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研论文写作交流(5)</h1> 本期又聊个大话题数学和物理,斗胆谈谈自己的看法,预计下期谈谈教育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和教研中的作用,感谢您的关注,不当处也专家、同行指正。<div><br><div> 下题为2021 年全国高考甲卷理综 25 题,该题对平面几何水平一般者,绝对是不小的挑战。</div></div> 我们常说:数学是物理之母、物理是数学之用。数学为物理研究提供方法和工具,物理科学数学化思想是近代物理的开端。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数量关系过程中,开创了物理科学数学化思想;开普勒对地球及行星轨迹的决定方法,为此创立了宇宙空间的三角测量方法,并发明了无限小量的求和方法,将之运用到求体积方面。<div> 中学物理教师没有能力达到伽利略、开普勒这样大人物的级别,我们翻翻数学书,遇到问题利用不同的数学工具试试是我们可以做的。这也是中学教研一条途径。</div> 如2021 年全国高考甲卷理综 25 题,常利用平面几何解答,(2)、(3)完全可以利用解析几何进行解答,(3)可以利用解析几何用点到线距离,再微分求极值,两法各有千秋,前者物理过程清晰;后者无需准确作图,避免了确定复杂的几何关系和复杂的三角函数的运算。 再如:凸透镜成像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下短文利用中学物理和数学相关知识对凸透镜聚光的原因、凸透镜的镜面形状和成像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 上述推理过程仅利用中学物理和数学,即可系统的探究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类研究不在于利用多复杂的数学知识,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利用数学深入探究物理问题的意识,敢于探索。 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利用数学系统探究一下简谐运动。 物理是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探究的重要方法,近代物理把要把实验结果数学化,数学也是物理探究的重要方法,中学物理教学、教研数学是重要工具。 数学物理不分家,中学物理教师要有利于数学深入探究问题的意识,数学能力达不到要求时,翻翻书,请教一下可能就解决了。 2022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