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br><br> 前文说过,孟浩然临场发挥失常,把一记绝佳的“点球”踢飞了。唐玄宗发火了:“卿不求仕,朕何尝弃卿,奈何诬我!”因命放还南山。<br> 圣上是“一言九鼎”,你孟浩然再有才,也没有人敢用啊。<br> 目睹这一幕的王维明白:孟浩然的仕途“大门”,是彻底地被关上了!<br> 结果已然是这样了,这长安啦,孟浩然肯定待不下去了。 且说王维,违反大唐规定,私自带人进入宫廷办公场所,又被皇帝“抓了现行”,心里惶恐不安。<br> 作为“肇事”者,孟浩然也很担心:自己倒没有什么,反正就是一个“穿草鞋”的。但是,王维不行啊,还得在朝廷继续“混”啊。<br> 孟浩然是发自内心的,怕王维会被玄宗责罚,情急之下,提议道:“这样,咱们赶紧去找张说(音YUE)张宰相!”<br> 作为当朝宰相,张说也是当时“文坛领袖”,十分惜才。据说,张说对孟浩然十分欣赏,对王维,更不用说。<br> 于是,他们赶忙到宰相张说府上,寻求帮助。<br> 听罢两人叙述,张说推测:以我对玄宗皇帝的了解,应该不会再追究此事。因为,圣上也酷爱风雅,至少不会张扬。<div> 二人似乎有些心安。</div><div> 张说忽然话头一转,意味深长地建议道:不过嘛,孟浩然应该赶快离开京城。</div> 既然如此,孟浩然决定:马上就走,以免生变。<br> 王维清楚,好友匆匆一别,最合适的地点,肯定是网红“打卡地”——灞桥。<br> 折柳依依惜别,王维写下了《送孟六归襄阳》。<br> 诗云:<br>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br> 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br>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br>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div><br> 孟浩然在家中排行第六,故称“孟六”。<br> 唐永昌元年(689年),孟浩然出生于湖北襄阳的一个书香之家,家境还可以。<br> 二十五岁之前,孟浩然的日子,过得还是挺平淡、挺安逸的。基本上呢,就是待在家里的农庄,读读书、舞舞剑;顶多就是,在附近的鹿门山,过一把“隐居”的瘾。</div> 二十五岁的生日一过,孟浩然忽然“醒悟”,决定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br> 此间,唐开元五年(717),孟浩然游洞庭湖,“干谒”张说,得到赏识,算是混了个“脸熟”。登岳阳楼,孟浩然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以献。<div> 且不说“谋职”结果如何,这首诗堪称经典,是毋庸置疑的,很值得品鉴。<br> 不妨来看看:<br>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br>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br>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br>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div><div><br> 尤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更是后世学者讲“唐诗五言”,实在难以回避的名句。</div><div> 当然,对这首诗,张说是异常喜爱,超级喜欢。</div>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岁月如梭,一晃十几年过去,孟浩然任百般“努力”,“求仕”却无任何进展,可谓“蹉跎岁月”。<br> 四十不惑,孟浩然赴长安参加“高考”,又遭遇“滑铁卢”......<div> 如今,圣上面前“发挥失常”,混得连长安都待不下去了。唉,悲催至极!<br> 灞桥折柳,与朋友离别,“心灵鸡汤”,还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安慰的话,似乎也无须多说。<br> 在诗中,王维的潜台词还是十分明显:上天为你关上一扇门,势必会替你打开一扇窗。</div> 满腹忧伤,心怀愧疚,孟浩然也以诗惜别——《留别王维》。<br> 诗曰:<br>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br>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br>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br>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div><br> 在此诗中,“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被认为是千古名句。既承接上文,说明了自己打算“归去”的原因;又情真意切,道出了对王维“相知、相惜”的不舍。 <br> 老孟哀叹:唉,举目四周,了解自己心事,赏识自己才能的人,也只有王维。<br> 一个“稀”字,说明知音难遇。<br> 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且耐人寻味。<br> “只应”二字,似乎表明:在孟浩然看来,“归隐”是自己唯一的路!返回故园,甘守寂寞。<br> 生不逢时,只有归去来兮!<br><br> (未完待续)<br><br>(文中配图,除署名外,来自网络。若有不妥,请联系作者删除)</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