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学会吃韭菜盒子,到喜欢吃韭菜盒子,再到会做韭菜盒子还是在甘肃那段漫长的岁月里。到甘肃前,在上海住是老城厢的石库门房子,用的是马桶,为防恶臭,像韭菜,大蒜,洋葱头之类的味重的蔬菜基本上是不吃的。当然也有例外,三年自然灾害那些日子,我还是个十岁的娃,发育长身体期,胃口极好,永远是没吃饱的感觉,可物资奇缺,全中国的所有土地好像都不长东西,就是长点东西也要运到北方去给老大哥还债,市场里最多的也是洋葱头之类的蔬菜了。愁得母亲寝食不安。为了换点花样让我们能多吃 一点,就学着做就像韭菜盒子一样的东西,里面包的是洋葱头,切成细细的絲,换了新花样,兴奋,吃得十分开心。一直记得。</p><p class="ql-block"> 韭菜盒子是来原与北方的面食,到底是出于西北还是东北没有考证过,也懒得去考证,第一次品尝是在西北,做韭菜盒子的却是东北藉的师傅。当年还是单身,每当礼拜天休息就会去师傅家蹭饭吃。乔彦昌师傅不光技术呱呱叫,厨艺也是顶呱呱。韭菜盒子,咬上一口,绿色的汤汁,还有金黄色的鸡蛋小块,又鲜又香,实在是美味。</p><p class="ql-block"> 后来成家了,这个棉纺厂的织娘,从上海支援大西北到天水的老婆也学会了做面食,幹面条,包饺子馄饨。样样在行。当然也有韭菜盒子。並把手艺带回到了上海。退休后回到上海,把韭菜盒子做成艺术精品,把从小生活在上海,挑剔的儿子,儿媳,还有孙子也喜欢上了这“下里巴”的面食。这次疫情,副食品果蔬的供应还是很困难,足不出户,最起码不能随心所欲,想啥吃啥了,一天住楼上的儿媳不知从哪弄来一小把韭菜。肯定费了不少心事,给我们送来,老婆喜出望外,当下就和面,炒蛋绊馅,做韭菜盒子,封控了快二个月了,足不能出户,尽管政府不断有保供的食品慰问。但能吃上这韭菜盒子,调理一下洋葱,胡萝卜,土豆,辣椒等对胃的刺激。还是让人兴奋的。拍张照片,放到朋友圈,引来了无数的羡慕嫉妒。非常时期啊,谁不向往像往常一样过着正常秩序的生活?一个盒子还没吃完,叮咚,叮咚一连串的点赞。十分得意。不知怎么会事,我给老婆讲起了小时候,我母亲做洋葱头馅的盒子故事来。触景生情吧,我讲得很深情,眼角里竟然是含滿了泪珠。那晚,翻来覆去,想了一晚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中午,老婆端上一盘韭菜盒子,咬上一口,心中一跳,是洋葱馅的,还放了些粉条。泪水一下子模糊了双眼,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老了,情绪总是那样脆弱和敏感。忍不住竟然是像孩子般失声痛哭起来,说不上是为了远在天国的母亲,还是为了善解人意的老婆。总之,忍不住,就想哭一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