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

一碗茗月(焕)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6日(壬寅年四月十六)</p><p class="ql-block">立夏后第十二天(晴)</p><p class="ql-block">忘性</p><p class="ql-block">近几年总是被忘性困扰着。要去阳台上取东西,来来回回几次都不知道去干嘛,自己恨自己,索性不去了,等会子却又想起来。到市场买东西往往把最需要买的忘了买,不需要的买了一大堆。比方说需要买盐,到了市场忘记买盐,而买了一堆不该买的零食。为此,去之前得先用硬纸片写好必买的物品,拿在手里做个提醒才好。写文也是如此,前面想的好好的要写点啥,过后就忘了,因而现在都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流水账也好,白水文也罢,能写出来就好。看书也是如此,现在的一点点文学底子,还是靠十几二十几岁时看书得到的一点点滋养。现在看书只是享受看书的过程和看书的习惯,记是记不住了,只能记个大概,遇见喜欢的细节就慢慢地、来来回回地多看几遍。</p><p class="ql-block">总怀疑自己这是老年痴呆的前兆,跟朋友说起这事,他们说也经常出现类似的状况。一起上班的同事也是如此,看来是真老了,不服都不行。</p><p class="ql-block">“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在我这里,这个“相思”当然不是对情人的相思,是对往事的相思,对童年的相思。往事和童年的记忆是越来越清新,唯独对近期的事情怎么也记不住。我想,人的记忆也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吧,最难忘的一般是童年的快乐,童年的友情。因为童年的快乐是最简单的快乐,童年的友情也是没有任何功利性和目的性的友情。再说,童年的经历比较简单,简单就容易记得。再说,脑子的容量也是有限的。电脑和手机用一段时间后都需要清理一下垃圾,何况人的脑子。风风雨雨几十年,从三四岁记事,到现在的年过半百,脑子里装了多少东西都不得而知,重叠又重叠,堆积又堆积,有用的,没用的,该记的,不该记的,统统往里装。脑子的容量是有限的,何况我这普通不能再普通的脑子,不成浆糊,那还了得🤭🤭🤭</p><p class="ql-block">其实忘性,还有一种间歇性的健忘。我记得十几年前的一天,那天我正在班上,一个男同事推门进来领东西(一个与我同时进单位,一起共事了十几年的老同事),我看着他怎么也想不起他的名字,犹豫了一会还是不好意思的问:你叫什么名字来着?我怎么忘了。他一下子被我逗笑了:你啥意思?夯(夯,兰州话是“傻”的意思)了吗?这时候又进来一个女同事,知道了刚才的情况,指着我笑弯了腰:哈哈,还没老就痴呆了。</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忘性跟十几年前的忘性性质不一样,十几年前是间歇性的,就像脑子突然短路了一样。现在是脑细胞退化了,这是自然规律,只能注意,尽量做动脑子的活,我想这样可能会好一些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