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橄榄坝的赶摆</b></h3> 橄榄坝赶摆(即橄榄坝夜市)是在桥底下一条路上,招牌是夜市,但是每周六的早集也很热闹<br> 赶摆在桥底两边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主要是傣族美食,有当地各种烤鱼烤肉、凉拌菜、水果等,想尝试傣族美食的,可以在这里品尝。 接地气的各样傣族风味小吃看着挺诱人 傣族虽然信佛,但是只有出家人才吃素,平常人家的食谱里从来就不缺鱼和肉类。 傣族人很会处理肉皮,不光是猪肉皮,就是牛肉皮也能做出可口的美味。 我们几个其实是来当看客的,匆匆逛过,得抓紧时间进寨子了。 <h3><b>佛系的傣寨</b></h3> 园林学家说,傣族园是庭院园林的典范;历史学家说,傣族园是一座活着的民族历史博物馆;植物学家说,傣族园是植物王国的基因库;文学家说,傣族园是人间仙境,是远离闹市,难得寻找到的世外桃源…… 傣族园主景区由曼将(篾套寨)、曼春满(花园寨)、曼乍(厨师寨)、曼嘎(赶集寨)、曼听(宫廷花园寨)五个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组成,我们从曼听进入,除了掩映于丛林中的傣楼,就是各样佛教建筑。 这里应该是曼听佛寺,寺建得漂亮,寺内的种种都那么精致,神圣。 徊廊上总是放着休闲椅,感觉这儿的寺庙很让人放松,不象北方的礼佛之地那种千篇一律的大殿,只有拜佛和交费买香的地方,这儿的佛寺倒象个休闲场所,貌似可以跟佛聊聊天呢 错落有致的各种佛塔 庭前居然有这种感觉很现代的雕塑 西双版纳橄榄坝是澜沧江穿越景洪之后流经的又一个平坝。这个坝子,以热带雨林的优美风光闻名。 人们把西双版纳比喻成一只绿孔雀,橄榄坝就是这只绿孔雀那美丽的尾巴。 佛寺旁的吉祥楼象是个阅览室兼茶室,只是不知主人去哪儿了 这儿有不少可供阅览的图书 贝叶经是傣族园内七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傣族的文字都是刻在贝叶经上的,用贝叶经来记载傣族的诗经、传说等。贝叶经可保存上千年依然字迹清晰。 疫情期游客不多,静谧的寨子象是我们的专场 西方看教堂,中国看寺庙,寺庙是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结晶体,精巧的寺庙建筑和傣式园林完美结合,形成了这道亦真亦幻的独特风景线。 <h3><b>曼听的意思是花果寨</b></h3> 前面有住户在烹饪中饭了 这儿大概是民宅的集中区吧。 貌似所有住宅都可以接待游客 民宿客栈家家都整洁干净,而且都有各自不同的傣式装饰 楼梯两边有傣族的金童玉女 逛累了,可随便找一家楼下的休闲茶座休息 有人家的地方就有石槲花 说这儿是花果寨并非妄言,果然热带果树随处可见。正是芒果成熟季,处处可见累累果实的芒果树 这是酸芒果树,这种芒果并不作为水果食用,而是擦成丝做成凉拌菜,特别好吃。 橄榄坝的海拔只有530米,是西双版纳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气候最炎热的地方。所以这里水果种类多,除了鲜果,在橄榄坝到处可见到水果和果脯市场。只是现在人比较少,昔日的水果摊位都空置着。 木瓜太爱结果了,很细的树就能结出这么一大堆果子,快把树累断了。 这棵菠萝蜜可真是大丰收了 <h3><b>泼水节在这里定格</b></h3><div><b><br></b></div> 用过午餐,沿着一条美丽的林荫路去传说中的万人泼水广场 傣妹不仅漂亮,而且落落大方,凑过去合个影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的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深入,泼水节便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历经数百年。 很隆重的泼水仪式开始了 前来祭水的美女们出场 泼水节是傣族最重要的节庆,每年阳历四月(要当于傣历五月)举行。一般为期三到四天,第一天送旧,人们要打扫房屋,准备年饭。第二天为空日;第三天才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到佛寺浴佛、祭水,然后开始互相泼水,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着“水!水!水!”。 民族园把傣族这一经典节日定格了,在这里可以天天过泼水节 祭水完毕,傣妹们跳起简单的傣族舞蹈,并招呼游客们加入。 泼水启动,先是比较规距的祝福式 分组对泼使得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如果不是现在游客太少,此时水中的人应该都挤满了 民间还有一个关于泼水节的传说:很早以前,傣族地区有个法力无边的魔王,他无恶不作,人民不堪其苦。魔王先后霸占了六个姑娘,后来又强占了人间最美丽娜木棕布。七个姑娘苦不堪言,伺机报仇。聪明的娜木棕布找机会把魔王灌醉,从他口中套出其致命弱点。一天晚上趁魔王昏睡,娜木棕布拔下魔王的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魔王头立刻断落到地上。但是魔王的血流出来化作熊熊大火,并迅速漫延人间。娜木棕布赶忙抱起魔头,地上的火随既熄灭,但一放下,火又重燃。于是七个姑娘轮流抱着魔头,其他人则用水灭火,这样一直坚持到把大火扑灭。自此后这个日子,人们就以泼水的形式来纪念七位为民除害的姑娘。 傣家人说:“泼透一身,幸福一生!”泼水可以洗去一年的疲劳和污秽,相互祝福新春的来临。在这里,不管认识不认识,都可以加入这傣式的狂欢节,尽情享受这独有的风情氛围。 <h3><b>两个著名的佛寺</b></h3> 眼前到了曼乍寨子,远远的看到村口的菩提古树 确定一下当前位置 曼乍村委会,跟旁边的曼乍佛寺一个风格,远看象佛寺的一部分 曼乍佛寺虽没有曼春满佛寺的满园春色,但这里依然具有很旺的香火,也有比曼春满佛寺更多的宗教建筑物,它的建筑艺术风格更东南亚一些,好象是从泰国移植过来的。 完全开放不收费 太像泰国佛院了,难怪有游客说,来到西双版纳,就不用去东南亚了 曼卡寺的释迦摩尼像与其它寺庙不同,是被放在院中,寺庙是开放式的,角上的小门只是一个标有寺名的建筑而已。 寺庙里罕见有马的雕塑,不知这白马有啥故事,就当它是佛国使者吧 <h3><b>曼春满大佛寺</b>(勐罕春满大佛寺)</h3> 勐罕春满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明)”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是傣族历史上一位名叫拨龙的傣王为纪念病故的王妃南纱维扁而修建,貌似中国的泰姬陵。 佛寺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佛寺之一。乾隆七年重建。曼春满是傣语,意思花园寨。 来到傣族园,不光寨子象花园,佛寺也如花园一般 佛寺在清咸丰年间被毁,于2005年重建,直到2007年竣工并举行开光大典。难怪我们看到的佛寺如此崭新亮丽。 曼春满佛寺在东南亚享有盛名,每年的重大佛事活动期间,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西双版纳等地的僧侣和信教群众都要云集曼春满佛寺举行朝拜和诵经活动。因此,这里的香火始终旺盛。 每天清晨,这里的佛寺、佛塔在枭枭香烟中醒来,小和尚的诵经声和木鱼声相应相和,增添了幽静和神秘。 耀眼的曼春满金塔映得整个庭院都亮堂堂的。 佛寺的另一侧是佛教壁画的画廊,20幅壁画讲述着一个个优美动听的传说和故事,《召米爹转世》、《释迦牟尼的故事》《勐罕来历》……,这些不仅是曼春满的经典,也是南传佛教的经典。 佛寺四周的菩提树、贝叶棕、缅桂花,铁刀木、椰子树、槟榔树、芭蕉树等等热带的树种簇拥着这座古寺,确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体 这儿是傣族人的伊甸园,是西双版纳的文化标签,没看够吧,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