我是泰山,请报告你的具体的方位,并迅速向我们靠拢,准备向南天门发起冲锋……。</p><p class="ql-block">十八盘到南天门,悬崖峭壁,山势陡峭,循盘道而上,愈走愈陡,回视山下,常有腾身云霄之感。古人云:“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头顶。”</p><p class="ql-block">十八盘岩层陡立,倾角达到70°左右,在不足1000米的水平距离内升高了400米。泰山有3个十八盘之说:自开山至龙门前393级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中767级为“不紧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门后473级为“紧十八”,共计1630多级台阶。当地有“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之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升仙坊,十八盘天阶。</span></p> <p class="ql-block">爬山对有些年轻人来讲,就是游山逛景,赏月吟风,浪漫之旅,但有的平时缺乏体能锻炼,难免边爬边停,气喘吁吁;有的大姑娘、小媳妇累得不行了,就直接四肢向上爬行,苦不堪言。让人感到既楚楚可怜,又啼笑皆非,哭笑不得。诗人张代写得没错“牛喘四十里 蟹行十八盘。”</p><p class="ql-block">有的八九十岁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独自一人淡定自若登泰山,爬不动了,就坐在台阶儿上,一阶一阶地往上挪,为的是求得泰山老奶奶保佑家人平安。</p><p class="ql-block">坚强毅力、精神信仰,是爬泰山的动力!正是因为老人家有这么一种念头,有这么一种信仰。才促使她保持最好的心态和毅力,最好的身体状态,努力去完成这么一种愿望。</p><p class="ql-block">就在台阶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几位鬓发斑白的老人,挑着百斤的重物,缓缓而上,步伐稳健,令人难以置信,在一片惊讶声中,老人仍淡然前行。就在这时,似乎一位哲人在诉说着一个真理。“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恍惚间,我明白了只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就能到达胜利的彼岸。</p><p class="ql-block">据悉:1981年,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泰山见闻式散文《挑山工》,曾获“全国优秀散文奖”。1983年,此文先后入选全国高中、小学语文课本,每年有上千万的孩子读过它,并从中受到砥砺。因此,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孩子到泰山来旅游,至今累计已近2亿人,成为泰山长年不断的客源。一篇散文在少年儿童中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登十八盘剪影</span></p> <p class="ql-block"> 我靠住升仙坊,仰起头来朝上望,紧十八盘仿佛一架“天梯”,搭在南天门口。这时感觉小腿有点酸胀乏力,但务必咬牙坚持,不管多么累也要给战士们做个榜样,一跺脚走起。</p><p class="ql-block"> 十八盘爬了一半, 略感胸闷气短,步履沉沉,毕竟很长时间没有爬山了,露珠般的汗珠由脸颊调皮地滚落,仿佛在田径场上跑了10圈。不管怎样的爬,我们都在大山的怀抱里,尽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爽劲的山风,我们在远离喧嚣的宁静里,以一身疲累,换得了心灵的休整与放松。</p><p class="ql-block">青春是一种心境,气质。勇猛果敢而不是怯懦退缩。不一会,我率先登上了十八盘,来到了南天门(全程约8.1公里)。我转过身来,摘下帽子,向战友们挥舞着,示意这胜利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南天门”位于十八盘的尽头,在登山盘道的顶端,由此昂首仰视,犹如天上宫阙。南天门除了建筑本身外,引人注目的就是刻在门两侧的对联了:“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这幅对联告诉我们,这里就是通向天际的门口,踏进这个大门,你就能看到整个天上的胜景;回首俯瞰,“天梯”高悬,云涛汹涌,凉风徐徐,游人似觉悠悠欲飘,进入“仙界”。脚下千峰百嶂的奇观,云海像一片雪白的海洋,浮在泰山的半山腰上,对面的山丘仿佛被笼罩在云的海洋里。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5px;">战友们在南天门合影留念。从照片中你就可以看出,一个个精神气十足,着装整齐,爬泰山对我们来说真是“小菜”,不算什么事。</span></p> <p class="ql-block"> 人员到齐后,我们在在南天门西边的小道上合影留念。而后,穿过南天门东折再上两层台阶就是天街。入口处的天街石坊始建于明代,所谓天街西起南天门,东至碧霞祠,全长0.6公里。是一条神韵天成的天上街市,路面宽阔、平坦,依岩而建的仿古店铺流光溢彩,形成了特有的风俗,这是任何一座名山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平心静气地走在平坦的天街上,谈笑风生,轻松愉快,像一个没事人一样。</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碧霞祠,那里是供奉泰山老母碧霞元君的庙宇,人们习惯称她为“泰山奶奶”。那里是一个建筑群,据说始建于宋代,原名“昭真祠”直到清代才改为“碧霞祠”。那里布局灵巧,具有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看到好多的人来那里拜祭,我才觉得泰山的伟大和重要。是的,道教的名山,会永远承载人们那颗也许很脆弱的心灵。</p><p class="ql-block">从碧霞祠出来,不远处是唐摩崖,上刻唐玄宗御书《纪泰山铭》,洋洋千言,蔚为大观。故又称大观峰。很多过往游人在此照相留影。</p><p class="ql-block">从唐摩崖到玉后顶虽又要登百余石阶,已是“大巫见小巫”了。片刻,三步并作二步,一鼓作气,登上了泰山之巅玉皇顶(海拔1545米)。</p><p class="ql-block">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辛攀爬,迈过6300多级 台阶(全程 8.9公里),终于,征服了五岳之尊—泰山。</p><p class="ql-block">当脚踩在顶峰时,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同时享受回归自然的淳朴。清凉的春风徐徐吹来,吹走了方才脸上的炽热,好像一路劳累也烟消云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 25, 25);">图一:天街;图二:唐摩崖;图三:碧霞寺:图四:玉皇顶;图五:“五岳独尊”石刻。</span></p> <p class="ql-block">“玉皇顶”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玉皇庙位于玉皇顶上,古称太清宫、玉皇观。也是历代帝王筑坛封禅祭天之处。在玉皇顶除了玉皇庙,其标志物应为庙前那块“五岳独尊”石刻了,它是泰山最高端的石刻,字是红色的,深刻有力,给人一种豪迈的感觉,充分显示着泰山在五岳中的地位。</p><p class="ql-block">登顶俯瞰全是景,一览无余皆是情。站在玉皇顶或五岳独尊石刻处,会顿感至高无上,东可望“旭日东升”,西可观“黄河玉带”,上可举手“摘星揽月”;如果放眼四眺,茫茫的云海苍天尽收眼底,像一片雪白的海洋,顿时,让人神清气爽。好一幅浓墨重彩疏密有致的山水画。此时身置其中,临风而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便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是呀,美就在你我的身边,美就在路上。</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山顶兴致勃勃地参观,小伙子们拿着海鸥120照相机,将最后几张黑白胶卷照完,才恋恋不舍地离开。</p><p class="ql-block">子曰:上山容易下山难,今日攀爬明日残!</p><p class="ql-block">说归说。这山要看什么年代的山,如今的旅游景山修缮完好,坡道与台阶相连,下山要比上山轻松多了,也省时省力。</p><p class="ql-block">下山的冲击力是上山的两倍多,对体能的消耗、肌肉和膝盖的伤害也是最大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 25, 25);">图一:望海石;图二:战友们在玉皇顶合影留念;图三:瞻鲁台;图四:泰山极顶全景。</span></p> <p class="ql-block">磨刀不误砍柴工。下山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包括拉伸,让关节、肌肉、韧带等得到良好的预热,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分泌;不要跑,不要跳,速度要慢,要小心。重心偏后,前脚掌着地,身侧45度,两脚呈丁字步,依次而下;有节奏地调整呼吸,五步一吸气、五步一呼气……。</p><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上洒满明艳的阳光,温暖得叫人浑身舒畅,涌动着期许如愿的自得和喜悦,一路享受清新宁静的感觉。</p><p class="ql-block">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下山一呵而就,冲到山下,到岱宗坊仅用了两个小时。这让我们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快乐和实践,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持之以恒的重要。</p><p class="ql-block">汗水滑落,湿透衣裳,谈笑自若,兴致勃勃,在身体疲惫的同时心情却是那样欢快愉悦。那些登山人纷纷向我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我霎时倍感骄傲。</p><p class="ql-block">诗人杜甫当年考试落榜,郁郁寡欢,就是通过登临泰山,激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p><p class="ql-block">可以说,登山是身体的阅读,是一种深度参与、全身心投入、慢节奏享受的文化体验过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诗人谢灵运将山水视为审美对象,从中参悟人生哲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p><p class="ql-block">登泰山是一种自我挑战,是毅力的磨练,是体能极限的考验。我们不仅仅是征服了一座山,更重要的是让年轻人在前进中模拟奋斗过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意志,迎难而上,勇挑重担,超越自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同时也是集体智慧的体现,增强团队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p><p class="ql-block"> “五四”登泰山活动,已整整过去42年了,这些年来,我曾登过无数次泰山。不过大多是走西路或从后山(后石坞),乘坐索道缆车上山下山,虽然省时省力多了,却没有“五四”登泰山的那种感觉了。可见,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登攀中!</p> <p class="ql-block">注: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 25, 25);">徐树良,山东淄博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系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精英班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第二、四、五、六届理事、草书委员会副秘书长,日照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日照市书画院执行院长。山东省“德艺双馨”书法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