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天 自从庚子中秋回烔抄近道误打误撞邂逅烔炀河老字号祖恒泰后人写了《祖恒泰兴衰记》后,我便开始有意识地挖掘整理起烔炀河曾经的老街商号,以期从一个侧面映衬烔炀河的地方历史文化。辛丑仲夏在烔炀河老街转悠的时候,碰到发小陶治华兄,问起他家以前开的布店以及陶氏家谱情况,他说巢县二叔家有家谱,可以随时带我去看谱和了解布店历史。霜降那天我回烔,载上治华兄,赶到巢湖卧牛山,如愿拜访了陶二叔,拜读了陶氏宗谱,也大体摸清了陶氏布店的来龙去脉。 <p class="ql-block">说烔炀河陶氏布店,就必须要先交待清楚烔炀河陶氏。根据陶氏宗谱记载,烔炀河陶氏来自巢县,巢县陶氏来自当涂。当涂陶氏鼻祖陶安是明朝开国重臣,朱元璋曾御制“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门贴赐之,并谥封为姑孰郡(今安徽当涂县,因临姑孰溪得名)公。陶安公是著名历史人物,百度有详细介绍,这里不赘述。有谱序说,陶安“公之曾孙国宝之仲子讳号小易公者,我族迁巢之始祖也”。小易公(1517-1565/49,葬巢城东门外姚庙岗前老茔),讳慧,姑孰郡庠生,“明初(作者注:1539年之后)携二世祖(1539-1572/34)来巢,爱西乡俗厚风淳,遂居焉。自是寝昌寝炽,富厚甲于一时而土著者,历有数年。迄乎明季,流贼飘忽无常,乡之村庄倍遭荼毒。国朝顺治(1644-1661)初,我二世三世祖,复举族移居城内,继又十数世矣。”这段话其实有疑问,明嘉靖年间到清顺治初也有100多年,而二世祖早已死于1572年,所以举族移居者是不大可能有二世祖的。巢县陶氏后分出一支居鼓山(巢城外鼓山脚下),现在的烔炀河陶氏即来自鼓山陶支,其生卒有考者可上溯至第20世陶时熙(1785-1855/71,葬段家曹村北冲),字中和,号映香,配氏管(1787-1857/71,葬同上)。进而知之,陶氏九世慧公,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宣州(当时当涂属宣州?)迁巢西乡(可能就在烔炀河西南的段家曹一带),为迁巢迁烔始祖;二十世时熙公,清嘉庆年间(1798-1820)由巢城外鼓山徙烔炀河西南段家曹村,为二次迁烔始祖。当然。这个判断只是我的分析,并非确证结论。</p> 时熙公迁烔后,耕读稼穑,家渐优渥。至二十三世月波公(1867-1937/71,葬段家曹村北冲)时,陶家开始不满足于从土地里刨食,思谋上烔炀河街上经商业贾。月波公讳启江,字开盛,号月波,人称陶小鬼,喩其精明机灵。配氏管润生长女(1869-1945/77,葬西管村西北),生子三女一,长子麟书(1891-1920/30,葬段家曹村北冲),次子麟玉(继为三叔父启铸之嗣,1897-1919/23,葬段家曹村北冲),三子麟文(继为四叔父启明之嗣,1905-1960/56,葬西管村北);女胜云,适汪存业(号德全,家住烔炀河东街后王家坟茔烔河沿上,安徽大学教授)。月波公上街开店的具体时间,当为清光绪年间,我推算大约在1900年前后。因为这个时候启江公30来岁,正值壮年,是精力最充沛的时候。 陶月波到烔炀河街上做生意,先是租了一间门面开个小杂货店,还请人取了个吉祥的字号:瑞丰。具体位置在中街西侧,南隔壁是春和园茶馆,北隔壁是祖万泰杂货店,正对面是祖培华家京货店。陶月波开始做些小生意,卖卖日常杂货。但他陶小鬼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他很快转向新特产品,经营广锅铁炭,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路子。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佛山是清朝皇室御用定制的铁锅生产地,雍正年间经由外国商船从广州出口的铁锅,80%以上都是“佛山铸造”,因此佛山铁锅又得名“广锅”。陶月波专门从下江(长江芜湖以下)城市采购广锅,在烔炀河销售,满足了集镇人追求产品品牌与质量以及消费升级产品换代的需求;又顺应时代发展,直接前往淮南大通采购煤炭,减少中间环节,大大降低了成本。这些点子在当时当地具有超前性,所以陶瑞丰杂货店慢慢就红火了起来,店面也扩大到三大间,商品也扩展到当地产的土布,低价收购农民自产的布匹,在店里高价出售,赚取了可观的利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图丨《大英图书馆特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精华》</font></h3> 经常到下江采购的陶月波,见识了南京扬州苏州上海的繁华与洋气,渐渐不再满足于卖卖杂货和土布,开始转向布匹衣料。他专门从上海苏州南京等大城市采购各种洋布,尤其是阴丹士林布,在烔炀河大受欢迎,生意越做做大,从而逐步淘汰了杂货,改为专营布店,陶瑞丰布店字号也从此名声大振。随着财富的积累,陶月波买下了房东的全部房子,全家从段家曹村搬到街上来居住生活,农村的田地就全部租给农户种植了。陶瑞丰布店所在的那一栋房子虽然不高只有一层,但3开(3大间5小间)7进共有21间房子,从街面一直到街后晒场,算得上是烔炀河镇上的大宅院了。至此,陶月波一家,也就成了老街上的富庶大户。 陶瑞丰布店最鼎盛时期在抗战爆发前几年,雇员最多时有三个朝奉四个小倌,气派不可谓不大。陶月波先生也正是在布店最鼎盛时激流勇退,回西管村(陶氏是何时从段家曹村搬到西管村无从查考)养老,把生意交给了三儿子麟文。祥义二叔告诉我,他父亲麟文公没有他祖父月波公会做生意,但盛世的布店沿着惯性,依然在麟文公手上延续了好几年,直到抗日战争爆发。 1938年4月日寇占领烔炀河,日本鬼子随意欺凌百姓,百姓敢怒不敢言。许多人在日寇占领前就跑反异地他乡,许多人在沦陷后不堪凌辱纷纷逃往乡下。有一次,陶麟文与一个朝奉一起刚从剃头铺剃完头出来,当街被一个日本鬼子拦住,邪笑着在他们二人的光头上抽了几巴掌。受到羞辱的陶麟文气愤至极,遂决定全家回乡务农,陶瑞丰布店生意就交由朝奉方广昭(黄麓跃进人)、管月府(管家疃人)、程少涧(大程村人)等人维持。由于进货要用船经长江到裕溪口再进巢湖到烔炀河码头,可是下江一路上有土匪、黑头鬼子、日本鬼子层层盘剥,不安全,不方便,也赚不到钱,生意就此慢慢萎缩。<div><br></div> <p class="ql-block">等到陶麟书长子陶祥熙从金寨回来后,接手陶瑞丰布店,改为以经营茶叶为主。据陶祥义叙述,陶祥熙是在立煌县读国立八中的。其实省政府以及学校迁六安是1938年,而国立八中九中设立是1939年,时间地点都不一样的。所以我揣测,抗战爆发安徽省政府北迁时陶祥熙23岁,可能随读书的学校同迁六安、金寨并就地就业谋生,也可能随学校内迁湖南(国立八中)或者四川(国立九中)读书做事,这个时期安徽的中学校经历了省立国立临时正式等等的校制变化。省政府从金寨、国立八中九中从内地迁回都是抗战胜利之后,推断陶祥熙也是这个时间点回到烔炀河的。由于陶祥义是烔炀陶现存最年长者,他说不清他堂兄的事,恐怕这个世界上也就没有人能说得清了。</p> <p class="ql-block">陶祥熙接手陶瑞丰布店后,由于他曾在六安金寨读书生活过,对大别山茶叶比较了解,也有一些茶源人脉,所以他就将布店改为以经营茶叶为主。据说他都是亲自到大别山里采购茶叶,然后雇人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挑回烔炀河的,历尽千辛万苦,也换来购销两旺,一家人的生计也能维持。后来治安好转,布匹采购渠道顺畅,陶祥熙又将布匹生意恢复起来,并慢慢过渡到以布匹经营为主。解放后,陶瑞丰布店成为合作社的商店,陶祥熙成为社员,由于土改时陶祥熙家被定为工商业兼地主(好像他解放前在王凌村购买了田地)成份,所以合作社不让他站柜台做生意,而是让他去养蜂子。于是,陶祥熙带着两个年轻人,给合作社养了五六年的蜜蜂,却也成天乐呵呵的。陶祥熙年少时跟一位山东宋师傅学过武术,一同学习的有清和园茶馆的刘德贵、春盛竹木行的陈学余等人。据说刘德贵内外兼修武功最好,陶祥熙则是内功精深三五人不得近身。但陶祥熙内敛低调,藏而不露,是烔炀河街上出名的好人,有人形容说“别人吐他口吐沫,他伸手抹抹脸,就一笑了之了”,或许有点夸张,但很生动形象。</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治华与二叔</font></h3> <p class="ql-block">我没见过陶瑞丰布店,但对这个铺面的房子印象深刻,因为我的大伯凌丰祥(1918-1977/60)成家后就租住在这个铺面的靠南一间房子里。我大伯因家贫年少即下江南帮人家制香谋生,直到解放后才回来,父亲把家里的房子分给他一半,他就把他那一半房子出租陈姓补贴生计。到他成家时出租房没到期,便租了陶家的房子(我的堂弟凌锦旗堂妹凌小妹好像都出生在这间屋里),若干年后才与陈家互换居住。现在这个房子的继承者是陶祥熙的儿子陶治华,他把三大间门面房保护得完好如初,在后面三进翻盖了楼房(最后三进房子土改时分给了李姓人家)。治华兄现在天天去烔炀河里钓鱼,晒得面如古铜,活得悠哉游哉。我猜想,治华兄大概是在等老街开发改造吧,到时候,陶瑞丰布店又成为老街新业态也不一定。</p> <i><font color="#b06fbb">(壬寅年四月二十,2022年5月20日,星期五,于合肥北城滨河苑卧书斋)</font></i>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作者近照</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简介】凌志,笔名天高云淡天,生于1957年,老家巢县烔炀河,现居合肥洪塘坎。崇尚公平正义,追求健康快乐。喜欢走走看看,爱好写写玩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