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住宅🏠

老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的政府组屋是世界唯一的政府向公民提供的住宅,新加坡政府建政以来提倡“居者有其屋”的政策,从七十年代开始大量建造政府组屋。</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公民80%是住在政府组屋,15%是住在私人公寓,只有5%拥有属于自己的洋房。</p> <p class="ql-block">大部分新加坡公民都有申请组屋的机会,但对于高收入者(月收入超过12000新元)不能申请,只能购买私人公寓或洋房(别墅)</p> <p class="ql-block">一般结婚后申请政府组屋在5年之内即可拥有属于自己的家。组屋是99年产权。</p> <p class="ql-block">通过摇号决定组屋的地段,通常一套2房2厅,使用面积(新加坡买房都是实际使用面积)在90平方左右,只需要50万新币左右。一般工薪阶层都能负担得起。</p> <p class="ql-block">购买政府一手新组屋需要五年以后上市交易。</p> <p class="ql-block">唯一圆形政府组屋</p> <p class="ql-block">2009 年,达士岭组屋建成交付使用,成为建屋局应对挑战,满足都市住房需求的一个典范。这种创新解决方案解决了公屋的社会、物质和经济问题。</p><p class="ql-block">七栋 50 层高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分别由第26 层和第50 层的高空天桥相连。这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首个采用天桥连接各栋大楼的住宅项目。</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政府组屋,外观设计很现代化</p> <p class="ql-block">配套的多层停车场,尽管组屋有的是在50多年前建造的,但停车位预留的非常充裕,不用担心晚上回家没有车位。</p> <p class="ql-block">组屋环境优雅,唯一不好的是没有围墙,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社区,但是新加坡治安非常好,从来没有听说过入室盗窃的。</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每个社区每周定期喷洒杀虫烟雾(对人体危害极小)所以新加坡基本没有蚊子,苍蝇也很少,也从来没有看到装纱窗纱门的。</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国家,经常下雨,政府在每一个社区都修建了长廊,从公交车站、地铁修到社区门口,下雨天即便没有雨伞也不会淋到雨。</p> <p class="ql-block">组屋通常底层不住人,是敞开式的公共区域。</p> <p class="ql-block">私人公寓都有围墙,保安管理严格,公寓内配有游泳池、健身房、烧烤场所。</p> <p class="ql-block">私人公寓一般都是99年产权,但也有少数的是永久地产。</p> <p class="ql-block">带空中庭院的私人公寓</p> <p class="ql-block">这幢建筑名叫“交错”(Interlace),是由 OMA 建筑事务所和 Buro Ole Scheeren 共同设计完成的,它使用面积 17 万平方米,31 幢公寓楼围绕着 8 个庭院,评委之一的 Peter Cook 在接受 CNN 的采访时这样评价,“在这个案例中,城市空间和植被交织在一起,它打造了一个垂直城市,成为了游戏规则的改变者。”——这话听起来有些赞美过度,但他强调的是获奖建筑所带来的新灵感。</p> <p class="ql-block">造型获奖的私人公寓</p> <p class="ql-block">私人公寓基本都是精装修,可以拎包入住,每家每户配备一个车位。房价是同地段政府组屋的3倍。</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把私人别墅称之为“洋房”也叫有地住宅,通常都是999年地契或永久地契。</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的洋房分为三种,一种是排屋(连体别墅)一种是半独立(双拼)还有一种是独立洋房。</p> <p class="ql-block">排屋一般使用面积在150—200平方米。价格在220万—250万新币。(99年产权)</p> <p class="ql-block">半独立洋房使用面积一般在250—350平方米,价格在350万—400万新币左右。(999年地契)</p> <p class="ql-block">独立洋房使用面积在300—500平方米左右,价格充600万—数千万 新币,(永久地契。</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