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段时间做琴之余的时间都花在了制茶的研究上,各种时间长度和火温的把握,积累出来对茶品的控制经验。今天早上把烘培了一夜的茶从焙笼上拿下来的时候,看着焦黄的松针,心里还是有点惊惧的,要是燃起来了可就全泡汤了!</p> <p class="ql-block">洗漱之后坐下来喝茶,三年的红茶复焙之后出现了喜人的变化!清透明亮的宝石红,深入喉部的舒展回甘,浓重的松烟香,强烈的个性特质,人生中年的审美品味清晰展现!</p><p class="ql-block">土腥味儿、木性的涩味儿、包括新茶其他轻浮的感觉基本都没有了,转化得非常干净,复焙之后沉厚品质的体现,十泡之后依然不见水气,转变的力度非常惊人!就像我们所追求的琴的声音一样,具有干净、饱满、温劲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到这里,基本可以很高兴得向自己宣布,试验了三年老茶储存、复焙工艺算是正式完成!这件事,大概历时三年,过去之后回想会觉得很漫长,但是在喜欢的事面前,时间真的绵软,好像一眨眼之间就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对茶的概念理解,基本等同于琴。</p><p class="ql-block">干净的感官觉察,有带动人安静下来的能量,这种状态的追求过程是复杂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引导,肯定会很周折!</p><p class="ql-block">制茶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心中的感动有时就是喜极而泣!从一开始买茶不卖,抵制了很多的不理解坚持存放,到逐渐有一点老茶的感觉,微微的喜悦爬升上来,口味变淡时些许的失落,到复焙工艺的摸索,完成茶叶的再次生命升华,没有人能够完全明白其中的意义!就像侍琴的过程,每一次提升,都是伴随着生活状态的转变,朋友圈的更换,,,</p> <p class="ql-block">每个人每个阶段,对同一件事物的认知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一个人很难,甚至说不可能向上理解,而可以很轻松向下兼容,所以人生最好的发展过程,是向外寻找同类,向内寻求提升。</p><p class="ql-block">茶,饮茶,实际经历来看,确实是分层次的,以前也总结过的,大体分为三层半,一类人只是饮品的概念,第二类加入生活方式的审美,第三类有了哲学思考的层面,最后的就是所谓的茶道,有所悟化,</p><p class="ql-block">不求他人附和,只为自己的升华。这种状态的人目前没还没遇到,不过我相信,也是很快了!</p> <p class="ql-block">从不放弃自己追求的人,最终都会得到自己理想的实现,因为我们知道,人生是有步骤的,只要你坚持自己双脚的迈动,没有哪个村庄不可到达!</p><p class="ql-block">过程中,一定要找准自己所对应的层面和人群。人和人如果不在一个层次,无论你做什么,对方都会觉得你不对。这时的交流都是难以承受的消耗,,,</p><p class="ql-block">所谓层次,不是社会地位,而是人品和认识事物的清晰程度,同频才能相惜,同趣才能同乐,只有灵魂相似的人,才能看出彼此之间潜藏的内在,懂你的人不用言语,不懂你的人百口莫辩!有人捏着你的过往不依不饶,也一定会有人,跨过山河来守护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