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家乡,讲村史”——周至中学高一级历史组活动记

海棠依旧

<p class="ql-block">家乡,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字眼。</p><p class="ql-block">家乡,一个安放我们心灵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家乡,就是我们头顶的这片蓝天,</p><p class="ql-block">家乡,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p><p class="ql-block">家乡,承载着厚重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家乡,靠我们去传承文明。</p><p class="ql-block">爱国,先爱家,</p><p class="ql-block">爱家,必爱国。</p><p class="ql-block">热爱家乡,从了解家乡开始。</p><p class="ql-block">热爱家乡,从讲述村史开始。</p> <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12日,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经过大半年的准备,周至中学高一级历史组筹划的“爱家乡,讲村史”活动,终于在这天以舞台形式进行了成果展示。</p><p class="ql-block"> 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拉开了活动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领导讲话</b></p><p class="ql-block"> 高一级包级领导王斌副校长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爱家乡,讲村史”活动就是要把爱家和爱国紧密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历史组对这项活动进行了长期的准备,同学和老师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挖掘乡村历史,品读村史文化,可以让大家了解不知道的村史,了解村史上的名人及其故事。不仅解决了“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还能从村史中汲取力量,为我们走好今后的路打下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老师发言</b></p><p class="ql-block"> 历史组教研组长吕亚峰老师作为代表发言,题目是《我骄傲,我是周至人》,她以周至人的身份带领大家在周至走了一圈,对于大家熟悉的景点一笔带过,对大家不熟悉的历史遗存进行了重点介绍,比如古骆国遗址、上林苑、周至第一镇终南镇、屯寨文化等。这些文化遗存增强了周至人的自豪感,作为周至人,我们为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而骄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学生展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你想知道他们展示的是哪儿的村史吗?请看出场目录!</span></p> <p class="ql-block">出场顺序:</p><p class="ql-block">1号 高一2 刘祎晨 豆村</p><p class="ql-block">2号 高一14 郭旭东 翠峰陈家村</p><p class="ql-block">3号 高一5 苏海荷 终南村</p><p class="ql-block">4号 高一15 彭一鸣 尚村</p><p class="ql-block">5号 高一15 刘梦霏 北辛头</p><p class="ql-block">6号 高一16 吴雁泽 下三屯</p><p class="ql-block">7号 高一17 吕雨萱 焦镇 </p><p class="ql-block">8号 高一16 张晋冕 团标 </p><p class="ql-block">9号 高一14 张丹丹 尚兴村 </p><p class="ql-block">10号 高一15 蔺哲涛 大水屯</p><p class="ql-block">11号 高一1 朱婉婷 苏村</p><p class="ql-block">12号 高一11 徐梓祎 谭家寨</p><p class="ql-block">13号 高一10 王济周 竹园头</p><p class="ql-block">14号 高一3 朱玲睿 广济欢乐村</p><p class="ql-block">15号 高一15 马瑞敏 富仁镇沙河村</p><p class="ql-block">16号 高一15 张瑜真 恒州村 </p><p class="ql-block">17号 高一14 李晨杰 广济村</p><p class="ql-block">18号 高一15 马可儿 镇东村 </p><p class="ql-block">19号 高一17 何瑞恒 八一村</p><p class="ql-block">20号 高一7 任幸幸 兰梅塬</p> <p class="ql-block">  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有些小紧张,上台前,深吸一口气,沉入丹田,豁出去了,一咬牙,走上台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高一级…”第一句话说开后,竟然不紧张了,有些同学还大胆地和同学做起了互动,给他们点赞👍真棒!下面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风采吧!</p> <p class="ql-block">  精彩展示的背后,总有一群默默支持的人:专注的领导,专心的评委,认真的播放员、计分员,还有安静听讲、不时鼓掌的高一级全体同学们!感谢他们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  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为了活跃气氛,刘周泰老师带来了一首关于家乡的歌——《红枣树》。刘老师浑厚的歌喉和深情的演唱赢得阵阵掌声,把现场气氛推向一个新的高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总结发言</b></p><p class="ql-block"> 想知道更多村史知识吗?请听王向民老师的发言:《赓续周山至水文化,做民族复兴的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  周至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山曲为周,水曲为至,这里风景秀丽,这里文化发达,上下五千年,绵延二千九百平方公里,经过本次村史调查,我们了解了家乡非凡悠久的发展历程,深厚博大的文化宝藏,有来自周至文明渊源的骆峪尚兴村,有周至第一村豆村,有周至第一镇终南镇,有老子著书传道的焦镇,有周至县东第一寺东林寺所在地杨家大墙,有县西第一镇哑柏镇仰天村,有周文王教民稼穡,仁义治国示范地昌东村,有周至县家族发展完整历史记载的兰梅园,有关中秦腔发源地的谭家寨,有周至政治文化中心镇东村,还有秦汉皇家园林的竹园头,元代民屯的下三屯,移民形成的南留村、苏村,有海内大儒李二曲—故居之地八一村,有唐僖宗逃难的南神寨—广济村等等。</p><p class="ql-block"> 眷恋脚下的土地,有无尽的传奇和佳话,有代代祖先豪杰创造的英雄伟绩,骆明建国骆峪镇,肇造周至农耕文明开端,老子著作《道德经》开创中国哲学先河,成为世界哲学文化的先驱,为中国和世界发展提供不竭的智慧宝库,王三聘县西哑柏镇两河口人,为官查办不法,为民请命,辞官兴修水利,行办学校,编修县志造福一方,海内大儒李二曲处兴亡之际,灾难之秋,父死家败,一天难以维持两餐,却不坠青云之志,发奋苦读,打破思想牢笼,以兴利除弊的实学经世致用,树立一座关中文化道德新高峰。民国以来,国破家亡,外有强敌杀我同胞,内有军阀土匪鱼肉百姓,以张光天,王雪亭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出生入死为人民,改天换地写忠诚,1949年周至解放,消灭了土匪恶霸,铲除黄赌毒,百姓分得了土地,人民当家作主,过上太平生活,改革开放,周至人奋勇争先,发展绿色猕猴桃产业、苗木花卉业和特色果业,走上小康大道,过上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水有源,树有根,吃水不忘挖井人,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就是为了继往开来,不忘祖辈创业艰辛,赓续周山至水文化,传承家族传统美德,爱我家乡,做孝敬父母先辈的好儿孙,刻苦攻读,不断进取,学有所成,做勇立潮头的周中人,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爱我中华,做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时代新主人!</p> <p class="ql-block">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了解家乡的村史,等于了解了自己的母亲,当我们迷茫、困顿时,母亲总会把振兴家国的责任传递给你!</p>

周至

村史

高一

家乡

村号

文化

历史组

爱家乡

老师

终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