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我国1983年成为国际博物馆协会成员国,并成立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今年这届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p> 国内文博界人士,一般对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和台湾故宫博物院三院的历史渊源都比较了解。然而鲜有人知道,抗日战争期间,在西南边陲的小镇李庄存在过六年之久,名扬中外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br> 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日寇除对华军事入侵、经济掠夺外,还有组织、有步骤对我国文化、教育机构和古建筑进行野蛮轰炸,劫夺文物典籍,破坏文教设施,推行奴化殖民。<br> 抱着文化不亡则其国不亡的理念,进行着艰苦卓绝文化抗战——以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为手段,抵御外辱。<br>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及其大量中华文物艰难辗转,就是这次大行动的重要部分。 相继在“八一三”事变和淞沪战役中惨遭日军连续轰炸的国立上海同济大学,被迫走上西迁道路,1940年,校务委员会致电四川宜宾南溪李庄镇,商请允许该校落脚李庄办学,罗南陔等32名地方乡绅即复电:“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所需,地方供给”。同时,为躲避日军不断轰炸,中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社科所,中国营造学社,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等文化教育机构也先后从昆明、重庆等地迁来,并被博大胸怀的李庄人所接纳,直到1946年。这让小小的李庄也一度成为与重庆、成都、昆明并列的四大抗战文化中心<br> 当时面积还不到1平方公里的李庄腾出庙宇、祠堂充作教室、宿舍,甚至举家搬迁,把私宅腾出来供学者们居住。就这样,常驻人口仅3000余人的李庄接济了学者、师生共1.2万余人。 在抗战时期,为了内迁而来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以及随行的3000多箱文物,张氏族人义无反顾将其供奉的祖先排位取走腾出了宗祠,体现了李庄人的开放、大气、包容的精神,古老的张家祠在中国现代史上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及其大量文物所在地的张家祠,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占地2000平方米,张师德等族人集资文银660两购买所得。是一所上为祠堂,下为厅房的四合院式木构建筑,建筑结构严谨、用料实在,整体宽敞通透。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br> 1940年,中央研究院下属的历史语言研究所迁至李庄。这是中研院里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研究所,旗下分为历史、语言、考古、人类学四个组,而人类学当时在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时任人类学组主任的吴定良就是这个领域的主要奠基人。 石窗雕花“福”字 “禄”字 梁思成曾将张家祠堂的楠木雕“百鹤祥云窗”与旋螺殿、魁星阁、禹王庙九龙碑并称为“李庄四绝”。 当年,在李庄云集了一大中国批顶级学者和优秀文化人才,号称有八个之父和一个“第一人”,八个之父分别是:建筑学之父-梁思成,考古学之父-李济,胚胎学之父-童第周,东巴文化之父-李霖灿,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中国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甲骨文之父-董作宾,中国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 1941年6月9日,由中央研究院三个研究所主办的“考古文物展览”和同济大学医学院主办的“人体解剖展览”分别在李庄的板栗坳和镇上的祖师殿开幕,那天也是中央研究院成立13周年的纪念日。此次活动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当时,国民党《中央日报》和中共《新华日报》均作了报道。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力量是无声的,然而也是无穷尽的。正当我们民族遭受最危难的时刻,一群有识之士肩起中华文脉的脊梁,在博物馆的殿堂里将东方文明古国的精神本质传承下来,为我们后人铺垫了进取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