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屈原与北斗溪之缘</p><p class="ql-block"> 作者:梁和义</p><p class="ql-block">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作者。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去世,享年62岁。他生在秭归,流放溆浦,死于汨罗。他的人生大起大落,悲壮而曲折。顷襄王三年,身居楚国朝中高位的三闾大夫屈原,被谗言所害,自由流放到溆浦,那年才45岁。才华横溢、踌躇满志的他在溆浦生活了17年,有时与猿猴为邻有时邀糜鹿为伴,他常常深入民间,体验当地神秘的巫傩文化。顷襄王21年,为解思君之苦,屈原乘船回楚国郢都,途经汨罗时,闻讯溆浦与郢都均被秦军占领,他在悲愤和绝望中,怀沙投江自尽。</p><p class="ql-block"> 屈原在溆浦的漫长岁月中,与溆浦的山山水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创作了涉江、桔颂、山鬼等大部分《楚辞》名篇,描写了溆浦的山水气象,人文景观,抒发了他忧国忧民、忠贞侍君的爱国情怀,溆浦人们深深的爱戴他。屈原投江之后,溆浦人民在城南建招屈亭怀念他。历史记载,楚汉相争时,义帝被项羽所杀,溆浦人缟素哭义帝于招屈亭。</p><p class="ql-block"> 屈原在溆浦的17年里,换了好几个住所地,如茅坪、水东、思蒙等地,他喜欢乘舟游走,索景观致,看气象万千,察山民农耕,很有可能乘舟逆二都河水而上,到过北斗溪,这个猜想目前仍在考证,虽然,漫长的历史在悠悠岁月长河中不断被掩没,但真相一再凸显,诸多的人文遗存也不断地启示着我,他与北斗溪结下了千年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屈原之女与北斗溪之仙缘</p><p class="ql-block"> 北斗溪境内有座山,名叫登仙山,山上有座庵,叫登仙庵(现雅称为仙坡寺),当地民间流传着一首谚语,“溆浦有座登仙山,隔天只隔三尺三。得道仙姑升天去,山顶只留一空庵”。无独有偶,在登仙山周边的村庄,道教师父做法事的唱词中,也有这么一段话,“屈原相公有五女,五人姐妹有根源;一娘住在菊花园,二娘住在梅岭地;三娘开个糖水店,四娘学道登仙山;五娘身材生得乖,江边立庙要花船",其中“四娘学道登仙山"一句,我个人认为有二种解释,一是把“登仙山"作为“行为动词",理解为“学道成功升仙山去了"。二是把“登仙山”作为名词,那就理解为“去登仙山学道成仙去了"。如果“登仙山"是名词,那在我们溆浦境内,只有北斗溪镇的宝山村,有座叫登仙坡的山,而宝山村的村名,也是因此山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这就使人联想,当年屈大夫为“绝山水之幽境,带着五个女儿,溯二都河乘舟逆水而上(二都河至北斗溪松林村,在没有公路之前,河道是独一无二的水路商道),来到北斗溪,四娘仰望登仙山祥云宠罩,轻雾环绕,山水钟灵毓秀而萌生仙道之意,于是弃船登山,学道升天。或四娘一人,为了结道缘,独自访名川仙山,来到登仙山修道,而得道成仙。当然,这只是传说和猜测,但不能否认传说就没有根源,空穴来风,我认为传说是人们通过自然的某种特征,现象,来寄托或达到某种美好愿望,以超然形象和独有的奇幻形式,通过言语表达而流传,这应该是地方俗性和传统文化的起源。“四娘学道登仙山",应该是指屈原在溆浦生活的那段时间,与北斗溪结下传说中的“仙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 屈原后裔与北斗溪之人缘</p><p class="ql-block"> 屈原离开溆浦1200年之后,宋代时,屈原第四十二代子孙屈宾,字绍灵,为宝庆庆元府太守,其长子发隆的第四子,屈正四的后裔,屈玉贵,不知何由,迁至我镇林果村沙口湾,经过800余年的繁衍生息,现在已有400余人。其中,清代咸丰年间出了个武状元,叫屈世瑞,曾任曾国藩的湘军将领,因平叛太平天国有功,被同治皇帝御封为“威武将军"。目前其故居府第尚在,所赐金匾悬挂在中堂,赫然五块,其气势犹存。</p><p class="ql-block"> 有资料显示,全国屈姓到目前为止,只有70余万人,百家姓排名第182位,那么,800多年前,屈姓有多少人呢,答案也无人知道,但估计数量不大,且当时的沙口湾也是偏辟荒野之地,而屈玉贵怎么就千里走单骑,在屈原去世1200年后来到溆浦北斗溪安家落户呢?问现居住在沙口湾的屈氏后人,查阅族谱,都没有找到答案。这到底是机缘巧合呢,还是屈大夫在天之灵的召感?暂且无论由缘,屈原后裔与北斗溪的人缘是结定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 屈原文化与北斗溪发展之缘</p><p class="ql-block"> “抗战决胜地、屈原文化城、湘西乌克兰、资源保障库、理想创业园",“水边听故事,屈原唱离骚"等,这些描画地方特色,意境深远,且朗朗上口的精辟语句,都是我们溆浦为了展示悠久的历史文化、提升溆浦形象、发展溆浦经济,而推出的地域文化品牌,重点是屈原文化品牌,当然还有一些道路,建筑等都注入了屈原文化元素,对溆浦的产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受益显著。纵观全县25乡镇来说,除县城卢峰镇外,只有北斗溪能突出感受到屈原文化带来的发展机缘。</p><p class="ql-block"> 2016年5月,一座以“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气宇昂扬的屈原石雕像,落地溆浦高铁南站广场前的绿荫丛中。2022年元月,屈原又一“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其心而从俗,固将愁苦而终穷"的悲忧、愁苦的钢筋水泥塑像,矗立在坪溪文创二号院广场中,(但现已拆除)。它的来临,先后拉开了北斗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序幕;民宿产业、研学旅行、高铁索道,游客服务中心等,女儿洞景区,包括北斗溪文旅小镇各项建设项目的推进,都展示出蓬勃发展势头和强劲生机,还有马上跟进的通用旅游机场和溆洞高速的建设项目,北斗溪已处于前所末有的发展机遇里,并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上,溶入到了乡村振兴的滾滚洪流之中。社会治理、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已初出成效,群众的优越感、安全感、幸福感大有提升。所以,在感谢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关心关怀,以及政策项目、人力物力各方面鼎力相助倾斜之后,静穆之时,感觉难道是三闾大夫、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屈原,鉴于溆浦人们对他长期以来的追崇、至情热爱的馈赠和回应,是对北斗溪沙口湾他屈氏400余后裔的一种特别护庇和给予的体现吗?</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10日,溆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