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认识这是啥不?架车得!!!今天早上,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拉着装载满满一车大头菜的架车得(我们大县城电动三轮车限行),穿行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道路上,现代文明与历史车轮的对决。</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东明,人们把这种车子叫 架车得,有的地方叫架车、架子车、地板车、地排车、板车…… 小孩子最好玩的是推车轱轮,推着它能玩很多花样,还能比赛举重,大人们还用车排子当梯子。</p> <h3>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农村几乎家家有,人人会驾驶。当时我们村北边程庄有一队穿州过县拉木料的马车帮,只不过是比这大一点罢了,拉着它走再远也不需要考驾照,也不需要安牌照,也没人查。我们村有外出给别人拉房台的、卖海带的……,也是用它。但也有拉翻车的,原因是超载。当时麦收,那车装得真高,装车时还得人上去踩着(当然从装麦车子上掉下来的大有人在),恐怕装少了。记得麦天里的中午装一满车麦子天高日晒、人困马乏、又饥又渴,那时在路上翻车是最折磨人的,但也经常见有翻车的,我和老爹都拉翻过,翻车的也许都没驾照吧。</h3> <p class="ql-block"> 这个场景农村出来的应该都熟悉,割麦,下一道工序应该是用架车得拉麦了。</p> <p class="ql-block"> 五十岁以上的人对它非常熟悉。逢年过节坐它走过亲戚;用它拉过庄稼;拉着它去谢寨大闸挖过渠;拉着它上会卖过白菜、萝卜、红薯……;拉着它上会买过猪仔;拉它去收购站交过猪;当时交公粮的架子车队曾排到几里地远;当时去刘楼或县城拉着它卖棉花,曾在上边睡过几夜……; 在办公室里谈起架车,每位同事都感到很亲切 ,仿佛又回到那个年代。更有一位同事说坐的最后一次架车得是生完孩子出院回家;而另一位年轻同事听她母亲说,母亲生她时去医院坐的也是架子车,可见它的地位不亚于现在的宝马、奔驰。</p><p class="ql-block"> 对于它有说不完的话题,现在有二、三十年不见它了,几乎忘了,今早见之,感慨无限。</p><p class="ql-block"> 段永进写成于2022年5月17日上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