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经研究决定将大学区教研与蹲点教研工作有机融合,采取“个人初备—集体研备—课堂展示—评课议课—形成精品”不断循环的螺旋上升过程,促进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改进。</p> 个人初备 <p class="ql-block"> 本次执教教师是四年二班的汤洪艳老师,授课内容为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手拉手》。</p> 集体研备 <p class="ql-block"> 5月16日,在教学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杜主任的精心组织下,太平学区3-6年级的所有数学教师相约云端,为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宝贵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5月17日9:10,汤老师与可爱的孩子们展现了一节生动高效的数学课堂。</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下听课教师针对这节课进行了细致的教研。</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汤老师阐述本节课的设计思路。</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老师们围绕主题,结合课前备课情况各抒己见,针对本节课教学寻找优点和发现不足。</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一致认为:汤老师这节课能做到以学为中心,时刻关注学生学习;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在观察、思考中发现规律。</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发现一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1.课前预学与课堂共学不能有机融合,没找好切入点;</p><p class="ql-block"> 2.课堂问题设计指向性不强,不能引发学生深入学习;</p><p class="ql-block"> 3.教师对学情了解不充分,没有完整完成教学任务等。</p><p class="ql-block"> 教师们对有效分配20分钟线上教学时间、更好体现“学为中心”理念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p><p class="ql-block"><br></p> 专业引领 <p class="ql-block"> 认真倾听了教师们的激烈讨论后,进修学校的4位教研员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和教师们的疑惑,进行了高屋建瓴的专业指导。让教师们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了教学思想,明确了教学方向。</p><p class="ql-block"> 1.注重预学单中呈现出的问题,关注学生的理解,适时进行个别辅导,节省课上时间,打造高效课堂。</p><p class="ql-block"> 2.提出问题时语言简练、干脆,增强问题的指向性。</p><p class="ql-block"> 3.立足新课标,让学生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p><p class="ql-block"> 4.增加即时性评价,促进学生思考,增强学习动机。</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李校长对本次大学区数学教研和专业引领的听评课活动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她表示:我们会继承和发扬“太平教研”的优秀传统,本着“做真教研,真做教研”的理念,让教研切实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真正能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我们会依托大学区教研平台,借助进修教研员的专业引领,让我们太平教育上一个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制作:李海莉</p><p class="ql-block">策划:杜海龙</p><p class="ql-block">审核:王研学 李文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