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串寨(003)——侗年榕江行(一)

郑波CITY

<p class="ql-block"><b>2021年12月4日——榕江乐里七十二寨等你过侗年</b></p><p class="ql-block"> 才从黎平平寨乡六合地区过花衣苗的牯藏节回到贵阳,又有朋友邀约前往榕江乐里七十二寨过“侗年”。2021年12月4号是侗年的第一天,又是周六,经不住诱惑,我又出发了,买了4号早上10:13分从贵阳东站出发的D1793动车,11:17分到达榕江高铁站,朋友已开车在高铁站等我,上了车,我们直接就上剑榕高速,从寨蒿出口下高速(11月30号我都还在寨蒿,居然没几天又路过这里了)。</p><p class="ql-block"> 去往乐里的路上,路过乌公侗寨,很漂亮的一个寨子,是环雷公山苗侗风景名胜区小丹江—乐里—瑞里—乌公—晚寨的一旅游景点,是榕江四十八寨的代表村寨。是贵州省侗学会评选公布的第一批27个“魅力侗寨”之一。乌公侗族,属四十八寨侗族支系,侗家吊脚木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下车俯瞰拍了几张照片,但发现这个侗寨居然没有鼓楼,感觉很奇怪。本想下去进寨走走的,只是要赶去乐里参加侗年活动,只能遗憾地上车继续赶路。</p><p class="ql-block"> 到乐里已经快一点了,乐里有我童年的记忆,大约是上小学的时候,我三姨妈在乐里林业站工作,就住在乐里的桥头,放假的时候妈妈带着我到三姨妈家过暑假,我和表哥表姐表妹经常在河边玩耍,有一次还差点溺水,幸得表哥将我救起,虚惊一场。所以路过桥头的时候,又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曾经童年的玩伴,表哥表姐表妹们都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天各一方。曾经单纯的快乐,却开始渐渐模糊、远去,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忘记得一干二净。忆当年,小桥流水人家;现如今,物是人非天涯。徒生来的一些感慨,让我对这座小镇更多了一份亲切感。</p> <p class="ql-block">乌公侗寨鸟瞰</p> <p class="ql-block">  我来参加侗年活动主要的目的是观看第一天的“吹芦笙踩歌堂”活动,多拍些七十二寨侗族服饰,至于接下去几天的斗牛活动、篮球赛、广场舞、侗年美食、烧烤等系列活动我都不打算参加了。活动开始的时间是下午14:00——17:00,地点在梦龙烈广场,梦龙烈广场和梦龙烈酒店是一体的,其实都是榕江乐里七十二侗寨斗牛场的一部分,说起这个位于乐里镇七十二寨景区,号称为亚洲最大的斗牛场还是挺有意思的,斗牛场依山而建,呈椭圆形,与侗族风雨桥风格融为一体。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设四个看台,有安全防护栏隔离的安全区48个,设有12个梯步和12个安全出口,观众看台总长25480米,以半米空间容纳一人来计算,最大限度可容纳观众50000人。七十二寨斗牛场是集斗牛文化、侗族民俗文化、种草养畜农业观光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产业综合体,是由贵州七十二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公司倾力打造的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项目,旨在弘扬七十二寨独特的牛斗人和、牛斗人乐、牛斗人奋的众牛文化。但我看到的似乎已全没了昔日风光,斗牛场已改为篮球场,一些建筑也停工不动,整体建筑显得粗糙而劣质,感觉应该是经营不景气,资金链出问题了。</p><p class="ql-block"> 侗年,侗语称凝甘,又称冬节或杨节。是侗族感谢祖先保佑的传统节日,也是侗族家人团圆、庆贺丰收的节日,同时又是侗族文化大展示的节日,到了侗年的时候各家或杀猪宰羊,或杀鸡杀鸭,请客访友,宴饮作乐。节日前一天,备豆腐、稻田鱼,当晚用酸水煮熟,经一夜冷却成"冻鱼",节日当天便以"冻鱼"、糯米、年猪祭祀祖先。主要分布在榕江西北片区的乐里七十二寨、寨蒿四十八寨等侗族地区。侗年最重要的仪式是“斗莎”(即唱祭祖歌),“斗莎”的目的除了祭祀祖先外,还是老人们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无论是小孩、成人,还是青年人新婚伊始,老人们都要通过“斗莎”,教育下一代为人处世、明辨是非、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等。</p><p class="ql-block"> 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踩歌堂,侗语称为“多嘎捞堂”,是七十二寨最流行的文化娱乐活动。在踩歌堂期间,周边寨子的男女老少纷纷赶来,人们身着侗族盛装,年轻姑娘们打扮得格外漂亮。当歌师们婉转悠扬的歌声响起,踩堂姑娘们手拉手缓缓步入歌堂,随着歌声起舞。踩歌堂活动是侗族古老民俗婚恋的重现,不仅是侗族人民增进友谊的重要活动,也是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重要载体。踩歌堂正是我这次来最感兴趣的。</p> <p class="ql-block">  乐里之前是“区”,包括平阳乡、两汪乡、仁里乡,刚好有七十二个寨,所以乐里区的七十二个寨为一个支系,七十二寨侗家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喜欢吃牛瘪、烧鱼、腌鱼、腌肉、腊肉、酸汤鱼、酸汤牛肉、冻鱼等美食,女性一年四季都身着少数民族服饰,佩戴银饰和玉佩手镯,不论农忙或清闲都如此。</p><p class="ql-block"> 走进梦龙烈广场,已经看到四周有着盛装的侗族女性,有些正在着装打扮,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些镜头,端着相机赶紧对着那些正在精心打扮的侗族女性拍照。对于民族服饰感兴趣的我,自然对她们的服饰分外注意细心观察,发现七十二寨的侗族女装相比榕江县城的车江女装更复杂更有层次感,车江女装则更显修身。七十二寨侗族分支属于南侗,服饰以蓝、白、黑和彩为主,相比黎平大部分地区的黑色主色调要漂亮很多。据说榕江县七十二寨,人们以女为贵,从女孩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为其制作盛装。2014年12月,黔东南侗族服饰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七十二寨侗族女盛装位列其中。女盛装一般由圆领、宽袖、胸襟、围腰、袖口、百褶裙、小腿布套、龙舟形绣花鞋等部分组成。盛装制作的方法:先分块挑、绣,再连缀成套,或将已制作好的各种图案的部件分别缝于各个部位。其制作费时,全配齐要几个月乃至几年的时间;加上配以多达二十几样银质头饰、吊坠、项圈、手圈等,一套七十二寨侗族女盛装的造价需两至三万,有的甚至高达五六万元,是当地侗族人家里最珍贵的物品之一。女盛装,一般过侗年节、吃新节、看斗牛或踩芦笙以及走亲访友时才穿戴,回家后又换衣收藏。每个女青年至少有三至五件盛装,多的达十几件。</p><p class="ql-block"> 女盛装还配有各种银饰,有头饰、颈饰、耳饰、盛装饰、童帽等几大类,一百多种花样。头饰有银花、银梳,颈饰有项圈、项链等,手饰有手镯、玉石手镯,耳饰有银耳环、金耳环等,盛装饰有银扣等。侗族女童盛装还配有银铃,分别锁定在绣花衣上,侗族女盛装,工艺十分复杂,比如女盛装百褶裙,其裙子长到膝盖,全属青色,织裙子的布与织衣的布不同,裙布很稀,象蚊帐布,经过作米浆---染---洗---捶---晒---蒸等工序,前后需两个月左右,才能制成,一条裙子约用布5-6米。又如女童猫头帽,一般青色和蓝色,形象象猫头,无帽檐、只有两个铜猫耳翘起,帽耳里缝有羊毛、猫耳下贴有银铜人像、玉石头像等装饰,有和尚头、老虎头、狮子头等各种各样的图案,帽子后面有铜铃、各种图案银钩,小孩戴帽走亲访友,一路上叮叮当当作响,据说还可以避邪。制作一套女儿出嫁的盛装,最短都需要三五年时间。当这些高挽刘海、满头银簪,身着宽衣大袖的艳丽圆领服装,腰系五彩围腰,下着青色百褶裙,腿套布套,脚踏龙舟形绣花鞋,满身银饰的侗家女,雍容华贵地站在你面前时,一种时光到流的感觉让人感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七十二寨侗族服饰犹如旧时“宫廷装”,在当地极具特色。从整个侗族服饰的发展过程,看现在侗族所保留的二十余种不同服饰,变革最大的是清代属于满族服装款式的已占大多数,而七十二寨侗族服饰就应该是受满族服装影响变革后的产物,右衽大襟、襟缘镶花边的上衣、挽袖夹袍等都是满人服装款式。虽然曾经是在强令之下改变的,岁月漫长,终成习俗,原来没有接受改装的也逐步接受,但大部只吸收上衣款式,保留原有的长裤短裙下装,并力图在新的上衣款式上使用自己的装饰纹样,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这种似与不似的满装,体现了顽强的民族意识和反民族压迫斗争的历史痕迹。</p> <p class="ql-block">  侗年既是侗族人民祭祖,喜庆丰收的盛大节日,又是共同进行娱乐的节日。侗族人们不忘祖先的恩情,在过年时,用好鱼、好肉、好酒、糯米饭等祭告祖先,请祖先回来与自己一起过年,并念上祭祖的吉利词,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深深的怀念。同时,人们也会祭神。一般以祭井、桥、土地庙、古树或巨石等为主,因为勤劳善良的侗家人认为除了祖先保佑外,在天地间还有一种神在主宰着,他们希望得到神的庇佑,保护人畜平安。在歌堂里唱的有诉苦歌,赞美歌,还有尊老爱幼,赞颂美好生活的歌,格调高雅,清新动听,耐人寻味。当唱到悲痛时,歌声如诉如泣,全场肃静,催人泪下;当唱到缠绵动听的情歌时,全场欢声雷动。特别有趣的是,当踩歌堂进入高潮时,不少人家为了在这种场合炫耀一番,纷纷备好马匹,把自家的“少爷”扶上马背,趾高气扬地进入歌堂,这就是侗家的“骑马捞堂”。这时,铁炮,鞭炮声不断,振动全场,整个歌堂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踩歌堂自然也不例外,随着祭祀活动的开始,祭师在做完仪式活动后,一手挽麦穗,一手摇铃,吟唱有词地引领侗家女孩开始绕堂踩歌,踩堂活动开始,身着盛装的侗族姑娘、妇女们纷纷列队入场,场面壮观,一层层沿逆时针转圈,芦笙手在踩歌唱中吹奏芦笙,侗族同胞身着盛装欢聚一堂,举办一年一度的侗年芦笙会,女同胞们伴随着男同胞的芦笙曲跳起传统的侗族芦笙舞,享受节日的轻松和快乐。</p><p class="ql-block"> 在踩歌堂还有幸看到了受邀来参加活动的空申短裙苗芦笙队和小丹江苗族芦笙队一同进场踩芦笙,场面甚是壮观,体现了苗侗民族的友好和谐的欢庆场面,这也是黎从榕地区苗侗民族文化交融的最好体现。</p><p class="ql-block"> 我们观看了晚上的文艺表演、参加了篝火晚会,回到榕江县城已是晚上十点过钟,学生胡廷磊专门安排了宵夜在榕江等我们,我们在榕江夜市吃烤鱼、喝啤酒聊天甚欢,当晚胡廷磊和我入住榕江侗寨之笙精品酒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这位是受邀来榕江乐里参加过侗年的,来自黎平县四十八侗寨侗族琵琶歌传习所的侗族琵琶歌传承人吴柳桃,注意看她的服饰和榕江乐里七十二寨的不同,她身穿的服装是属于是四十八寨的侗族服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这是受邀来参加过侗年的榕江两汪的短裙苗支系芦笙队(和剑河太拥、台江南宫的短裙苗属同一支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这是受邀来参加过侗年的榕江小丹江的苗族芦笙队(属巴拉河支系)</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郑波,苗族,贵州省管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二级美术师、贵州理工学院副教授、资深广告设计师、民族文化学者。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广告协会理事,贵州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贵州省装饰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黔东南民族画院名誉院长,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副会长,贵州省青年联合会第七届、八届副秘书长,《城市档案》杂志创始人,“太阳鼓”银饰合伙人,曾策划创办(中国)民航广告媒体联盟,并任秘书长、副会长,平面设计作品在全国及国际性设计专业比赛中获奖百余项。绘画作品多次应邀参加中、日、韩名家艺术邀请展。诗歌作品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荣获奖项逾40项。曾主持中国民航广告媒体联盟、贵州通源汽车、黔五福、两相依卫生巾、太阳鼓银饰、《城市档案》、《新主流》等多个商业品牌的策划设计与整合营销项目,并取得较好的市场效果。</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