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应县北距大同直线距离六十公里,西南有代县雁门关,东有浑源县悬空寺,大同有华严寺和云冈石窟,山西是名符其实的中国旅游最强省,闪耀着众多的古建之光。</p><p class="ql-block">应县矗立着一座高67·31米,底径30.27米,外观五层实为九层、八角形,由一串竖叠起来巨大的莲花,突兀绽放在雁北大地之上。是中国第一,世界无双的木结构佛塔,雄伟端庄,精巧秀美,是中国古建的巅峰之作,让所有见过的人无不为之倾倒,不知要几体投地了。</p> <p class="ql-block">木塔位于应县佛宫寺内,因塔第三层的一面重要匾额,上有三个大字:释迦塔,而得名。</p><p class="ql-block">1933年9月,中国营造学社前来雁北作古建考查,从此,应县木塔蜚声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1933年营造学社来应县考察。考查之前,梁思成写信给应县最大的一家照相馆,请老板拍一张木塔照片,这就是高先去寄来的木塔照片。</p><p class="ql-block">梁先去测量完木塔之后,还去拜访了高先生,这时他己经改了行,只修钟表,而不照相了。</p> <p class="ql-block">首先要来简单介绍一下,中国营造学社。</p><p class="ql-block">朱啟钤曾任民国初年政府交通部总长,1919年朱在南京江南图书馆,发现一部巜营造法式》手抄本,为北宋官定的,有关建筑设计和施工的专著,由李诫奉旨修编。朱后交给梁启超。1925年梁把书寄给在美国学习建筑的儿子梁思成,梁如获至宝,但却根本看不懂,被视为天书。</p><p class="ql-block">1930年,由中华教育基金会,及朱啟钤个人资助,创办了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了由中国人自己来调查我国散布在祖国大地上的众多建筑瑰宝。</p> <p class="ql-block">我的一位朋友在测总上班,买了一本梁思成手绘图稿。</p><p class="ql-block">其中有当时木塔拍的照片和木塔立面图。</p><p class="ql-block">这是梁思成第一部建筑专著《中国建筑史》,作为副本而发行的,目的两者结合,便于更好地阅读专著。</p> <p class="ql-block">日寇不断侵占国土,营造学社跟随西南联大,辗转来到四川李庄。</p><p class="ql-block">图为梁思成、莫宗江在工作。</p> <p class="ql-block">木塔剖面图,塔层明五暗九。</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正忙于打仗,日本却在中华大地上,自由自在地考察我们各处的古迹,觊觎着整个中国。他们发表的文章,在建筑界却具有较高的水准,他们甚至提出,对中国的文物普查,他们来作实地调查,中国由于没有考古,只能协助做文字的收集。这极大地刺激了我们的有识之士,邻邦步步紧逼,我们不能再无所作为了,连自己的珍贵文化遗产都保护不了,自己的古建要由他人来调查,实在是不能再等了,就这样我们的营造学社开始了自己的艰苦历程。</p> <p class="ql-block">梁思成带着当时只有19岁的莫宗江,测绘了6天,平时一幢建筑,有两天就可以了,可见这次的工作量之大了。</p><p class="ql-block">这是在测量塔刹宝顶时的照片,下部见一头,就是莫宗江。俩人还经历了风雨雷电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下面附几张手绘图中的几张图稿,领略一下梁先生的达到极致的绘图功底。</p> <p class="ql-block">独乐寺观音阁剖面图。</p><p class="ql-block">此前,天书内容,在察看明清代故宫等建筑时,对不上号。但见到观音阁后,梁先生一下子就看懂了,因为独乐寺承继了唐、宋以来的古建程式,这是一次开启了新的一章的考察,先生尤其高兴,此后便加快了普查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斗拱、檐柱、柱础图。</p> <p class="ql-block">大木作制度,图样要略。</p><p class="ql-block">制图技法,炉火纯青。</p> <p class="ql-block">独乐寺观音阁断面图。</p><p class="ql-block">由于对建筑基本不懂,拿来当不折不扣的艺术作品欣赏。</p> <p class="ql-block">清官式三孔石桥做法要略图。</p><p class="ql-block">足见扎实的基本功。</p> <p class="ql-block">在谈到营造学社时,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辰说,梁思成最大的贡献,就是帮我们建立了中国建筑的学术体系。</p> <p class="ql-block">下面来看看塔内的情况。</p><p class="ql-block">佛塔一层,供奉着11米高的释迦牟尼佛。</p> <p class="ql-block">啊!释迦牟尼还留有胡须。</p> <p class="ql-block">现在二层以上都不对游客开放,留下的是早年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二层佛像:华严三圣。</p><p class="ql-block">释迦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两位胁侍菩萨。</p> <p class="ql-block">木塔的内、外双筒结构。</p> <p class="ql-block">三层佛像:四方佛。</p><p class="ql-block">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p><p class="ql-block">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不空成就佛。</p> <p class="ql-block">四层佛像:释迦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难、迦叶,象奴、狮奴。</p> <p class="ql-block">五层佛像:中.毗卢遮那佛,四周八大菩萨。</p><p class="ql-block">从第一层的释迦牟尼佛到第五层的毗卢遮那佛,礼佛者从一层的显宗,拜到五层的密宗,从而完成显密圆通,这一佛教仪轨。</p> <p class="ql-block">我国历代古建,都是靠匠人们口口相传,把这些高超的技艺,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因此,很难从书本上找到。幸亏营造法式,在宋代由李诫奉旨编撰出来,天书被梁思成逐渐读懂,成就了一部中国古代建筑史。</p> <p class="ql-block">二层以上己不对外开放,多排几张照片,给您开开眼。</p> <p class="ql-block">塔内栖息着一种麻燕,专吃蛀虫,避免了木塔被虫蛀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柱、梁、弦、枋、斗拱的巧妙结合。</p><p class="ql-block">自己只是对祖国灿烂的文化遗存祟拜不己,但对建筑基本不通,是为遗憾。</p> <p class="ql-block">在佛宫寺周边,有许多卖木塔模型的商家,还有按8:1的比例制作的木塔,完全按照整个木塔结构的方式,搭建起来的,不得不令人配服。俨然是一座木塔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应县电视台记者丰丽佳,随方国一介绍斗拱。</p> <p class="ql-block">整座木塔就是一个很好、很全的斗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方国一讲木塔用了54种形式的斗拱。而梁思成手绘图稿里讲计有56种。</p> <p class="ql-block">总计木塔共有480朵斗拱。</p> <p class="ql-block">在木塔一层北门有萧氏三王、三后的供养人画像,一般地认为,塔建于辽兴宗时代,由兴宗皇后萧挞里倡建,萧族崇尚佛教,亦为其父箫孝穆祷福,佛宫寺是为萧族家庙。</p><p class="ql-block">然而,辽代史,记载较少,建塔事件並无史书记录。</p> <p class="ql-block">央视梁思成林徽茵片中称木塔建于1038年。但多数节目中称建于1056年,盖因三层最重要的匾上记有辽清宁二年记载。释迦塔牌匾左侧有:大辽清宁二年特建宝塔。还有应县刘印堂于2020年1月19日,在山西日报发文讨论,讲塔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年代即在公元930年前后了,足足提前了百年。这几种说法仅供大家参考。</p> <p class="ql-block">一层大佛背后有大型壁画。</p> <p class="ql-block">这是怒目圆瞪的天王。</p> <p class="ql-block">另一位天王。</p> <p class="ql-block">以及飞天。</p> <p class="ql-block">释迦塔三个大字,正楷颜体,由昭信校尉西京路盐使判官王瓛书。</p><p class="ql-block">左侧小字:大辽清宁二年特建宝塔</p><p class="ql-block">大金明昌六年增修益完</p><p class="ql-block">昭信校尉西京路监使判官王瓛书</p><p class="ql-block">维大元国延祐七年岁次庚申四月辛已朔一日庚戍特奉勅监造官柴禄大夫平章政事阿里伯重建</p><p class="ql-block">以及更小的字:略。</p><p class="ql-block">右侧</p><p class="ql-block">大明正统元年岁次丙辰七月吉日重妆</p><p class="ql-block">成化七年岁次辛卯七月吉日功德主阎福贵重妆</p><p class="ql-block">明昌五年七月十五日金城县北辉薄莹施</p><p class="ql-block">木匠李庆甫许福施工</p><p class="ql-block">甲辰季七月十五日重建 男薄公显施</p><p class="ql-block">由于史书上没有建塔年代记载,此匾异常重要,因它提供了多次增修的信息。</p><p class="ql-block">匾长2.65米,宽1.7米,由六块榆木拼接而成。</p><p class="ql-block">制匾时间被认为在金明昌年间。</p> <p class="ql-block">其他匾额</p><p class="ql-block">明永乐帝题峻极神工。</p><p class="ql-block">明武宗题天下奇观。</p> <p class="ql-block">从众多匾额题记,看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文人墨客,佛门住持,仕绅显贵,对木塔油然而生的崇敬之情!</p><p class="ql-block">天华云锦,清康熙六十一年题。</p><p class="ql-block">万古观瞻,清康熙年间应州知州章弘书。</p> <p class="ql-block">按年代分,清代38面,为最多。</p> <p class="ql-block">灵山未散,民国时期,宏扬佛法之意。</p><p class="ql-block">永镇金城、天宫高聳。清光绪年间应州知府所书。</p> <p class="ql-block">天柱地轴,明万历进士田蕙书。</p><p class="ql-block">形容宝塔象天柱一样高大,如地轴一般稳固。</p> <p class="ql-block">真是名符其实的精品书法之博览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木塔历代留下了53块匾额,楹联6幅。赞誉华夏,流芳千古!</p> <p class="ql-block">遒劲多姿的书法,是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增添了木塔的整体美!</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年间,法海慧莲。</p><p class="ql-block">挂满全塔的数十块牌匾,就是这座无以伦比杰作获得的最高勋章!</p> <p class="ql-block">塔内各层主佛像图。</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保护研究所长方国一,在介绍木塔佛像胸中瘗藏的部分珍宝,及佛教七珍。</p> <p class="ql-block">这是六瓣纹银盘,里边盛放着佛牙舍利。</p> <p class="ql-block">佛牙</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佛经、佛像。</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十分宝贵的辽代绘画神农釆药图。</p> <p class="ql-block">此画别具一格,与传统的神农绘画不同,更接近生活。是医学研究的珍贵文物。</p><p class="ql-block">无题款、题识,白麻纸本。</p><p class="ql-block">前佛教会长任继愈认为,佛像或佛塔把最能代表当时价值的东西,作为填充内容,一则用以镇压邪恶,二则把宝物珍秘收藏,以垂保存永久。由此可见,神农采药图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木塔中共整理出约158件珍贵的文物,对于研究辽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其中辽藏12单卷,刻经35卷,写经8卷,杂刻杂抄28件,佛像7幅。</p> <p class="ql-block">三颗晶莹剔透的水晶珠,传说中的避火珠、避水珠、避尘珠。</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盗贼打开二层主尊佛像,从中掏出文物,图中可见后补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66年、74年两次各出土一枚佛牙。</p><p class="ql-block">传佛灭度时存佛牙七颗,其中毗沙门天王座下捷疾罗刹盗取了其中两枚,献给天王。</p><p class="ql-block">另毗沙门天王在中国被附会为唐初托塔天王李靖,遂留于应州。</p><p class="ql-block">我在国内的佛舍利文中,说明了佛教协会只认有两枚佛牙存世。</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千年不倒,古建爱好者孙小寒给你讲解。</p><p class="ql-block">木塔有五个明层和四个暗层,实际为九层。底层为双檐,其余四个明层为单檐,共有六檐,呈平面八角形。</p> <p class="ql-block">木塔千年不倒,有三个原因。</p><p class="ql-block">第一是结构上的叉柱造。</p><p class="ql-block">外圈24根,内圈8根柱子直接落在柱础之上,柱础上没有窠臼,随着木塔的晃动,有一侧的柱子与柱础之间会有较大的空隙,起到了缓冲作用。</p> <p class="ql-block">叉柱造,宋式大木作构造术语。</p><p class="ql-block">即上层檐柱柱脚十字或一字开口,叉落在下层平座铺作中心,柱底置于铺作栌斗斗面之上。这种结构方法称叉柱造或插柱造,可以增强上下层之间的联系,加强整个构造的稳定性。</p><p class="ql-block">但在宋营造法式中,没叉柱造这个名词,是后来建筑师总结出来的一个术语。</p> <p class="ql-block">第二是双筒形结构。</p><p class="ql-block">木塔内外两圈用木柱支撑,内外槽之间,用梁枋相连接,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暗层中大量釆用斜撑结构,起到圈梁作用,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p> <p class="ql-block">第三是钢体结构与柔体结构相结合。</p><p class="ql-block">木塔这种具有抗震作用的作法,对于科技发达的当代,仍然有借鉴作用,现在的抗震设计中,仍在使用这个方法。</p> <p class="ql-block">三种方法相结合,起到了非常好的抗震效果。设计理念优于现代,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代之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搜索孙小寒谈应县木塔,可看到视频,美女深入浅出的讲解,还真的招人喜欢。</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代圈梁结构的尝试。</p> <p class="ql-block">最后再来说说木塔生病了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宝塔基本没有损害,他能自行抵消冲击,然而战争等人为因素,给宝塔带来了巨大的伤害。</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共有三次对宝塔的侵害。一是1926年,冯玉祥军队向山西发展,遭遇阎锡山的扺抗,爆发冯阎大战,木塔共中弹二百多发。</p> <p class="ql-block">现在二、三层倾斜严重。</p> <p class="ql-block">二是,梁思成、莫宗江测绘过木塔之后,当地士绅私自拆除二至五层的夹泥墙和中间的斜戗,换成轻巧透风的格扇门,而没有应约告知梁思成,结果造成严重损害,木塔二、三层开始倾斜,50年代时后果巳显露。</p> <p class="ql-block">三是48年解放应县时,国民党军以宝塔作为制高点,设立机枪阵地,木塔被12发炮弹击中。</p> <p class="ql-block">可见柱头的自然损坏。</p> <p class="ql-block">方国一给央视记者介绍木塔的现在状况,这是战争留下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较小的是弹孔。</p> <p class="ql-block">中央10套,应县木塔 中,的视频截图。右侧是方国一。</p> <p class="ql-block">受损部位。</p> <p class="ql-block">让人担忧的状况,修缮工作巳经迫不及待了!</p> <p class="ql-block">2012年,应县木塔巳列入中国申请世界遗产名录,但这必须要有完备的可行的修缮方案,如何修理,釆用什么方案再次被提上日程,但是,是因为事关重大,还是难以照顾全面,由谁来修,由谁牵头,釆用何种方案,一直爭论了30多年,最终定不下来。当然,修缮不是为了申遗,而是保住我们的千年国宝!</p><p class="ql-block">做为一个热爱自己的祖国,倾情中华灿烂文化瑰宝的一个普通百姓,此时此刻也只有惋惜、痛心和无可奈何啦!</p><p class="ql-block">也知道无人理采,但还是要振臂高呼一下,让人们知道辉𤾗了千年的木塔,现在已经重病缠身,盼望着神医赶来治愈。</p> <p class="ql-block">这几天在看20年6月人文清华的木塔视频直播,截几张图片加入。</p> <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馆长,刘畅先生。抢救应县木塔的重任,会落在他们肩上。</p> <p class="ql-block">1933年梁思成的木塔调查报告,70多年以后再现。</p> <p class="ql-block">当年调查时梁思成拍的莫宗江在斗拱下方照片。</p> <p class="ql-block">平时看不到的顶层。</p> <p class="ql-block">当年梁、莫还要从这里出来,对塔刹进行测绘。</p> <p class="ql-block">今天视频结束。</p> <p class="ql-block">文章中除手绘图外,其余图片、文字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