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所在的社区南面有一个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不大不小的广场。离职后,过着半耕半读生活的我常到这里溜溜步、散散心,间或在健身器械上锻炼锻炼。</p><p class="ql-block">人来人往中,结识了一个面色黝黑、背微驼,七旬上下,精神尚好的老者。由于说话投机,又是一个公社的老乡。老气横秋的我便与他结成了忘年交。遗憾的是,至今不知他姓甚名谁。说来也怪,他也不在乎我姓什么叫什么,两个怪人倒也是个缘分。姑且不礼貌地称他为“老翁”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言谈中知道老翁很早就得了一个肺气肿的慢性病。久治不愈,曾经一筹莫展。于是便自学中医,自开自方,竟然奇迹般的把自己的病给控制住了。身体也康健了不少。七十岁的人在单、双杠上翻两下也并不困难。老话说,百病成医,一点不假。</p><p class="ql-block">说实在话,对于他的“医道”一开始我也不是很信服。但经过几个“回合”的试探性“寻医问药”,我感觉他还真是学到了一些“道业”。一看面色,二看舌苔,三切脉,他就准确地说出了当时我的身体健康情况,并建议我吃六味地黄丸。俗话说,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经过多次的“考察”,我发现他自学的中医望、闻、问、切的四门功夫,对我的辨证和诊断都是很准确的。只是我没有照他的方子吃药,不是不相信他说的话和他的“医道”。而是我自信,只要不是器质性病变,人的体质是靠锻炼、心态平衡、合理作息、营养均衡来实现的,而不是单纯靠药物来提振的。</p> <p class="ql-block">前些日子,他跟我说,自己正在把张仲景的古文版的《金匮要略》译成白话文。我跟他说网上可能有现成的译过来的白话文。他说,我也不会上网,之所以自己来译,一是学习掌握得更好,二是自己译出来的文字通俗易懂。并说译完后,让我在文字方面给他润色润色。</p><p class="ql-block">就在昨天,一个沉闷而连续的敲门声传来。我知道,是老翁来了。因为他来我家已多次,敲门声又有特色。一看,果然是他。手里提着一个做核酸检测时当地的一家眼科医院赠的黄色手提兜。里面装着一个16开的塑料日记本和一本64开的张仲景的《金匮要略》。</p> <p class="ql-block">令我惊奇的是,他译过来的白话《金匮要略》,不仅字迹工整,而且字体也很小。我问他:“这么小的字你怎么写的?不花眼吗?”他说:“我的眼不花”。我心想,年过半百的我都花眼了,你年过七旬,会不花眼?他看出了我半信半疑的眼神。于是说:“我自己配吃的补血气的中药,当茶饮,眼就不花了”。他又说:“所谓眼花,是气血亏损造成的”。我说:“你自己配药没有副作用吗?”他说:“我都查了,没有副作用,而且这些中药都是无毒性的,相当于滋补品。只是控制好饮用周期和饮用量而已”。其实,对于他的眼睛不花,我是深信不疑的。因为,他的这本日记上小而工整的字体是不会“说谎”的。于是,我再次认为,他确实是自学到了中医的一些门道。</p> <p class="ql-block">他译的这部《金匮要略》是结合他学习的中医知识来解读的。比如肝虚病用补脾的办法来综合治疗,他的译文是治肝补脾之道,可谓中肯。而在古文和我查到的网上的译文中,都是没有这六个字的。这篇译文,他足足写满了100页纸。其韧性和功力让我佩服之至。高手在民间,不虚此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翁跟我介绍说,他看《中医诊断学》这本书整整看了12遍,光记录知识点就用了上百本20页的稿纸。他的这种学习精神是平时自诩好学的我所自惭形秽的。我看社科类图书虽泛泛而读,而精读、精研则去老翁甚远。</p><p class="ql-block">感其诚,我决定把网上的白话《金匮要略》全文抄写一份给他,让他对照着把自己的译文来校对校对。我也决心很好地向老翁学习,把中医学作为我加深哲学知识的必修参考书认真地学习一下。因为中医学的辩证法知识是很全面也很深刻的。再则,学习中医本身对自己也未尝不是一件大好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