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晓春家庭教育指导师第五讲《读书之法》

霍淑花

<p class="ql-block">[爱心]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爱心]</p><p class="ql-block"> 课程预告</p><p class="ql-block">课程主题《读书之法》</p><p class="ql-block"> 读书不是任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前提是得去“悟”,没有感悟的诵读只是完成一项任务,打发了一段时光,书应该怎么读呢?</p><p class="ql-block">敬请期待[爱心][爱心][爱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刘俐辰</p> <p class="ql-block">主讲老师:安晓春</p> <p class="ql-block">读书之法:</p><p class="ql-block">一、为什么读书?</p><p class="ql-block">读书是为了链接世界。</p><p class="ql-block">二、为什么要写书?</p><p class="ql-block">写书是为了展现心中的世界。</p><p class="ql-block">三、书是什么?</p><p class="ql-block">书是一种承载,是智慧的累积。</p><p class="ql-block">四、如何去读书?</p><p class="ql-block">带着选书时的目的去读,读的是心法,不是方法。要洞察作者的心法、功法,心法如不清晰及时放弃。要在大脑中有情景翻译。</p><p class="ql-block">五、读什么书?</p><p class="ql-block">最好的书是经典,至少是百年以上的书。</p> <p class="ql-block">  安老师的课程还有一个很接地气的就是除了课堂学员互动外,还有课下学习群里和学员的互动,让学员能够学习一个问题就弄懂一个问题。这是安老师不变的初心,我们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行而学,这也是学员很喜欢的一个环节!</p> <p class="ql-block">A夏招琴:安老师您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很多人都是这么说的。那这句话,背后的心法是?</p><p class="ql-block">快乐天使:听完早上的课才明白自己为啥读过的感觉没什么用,因为自己一直在效仿方法而没读懂心法。所以好多时候反而成了一种伤害。</p><p class="ql-block">安晓春13721438829:心法是 反复的去悟,带着一颗感悟的心去读书,才能有这种效果。否则千遍也是过场而已。</p><p class="ql-block">快乐天使:这句话我理解的意思是如果读过百遍应该会特别熟了,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去思考去领悟,书中作者的思想自然而然你就领悟到了,然后行也就自然而然发生了。</p><p class="ql-block">李雪:安老师,好,现在想想以前读书只是为读书而读书,今天才知,读书要有心法。[捂脸]</p><p class="ql-block">安晓春13721438829:按着我说的方法去选书,去读书的话,大家会有一个感触:当下好书真的不多,值得读的更是少之又少。眼花缭乱的图书,多数都是一种商业炒作而已。</p><p class="ql-block">刘格:安老师您好!早上您说的情景翻译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读书时脑海里出现的画面。还是什么这个不懂?</p><p class="ql-block">李雪:我最近在读,学习,整理之内的书,也是一个老师推荐的,但感觉作者的高度有点高,用在生活中的不多,其中有些也试着体征了,但不是书中的那种理想状态,家里一直整洁。</p><p class="ql-block">安晓春13721438829:断舍离 就是这个意思。人生要经常的去拾掇拾掇,放下不必要的执念。</p><p class="ql-block">王向丽:物质的断舍离,思想的断舍离,收到[爱心]</p><p class="ql-block">安晓春13721438829:选择是一种智慧,放下是一种勇气。🌻 </p><p class="ql-block">娟子:我在樊登读书听了很多本书,当开始学习圣贤经典后发现,有时候很多作者的一本书,只是论证了圣贤经典中的一句话,所以我觉得,我们学习圣贤经典是一种捷径。</p><p class="ql-block">安晓春13721438829:说的很好,书是可以读完的。就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王瑞:安老师如何看待读书计数这件事?安晓春13721438829:何为“读书计数”?</p><p class="ql-block">王瑞:老师讲课时总说,读100遍,100遍。我的理解,是要多读,吃透,而不是真的数着数读书。</p><p class="ql-block">王瑞: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家人真的会一边读书一边计数的[破涕为笑]</p><p class="ql-block">王瑞:今天早上您问读大学读了50遍的有没有。我就想,我从来没有计过数,不知道读了多少遍。[破涕为笑][破涕为笑]</p><p class="ql-block">安晓春13721438829:百遍是值得反复的推敲总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直到悟道。而非100个周期。</p><p class="ql-block">王瑞:@安晓春13721438829 那就是了,这里得到了求证[强]</p><p class="ql-block">王瑞:另外,书海无涯,一般要读到什么程度才能说,好书不多了呢?请教[抱拳]</p><p class="ql-block">安晓春13721438829:对于一本书,有的人一遍就通透了,和作者有了深刻的沟通,因为心灵层面一致。而有的人,需要反复的诵读推敲,上不得其旨,因为和作者的心灵层面差距太大。所以不能以遍数的多少来确定读书的效果,而是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为主。</p><p class="ql-block">李雪:@安晓春13721438829 是的,安老师,我觉得,生活要拿的起放得下,就像断舍离一样,有时我们的私欲过多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坏笑]</p><p class="ql-block">刘婧芳:断舍离,倡导的是一种极简的生活态度,给生活做减法,生命做加法,来获得内心最本真的快乐和自由。</p><p class="ql-block">安晓春13721438829:选书都是选和自己同一个心灵层面,特别是高于自己心灵层面的作者的作品。就像我们聊天一样,有些人的话你听一句就知道他接下来说的主旨,有些人你听完了也没听明白。我们愿意去琢磨谁呢?</p><p class="ql-block">安晓春13721438829:一个人随着自己心灵品质的提升,他的社交圈,和关注点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最后能够引起他关注思考的作品,就少之又少了。</p><p class="ql-block">安晓春13721438829:修身是一种“止和损”就是这个意思吧。</p><p class="ql-block">王瑞:今天和安老师真诚交流,感受安老师的境界!提出模糊之处,也是对自己理解的确认。在我看来,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是一种生活方式吸引力法则。所读的书,也大多是其思想与自己思维相吸引的书,否则也不会去选如安老师所说,读书是与笔者的心灵相通,能够读出心流之感,我都定义为好书[抱拳][抱拳]</p><p class="ql-block">安晓春13721438829:读古文在于悟,在于体悟,在于体证。读现代文在于提炼,断舍离之后的体悟,体证。</p><p class="ql-block">王瑞:也期待除了经典之外,安老师还能为大家多推荐一些好的书单[哇]</p><p class="ql-block">李雪:我觉得书还要多读,多读才会多记,多记才会明理,明理用到生活中才会有体悟,不知对不对?</p><p class="ql-block">安老师,李雪:知道的是理,行出来的才是道,知道不行等于不知。</p><p class="ql-block">王瑞:@安晓春13721438829 收到!</p><p class="ql-block">安老师想起来杨绛先生的一句话我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书读的太少,想的太多[破涕为笑][破涕为笑]</p><p class="ql-block">李雪:这里是心灵的归宿[破涕为笑][破涕为笑]</p>

读书

安晓春

老师

心法

破涕为笑

心灵

舍离

王瑞

爱心

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