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载2022年5月17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地名掌故”栏,责任编辑:董欣妍,作者:武邑(侯福志)</p><p class="ql-block"> 我因为要查考武清区袁姓的渊流与演变,于是带着问题去袁辛庄村进行了考察。</p><p class="ql-block"> 袁辛庄今属城关镇管辖,位于镇驻地西南4公里,成村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当时,武清县县城由今旧县村移至城关镇不久,袁姓人家由山西移民至此,成村后以姓氏得名,称“袁新庄”,后以谐音演化为今名。</p><p class="ql-block"> 据《武清姓氏》一书载,袁姓是武清县人口超过千人的大姓之一,排名第36位。1988年时统计,全县(区)拥有人口4219人,分布在除高村镇以外的所有街镇。其中超过百人以上的街镇计有南蔡村、崔黄口、东蒲洼、石各庄、徐官屯、王庆坨、河西务、东马圈、汊沽港、上马台、河北屯、城关、梅厂及杨村街等14个街镇。据《李各庄村袁姓族谱》载,武清袁氏原籍均在江南,明永乐年间,系由山西洪洞县,按照统一指令迁往武清,其中大部分落户于袁辛庄村,后部分袁姓村民,由袁辛庄迁往卞官屯(南蔡村镇)、刘庄(黄花店镇)、李各庄(石各庄镇)等村庄,以及其它乡镇的部分村庄。目前,袁辛庄村拥有袁姓人口约将近300人,是武清袁姓人口最多的村庄之一。除袁姓外,梁、胡等姓氏也都是袁辛庄的大户。</p><p class="ql-block"> 袁辛庄的历史非常悠久,这从村东的小学校院内所保留的五百年古树可以得到佐证。据76岁的村民梁先生介绍,该村东头有一处小学校旧址,现已改成了村卫生室。这座小学旧址的前身,是一座庵庙(又称韦驮庙)。始建于明弘治十年(1497年),距今已525年。这座古庙拥有前后大殿各3间,分别供奉韦驮、观音两座神像,另有2间耳房。古庙四周有院墙。在后殿大门之前,分别栽植两株古树,一侧是松树,另一边是槐树。另在前后大殿之间,还有两株侧柏。民国时期,该古庙内一直有尼姑居住。20世纪40年代,乡立袁辛庄初级小学曾设在古庙的后殿内。上世纪50年代,梁先生就在庙里上学。20世纪60年代,古庙拆除后被改建为两排教室。本世纪初,小学校与他村合并,旧址被改作村委会。至今学校旧址房屋仍保存完好,其前排建筑的正中有一个大门洞,门洞上方写着“城关镇袁辛庄卫生室”几个大字,而在前排建筑的东房山墙壁上,则镌刻着“袁辛庄小学”五个古色古香的大字。</p><p class="ql-block"> 在小学院内,仍保留了4株古树,其中3株是侧柏,1株是古槐。2009年,林业部门在调查后,确定其树龄为512年。其中古槐树的胸径为52.2厘米,树高13.5米。其冠径:东西为11米,南北为12米。3株侧柏当中,最大的一株胸径是35厘米,树高为12米。其冠径:东西6米,南北6.5米。古庙内曾有一口古井,井盘的背面刻有“道光七年”字样,可能指挖井的具体年份。另据这位梁先生介绍,在小学校后排教室里,曾有一块方型青砖,青砖被嵌在屋顶上。这块青砖之上,镌刻着一篇碑记,记载了古庙的来历及修建小学校的简单情况。因有顶棚遮挡,故已无法看到。</p><p class="ql-block"> 在村子的西北角,还有一座土地庙。村民有“白事”时需要到这里报庙,在梁先生小的时候,这座庙就被拆毁了,但人们遇有“白事”时,仍习惯上去这座庙的旧址去“报庙”,这一习俗一直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 </p><p class="ql-block"> 侯福志:笔名御河轩主、箫箫、雍阳侯、堤南、柳福、士心、武邑等。1964年11月11日生于武清县石各庄公社李各庄村。天津知名文史学者、乡土文学作家。自1986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 </p><p class="ql-block"> 出版著作有:《天津民国的那些书报刊》《刘云若社会言情小说经眼录》《大地史诗——地质史上的天津》《津沽谈往录》《津沽乡情录》《沽水旧闻录》《桑梓纪闻》(卷二)、《桑梓纪闻》(增补本)、《津沽诗集六种》《老天津的旧报旧刊》等。主编或参与主编了《天津地矿工作二十年》《天津地热(温泉)志》等著作。另参与五个区的30余本文史资料编辑或撰稿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