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东先生——,长沙黄氏音乐世家的始祖

晓风明月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启蒙音乐教育家、湖南音乐教育的先驱、长沙黄氏音乐世家始祖——黄晓东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长沙市星沙镇附近上107国道,北行约30公里即到长沙县安沙镇。清明节前的某日,一个细雨纷纷、薄雾绵绵的早上,约了居住长沙的几位老同学,由老友、油画家杨建刚先生约请长沙县田汉诗社社长杨明乐女士为向导,驾车来到安沙镇和平村(原名卷石村)上湾组,寻访拜谒黄氏音乐世家始祖——黄晓东先生安息地。村委会陶波支书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安排上湾组杨队长和已退休的黄老师陪伴我们拜谒了晓东先生的墓地,并与杨队长、黄老师及邻居老少村民们无拘无束地进行了长时间的访谈、聊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晓东先生,名伟,辈名益伟,字晓东。生于1879年,卒于1954年。1908年湖南官立高等优级师范学堂(湖南大学前身)毕业,曾任湖南祭孔典礼总指挥。先后任教于长沙师范、湖南第一师范等学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回乡创办小学。为启蒙音乐教育家、湖南音乐教育先驱者。</p><p class="ql-block">&nbsp; 晓东先生自幼兴趣广泛,园艺种植、中医处方、座钟修理、书法楹联,琴棋书画无所不善,吹拉弹唱无其不能。年少时随老和尚展少雪大师习画,并经湘剧司鼓名家师春至先生悉心教导,对我国民族器乐的文武场面,稔熟于心,操管弦鼓乐于掌上指间。后入湖南官立高等优级师范学堂,学习到西洋音乐基本知识,1907年毕业后,被长沙师范、湖南第一师范、长郡中学、周南女中、修业学校等聘用教授音乐美术,自此致力于湖南的启蒙音乐教育。当时正值新旧学交替时代,他接受了东洋音乐教育模式,学得简谱以取代工尺谱,又熟读五线谱,配以简单的和声,并用五声八音十二律的中国传统乐理教授给学生和子女,成为湖南近代早期音乐教育的先驱。旧时农历八月二十七在湖南长沙南门三府坪孔庙举行的大型祭孔活动,晓东先生受命组织大型民族管弦乐队,指挥排练出演《八佾之舞》,由浏阳请来的乐师演绎《南熏》、《大风》,使他在省会长沙享有崇高威望,享誉文坛,声名远播。一时间各学校竞相聘其执教。早年加入了同盟会,与长他两岁的徐特立先生同住一个宿舍,并与徐特立老先生共事于长沙多所学校,成为挚友。徐老先生教授语文,晓东先生传授音乐、图画,他们的学生里最负盛名者莫过于毛泽东主席。同时在湖南第一师范教书的还有王正枢先生,湘潭“黎氏八骏”中的老大黎锦熙先生等,而王正枢先生的子女王人艺、王人美则分别成为著名小提琴家、表演艺术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长沙任教职时晓东先生收入颇丰,每年可达千余银元,先后置地二十余亩。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于伤寒病回家乡疗养一年,长沙的教职被人顶替。晓东先生只好回乡专心办教育。其时正值新学盛行,乡里又有需要,晓东先生除自己投资外,又联络同族的富豪乡绅投资开办族学,创办了卷石第一初级小学和第二初级小学,特别是卷石二小,在乡里培养许多人才,历经数十年,深得乡民尊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上湾黄家中除备有教学用的风琴外,还自备了丝竹管弦以及锣鼓家什,供上课学习使用。在这样的环境里,子女们都学习了不止一种乐器。六子源澧五岁就可以在风琴的任何一个音上,奏出音阶的序列和大小和弦。除了风琴,他先后还学习了二胡、扬琴、三弦等乐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晓东先生养育了八个子女,其中半数从事音乐工作,有的在当代音乐史中留下了辉煌的业绩。长女黄源兢(1903–1994)毕业于女子艺师,任音乐教师数十年,晚年居住在台北;四子黄源洛(1910–1989)作曲家,解放前曾任教于国立音乐院、担任湖南音专校长,解放后任海政文工团歌剧团团长、专职作曲,以歌剧《秋子》在我国歌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六子黄源澧(1916–2006)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国大提琴学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是我国少年儿童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其夫人王辉庭是著名的钢琴教育家:八子黄源淮,音乐理论家、戏曲作曲家;编著有《汉剧曲牌》、《汉剧志》《汉剧音乐集成》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晓东先生的四子黄源洛先生——以西洋手法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大歌剧《秋子》,解放后任海政文工团歌剧团团长、专职作曲家!在特殊年代曾受到不公正待遇,曾孤独地居住在长沙市浏城桥一间破旧狭窄的亭子间里,度过了凄苦的十多年光阴。但在这期间他也艰难地写出了《民族调式与和声》的音乐理论著作!</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黄源洛先生平反后,复任海政文工团专职作曲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晓东先生的六子、中国少儿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首任校长、大提琴教育家、演奏家黄源澧先生</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大提琴教育家黄源澧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给学生上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氏“远”字辈的第三代音乐家主要出自晓东先生的四子源洛、六子源澧、八子源淮,其中尤以六子源澧之音乐后人最为繁盛、优异!四子源洛之女黄辉,曾任山东胜利油田中学音乐教师,她在《人民音乐》杂志2000年第八期发表的《怀念我的父亲黄源洛》一文,对音乐史学界和社会了解这位几乎被历史淹没的中国歌剧开拓者,发挥了重要作用。六子黄源澧、王辉庭这对音乐夫妇养育了六个子女,且都是响当当的音乐家!黄远渝(晓东先生的长孙女)是中央乐团钢琴演奏家、著有《黄源澧与音乐家摇篮》一书(亦即本文的主要资料来源),黄远渝的丈夫钱芑是原中央乐团长笛演奏家;黄远浦是中央乐团小提琴演奏家;黄远泽是中央乐团和中国爱乐乐团大提琴演奏家;黄远涪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单簧管教师、黄远津是解放军艺术学院钢琴教授、黄庆国原是中央乐团大提琴演奏家,后在美国纽约大学任电脑工程师。&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已知黄氏音乐世家中的第四代:曾孙女黄翎是德国巴登——富腾堡州国家歌剧院大提琴演奏家;曾外孙女钱汶是美国大都会歌剧院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家;曾孙女黄蔚艳是钢琴教师······仅凭以上不完全的讯息简介就已经让人深感“灿若繁星”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沙安沙卷石黄氏先祖,系唐末黄巢起义的战乱期,随难民潮由江西流徙至此的。黄氏先祖们在长沙卷石湾拦河筑坝,修建梯田,精耕细作,才使黄家在一千年时间里兴旺发达起来。上湾黄家祖宅,始建于康熙三十四年(1693年),据说祖屋的瓦上还印着康熙年制的字样。黄家宗祠内供奉着两千年来的列祖列宗并修有家谱,世代相传。1950年土改时被拆毁,家谱也不翼而飞,家族的历史已经无从考查。黄家几兄弟凭记忆凑齐了万字辈的十个辈分派字,依次是“万、世、庭、传、益、源、远、正、宗、本”。因为据说使卷石黄家复兴的是万字辈的先祖,万字辈的老大因善于经商,发达后购置田产,修将军庙;老二(近代音乐世家这一脉的先祖)则承继书香门第留居马家屋场,兴旺后搬迁到上湾。上湾祖屋三面环山,树木葱龙、林荫蔽日。有大小厅堂房舍约四十间,东有菜园、西设花圃、前置鱼塘。真可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派田园景色,这里也就成为音乐世家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nbsp;&nbsp; 在上湾祖屋,黄家人在茶余饭后,特别是寒暑假日,凑在一起合奏《梅花三弄》、《苏武牧羊》、《夜深沉》、《南进宫》、《春江花月夜》等民族民间乐曲,长女源競司竹笛、四子源洛操胡琴、六子源澧奏三弦、敲扬琴,人人手执一件乐器,父子同乐,舒展开怀、乐此不疲。把黄家的堂屋变成了音乐厅,引来八方四邻围观聆听,成为上湾的一道独特的景致。对各种乐器的使用和乐曲处理,均由黄老先生指导,俨如一所音乐学校,黄家堂屋总是回荡着弦歌之声。晓东先生子女的少儿时代就是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成长的,这也是黄氏音乐世家之所以成为“音乐世家”的根源与注脚!随着学校的发展,又添置了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他们又转而对西洋乐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近一个世纪以来,黄氏家族的这一脉形成和发展为闻名遐迩的音乐世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95年,黄源澧先生携长女黄远渝、长孙黄展回安沙镇和平村老家祭祖,图为晓东先生的后三代人中的三代表在墓前祭奠。</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氏音乐世家犹如一颗大树,经过数代人、百多年的成长、繁衍,如今已挺拔参天、枝繁叶茂!我强调提出“长沙黄氏音乐世家”这个概念和誉称,是因为这个音乐家族自晓东先生肇始,已经赓续到了第四代甚至第五代:是因为这个音乐家族对音乐的巨大贡献!也是因为这些贡献与社会知名度未成正比,实在应该得到大力彰显和广为传扬;更因为这个概念的确立具有研究中国现当代音乐史和湖湘文化源流的范例意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本文资料来源在文中已有注示;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谨向原作者致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