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云上五峰</p> <p class="ql-block">清晨四点钟起床,五点钟出发去独岭看日出。也查了当地天气预提示下午有雨,既然到了也起了早床,又是这么美的风景地怎么也要上去碰碰运气。出发时,天还未亮,晨色朦胧,云雾缭绕。大巴车沿着蜿蜒狭窄的山路向独岭方向缓慢行驶。途中,忽然迎接我们的那股飘摇而不断上行的雾气,越聚越厚。一起到达山顶时,那股已汇聚成气势磅礴的浓厚山雾,似云团,似汹涌澎湃的波涛,瞬间弥漫着整个山谷。而我们置身雾气之中啥也看不到。待了一会儿看着见亮的天色和还在聚集的雾气,感觉今天观日出的计划是没戏了,带着小小失落感还是决定早点下山吧!</p><p class="ql-block">山路行车,依山傍崖,沟深坡陡,弯多路险,崎岖不平。但大巴车在艺高胆大心细的远航师傅控制下,稳稳的在浓雾笼罩的山路上穿行。而我只看的见车窗外的一面崖壁和另一边雾色,七弯八拐时感觉多数地方都是浓雾迷漫,但也有个别方位是薄雾飘林或有若影若现的半陂红色。一群秀班子刚经过了小小的失落,当在又一个拐角处看到隐约可辨的满陂红色花海时,立刻找到新的兴奋点,立马找了一处能见度高点的位置停车,一群秀班子便弃车向山陂上的花海奔去。秀秀秀!</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我们的诚意和热情感动老天,我们短暂停留嘻戏的那刻,周围浓雾退散美景即现!当我们离开,迷雾又开始聚集笼罩!感恩!</p> <p class="ql-block">大巴车将我们带回民宿时,天空下起了小雨滴,但天色已亮,这才看清楚我们咋晚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这神秘的北纬30°线上,鄂西南云雾深处,这座依偎在武陵山怀抱的土家山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栗子坪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平均海拔1300米的栗子坪村,始建于唐末,因盛产栗树而得名。这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气候温润,空气清新,吊脚楼、木质房屋、石板路、水井、池塘、古树、石桥、泉眼、等等,是五峰现存少有的完整土家村落,325省道改线公路穿村而过。</p> <p class="ql-block">这是颗有着150多年树龄的板栗树</p> <p class="ql-block">非常喜欢这地道的农家腊味!</p> <p class="ql-block">大约九点钟,在农家吃完早餐后,上车前往牛庄。</p><p class="ql-block">大巴车在后河界碑处停车,然后转当地小面包车到百溪河河口的道悟客访处下车,再步行前往牛庄农家。</p> <p class="ql-block">百溪河湿地公园目前没有门票。</p> <p class="ql-block">百溪河是五峰目前唯一保存着原始风貌的河流,明显的卡斯特熔岩地貌特征。百溪河湿地由幽深的峡谷河流、河漫滩、草本沼泽湿地,溪沟、河岸和稻田等人工湿地以及河谷两岸茂密森林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河谷两岸风景秀丽,奇峰峻峭、古树参天、峡谷幽深。吊角楼和木质房屋掩映在沿河两岸的柳树丛中,小径碧溪,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就连这些躺着的小石头也是形状各异、图案不一,五彩斑斓的融在一块也好漂亮。</p> <p class="ql-block">从河口到牛庄农家沿着百溪河道走大约要徒步5公里。</p> <p class="ql-block">到达农庄差不多下午4点多钟,天空还在飘雨,吃完团餐后便早早的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咋日的雨,淋湿了群山,也温润了梦。清晨醒来,看这晨雾如同柔曼的轻纱缥缈在群山之间,像是舒展开来的水墨画,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云上五峰 醉美土家!</p> <p class="ql-block">百溪河发源于五峰县境内的独山,在雷打石进入湖南省石门县,经澧水入洞庭湖,是洞庭湖的发源的之一,离长江仅60km,是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p> <p class="ql-block">两省分界“雷打石”,百溪河在两省边界溪中横耸一巨石,历年两省边民曾为边界争执不休,朝野难断,突然有一天,暴雨如注,电闪雷鸣,突见“轰隆”一声巨响,一声炸雷将百溪河中巨石劈开一条裂缝,人们说:两省边界争论震怒天神,省界自有天断。以雷打石为界,裂缝北为湖北,裂缝南为湖南。自古相传,沿袭至今。</p> <p class="ql-block">互联网大数据也在我手机行程码上留下记录,嗯,一秒跨两省,一脚踏两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柞树湾,</p><p class="ql-block">标牌提示,此地多柞树,枝繁叶子密。 通往山湾中,林间小径曲, 往来路上行人,个个大步疾。 怕遇五步蛇和凶猛的野豹,要时时提高警惕……</p><p class="ql-block">不能在此逗留,不要在此观望,敬畏大自然,我又紧了紧握在手中的双杖(登山杖),快步追上走在前面的队友。心中默念额的肉肥血鲜但也不能美了这群小毒物们的肠胃。吓死宝宝了!快点开溜吧!</p> <p class="ql-block">虽然已是初夏,但赤脚淌水过河还是觉得凉快了些。</p> <p class="ql-block">人间珍品处处有,最难忘却五峰茶。五峰是中国名茶之乡。五峰地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县内海拔最低处150米,最高2320米。山间终年云雾环绕,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气候温成了五峰“云雾山中出好茶”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p> <p class="ql-block"> 五峰是一个古老的茶区,早在公元3世纪的西晋时期就有“武陵七县道茶最好”记载。古之武陵七县道即包括今之五峰、长阳两县之地域。公元758年陆所著之《茶经》一开头就有:“茶者,南之嘉禾也,一尺、二尺及至数十尺。其巴峡州有两人合抱者”。,唐代的山峡州称为州夷陵郡,括五峰(唐代称巴山)、长阳、宜昌、远安、鹤峰等县。两人合抱的大茶树就是生长在临溪两地。这是明显的长江河谷气候特征,土壤富含锌、硒等多种对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十分适宜茶树生长有道是“高山云雾出好茶,低山丘陵出早茶”。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地理天赋,自然底蕴,造就了五峰盛产上等好茶。 </p> <p class="ql-block">现在采茶的工艺进步好多。</p> <p class="ql-block">在住的农家吃完早餐后,按原路返回上了大巴车,前往下个景区天门峡。</p> <p class="ql-block">五峰后河天门峡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神奇北纬30°线上,地属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境内,距五峰县城20公里,总面积103.40平方公里,扩展区409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天门峡左侧峡谷深达600米,右侧的巍巍悬崖是神秘后河与红尘俗世隔绝的一道天然屏障,恰是一道连接天地的大门。这座“一夫当关,万无莫开”的山崖,与对面的山峰对峙,形成后河第一个U字形的峡谷地貌,是冰川时期典型的地质结构。</p> <p class="ql-block">后河地质状貌复杂,从远古代至新生代第三系,几乎所有地层均有出露。所露地层的褶皱、断裂明显,排列有序。天门峡峡谷中,多处形成“一线天”地貌,最宽处20米,最窄处只有10米。天门峡就像一扇天造的自然之门,将门内门外阻隔成天堂与人间两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后河景区有两道大门,在第一道大门换乘景区车,乘电瓶车到第二道大门进入景区(景区全程4.8公里)。两道门之间的距离为8公里。</p> <p class="ql-block">景区大部分包括索桥都在维护中,不对外开放。开放的一段峡谷大约个把小时就可逛完!虽有遗憾但景色宜人值得游览!</p> <p class="ql-block">我们游览的大约是薄刀岭游览区的沿山栈道,从有些隐蔽的入口进山门走百步坡到峡谷,峡谷内恍入世外桃源,一切是那么原始!小径、石阶、栏杆长满青苔,与古木、幽草、潭、溪、瀑布融为一体!潭映蓝天、浮云,奇幻无穷!沿溪而踏,水声动听悦耳! 沿壁而下的绢绢细流,贴耳聆听,神秘的天籁之音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沿途经仙圆桥、仙源泉、三跳泉等景点打卡后到卧虎滩时,又看到前面维护中的标牌,只能折返。</p> <p class="ql-block">下午3点半在景区的农家饭馆用餐,5点钟集合坐车返汉,大约凌晨1点多钟到家!</p> <p class="ql-block">五峰,栗子坪三日游,感谢团长前期付出,联系按排,感谢悠外婆,和财务,草原情怀,漫画,为大家奉献,感恩所有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们陪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