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家庭教育将为孩子全面发展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为此家校共育项目组在此倡议,家长充分可以利用“双减政策”下的居家时间,指导孩子科学安排课余生活,开展生活劳动实践、体育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应当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形成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双减”后,孩子的书面作业多数在学校就能完成,在家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多了,这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好时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居家时间的活动规划安排,列出学习、娱乐、运动、自主阅读等任务清单。规划实施中,家长督促、指导孩子每天按预订好的规划,完成相关任务清单,至少要持续三周的跟进,并联动学校老师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认可鼓励。同时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发挥空间,家长需要做的是去引导、去制定正确“规范”,结合“双减政策”下的育人要求,任务清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p> <p class="ql-block">(一)多元化劳动项目 共育勤劳“彩娃”</p><p class="ql-block"> 将生活劳动教育落实到学生居家生活全过程,坚持家务劳动为主的方式,让居家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促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孩子的劳动技能。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清洁房间、整理物品,指导孩子一周学会做一个菜或一种点心,让孩子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同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家庭的归属感。学校方面可以相应开展“我是收纳小达人”“我是小神厨”等主题家务劳动,全面推进居家劳动教育,开发居家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将居家劳动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扎实提升学生劳动技能。</p> <p class="ql-block">(二)加强体质管理 共育健康“彩娃”</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陪同孩子进行体育运动。一边陪伴,一边交流,孩子健康的体魄、运功技能、个性品质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对此我校也将体育活动纳入家庭作业,列入家庭作业清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课程,设定跳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跑步等多项体育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个性化的体育锻炼,确保学生发展1—2个人兴趣爱好。此项活动要求学生注重运动质量,限定运动时长,不低于15分钟,不高于一个小时,让体育作业不成为家长和学生的负担。</p> <p class="ql-block">(三)共享亲子时光 共育阳光“彩娃”</p><p class="ql-block"> 1.亲子阅读。家长可以陪着孩子阅读,在旁边看自己的书,或者跟孩子同读一本书,还可以组织读书会,定期阅读、分享。</p><p class="ql-block"> 2.共赏优秀的影视作品,让孩子在看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3.帮助孩子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生活情趣乃至意志品质。</p> <p class="ql-block">(四)建设学习型家庭 共育智慧“彩娃”</p><p class="ql-block"> 陪伴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家长可以让孩子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复述一遍,或者把课堂笔记看一看,然后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和巩固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使家庭教育计划落地生根,应当优化评价机制,在实施计划表的过程中及时进行监测与纪实评价,全面客观记录学生劳动或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同时,将学生自我评价与生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将展示评价、分享评价、竞赛评价相结合。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体育比赛进行考核,班级可以开展“居家劳动我最棒”“居家劳动达人秀”等活动,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劳动育人。在多种活动中,从中遴选出一批有特色、易推广的劳动成果,以推送宣传报道和短视频、线上展示等形式进行评价,提高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 “志之所趋不可阻,穷山距海不能限。” 家校共育教育是一条漫长而荆棘的路,需要家、校持之以恒的去做;家校共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在坚持的过程中,静待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