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学院附小】滨州学院附属小学美术组学习新课标教研活动

优雅

<p class="ql-block">  美术是运用一定的媒材及技术表现人的需求、想象、情感和思想的艺术活动。美术与社会文明、人的发展密切联系,是人类最早和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美术广泛而深度地融入社会,以丰富和多样的视觉形态促进交流、传播文化、发展创意、服务社会。</p> <p class="ql-block">  根据教体局教研室和学校的安排,学院附小美术组的老师们于5月16日晚上进行线上美术教研活动,聆听专家尹少淳教授的《美术课程标准的节点》美育讲座。尹教授对美术课程标准的发展史做了系统的解析,让我们有了一个总体的概念。</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认识什么是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化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教学大纲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其中包括教学目的和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尹教授对这几个概念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解析,课程方案分学段,课程标准按学科划定,大纲与课程标准是没有本质区别。</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在前言中明确了美术课程的性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新课标中人文性的确立,是对美术学科特点的一个重要认识,是对美术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学目标的反思,它将使我们改变以往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为我们以后的美术教育明确了方向。</p>

课程标准

美术

课程

新课标

学科

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美术教育

教学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