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文旅:三林老街

凌兆木易楊

<b>三林老街,一条有故事的老街</b><br> 在上海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大都市,几乎每一寸土地上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而其中老街则是其中最为宝贵的一种。浦东三林塘老街又称三林老街。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也没有琳琅满目的商铺,但有的是古色古香老旧建筑和悠闲自得的原著居民。<br> 三林镇发祥于北宋末年,成名于明初,源出三林镇孙家桥宋人林乐耕之后。相传宋代隐士林乐耕携带妻儿来此创业,令三个儿子分别居于三处,后逐渐形成东林、中林、西林三个村庄,因此得名“三林”。三林塘横贯古镇东西,老街依河而建。说是老街,其实大部分是重建重修,逶迤三里的老街散落着质朴优美的石桥,白墙黛瓦的深宅大院和湫然古井,演绎着三林老街的历史变迁和昔日的繁华古韵。 <b>三林名人廊</b><br> 三林老街牌坊高高的耸立在老街的东门,沿着东林街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三林名人廊,数十米的古廊,记载了几十位三林名人的传奇人生。有本帮菜德兴馆创始人李林根、百乐门舞厅承建者陆根泉、实业家和现代企业管理先驱穆藕初、警察厅长穆湘瑶、画派巨擘、武举人、浦东财神汤学钊等等……在历史长河中,三林塘人才济济。<br> <b>三林民俗馆</b><br> 名人长廊的尽头,便是三林民俗馆。虽说不是老宅子,但这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一楼是“三林之根、三林之源、三林之风”展示,介绍三林塘起源与历史,故事与传说,乡俗与民风。二楼把三林塘的文脉以“三”来归集汇总:三宝--崩瓜、标布、酱菜;三绝--瓷刻、本帮菜、刺绣;三特--舞龙、圣堂庙会、城隍出巡等。<br> <b>三林刺绣</b>,古称“筠绣”。经过元、明、清臻于灿烂、又延续至民国,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四乡妇女深得江南刺绣遗韵,形成了三林乡土味特浓的刺绣。表现了山、云、水、天虚无缥缈,所绣的花、鸟、鱼、虫,五彩斑斓。许多刺绣艺人祖辈相传,沿续发展刺绣技艺。 <b>老街的楼阁宅院</b><br> 三林老街像一个低调的冷美人,依水而生,如果你不能看到她的美,真的有点可惜。<br> <b>文昌阁</b>,原是百年前的三林书院,可惜原阁已毁,三林老街保护改造时重建,这座2层亭阁式的仿古建筑,四角正方形,重檐翘飞角,古色古香,四围皆窗,精巧别致。文昌阁里面供奉着“文昌帝君”神像,不少人会在这里祈福,希望金榜题名。在文昌阁里还展示着三林有名的瓷刻,瓷面上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活灵活现的花鸟鱼虫,无一不展示着匠人的精湛技术,令人叹为观止。 <b>三林中学老校门旧址</b>,坐落在老街的东林街上。三林中学创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是一所具有百年文化底蕴的老校。前身为“三林书院”,院址设于三林镇文昌阁,由陈行贡生、地方教育家秦荣光,会同杨思武举周希濂、三林巨商汤学钊集资创办。 <b>照胆台</b>,其实就是一座面阔三间,方方正正的戏台。与北方戏台不同的是,台基高大,约有2米多高。单檐歇山顶,高挑的飞檐略显夸张。照胆台是老街重要的地标建筑之一,每年都在这里举行庙会,舞龙舞狮赛龙舟,十分热闹。 <b>龙狮会馆</b>,在胆照台的旁边,现在只留下了一个门面,里面已经是现代建筑了。舞龙舞狮作为三林的招牌,三林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 <b>汤氏宅邸</b>,是一幢中西合璧古色古香的优秀历史建筑,其主人便是当地巨商汤学钊在民国初年建造。如今的汤宅也只留下一座漂亮的院门,从大门的精致依稀可见当年汤宅的气派和豪华了。 <b>赵氏大宅院</b>,建于清乾隆年间。原院内有150多间房屋,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院内已没有了当年的模样,只留下沿街那一部分。那简洁古朴、漂亮别致的赵氏大院的翘角仪门,可以想象的出当年的赵氏大院是何等的气派与华丽。 <b>任孝俨旧宅</b>,位于老街的旗杆巷里的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楼房,中式的走马楼,围以西式铸铁栏杆,这是一座优秀的老建筑。旧宅斑斑驳驳的青砖墙上,长出了不知名的野草,在诉说着旧宅沧桑的故事。旧宅西式铸铁栏杆的走马楼。 <b>“三生石”小院</b>,院子里一座六角形茶亭,亭子旁边院门的门楣上题着“三生石”三字,亭子后面的二层中式建筑门额上是“浮生”二字。这些韵味十足的名字,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此喝喝茶,聊聊天,听听江南丝竹,吹吹风,惬意时光。 <b>老街的美食</b><br> 老街上除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外,也有很多美食,三林肉皮、三林酱瓜……都在等你来品尝。2014年,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让三林老街美食再次进入众人视野。<br> <b>  三林本帮菜,</b>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体现了“形制精巧,色香味浓”的特色,保持了“灵活善变,兼容并蓄”的特点,尤以“老八样”声名远播。上海本帮菜尤以三林本帮菜为代表。可以说,上海本帮菜来源于和脱胎于三林本帮菜。今天,三林本帮菜的传承、创新、发展,2008年被列入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b>三林老字号酱瓜</b>,用曾经作为贡品的小乳瓜制作,极细的小长条,嫩甜,酱味足、鲜味真,尝过之后就不能不为之食欲大动。 <b>三林塘崩瓜</b>,享誉沪上,相传清嘉庆、道光年间,有乡人引进新疆西瓜培植杂交,改良成皮薄、味甜、肉脆,熟后闻雷声即裂的新品种“崩瓜”,名重沪上。 <b>老街的石桥</b><br> 几百年来,糖坊桥、马家桥、梧桐桥,自东向西静静地横跨三林塘的南北,亘古不变,将老街风光点缀的美轮美奂。河边还有一座石条搭成的小桥--永安桥,倒有些历史厚重的感觉,铺着一块双龙戏珠的石雕。估计此地以前是一条汇入三林塘的支流,后被填没。<br> <b>糖坊桥</b>, 原名万寿桥。南宋淳熙年间由僧文逸建,造型别致,过桥人是左右拾阶上下,与众多古桥不同。因毗邻西林忏院、东城隍庙,遂称东庙桥。桥南面有家饴糖作坊,乡人遂渐称东庙桥作糖坊桥。 <b>马家桥</b>,古称公济桥,俗称慕家桥。相传,在南宋时期,随宋皇室南渡的慕容氏家族在迁徙途中,见三林庄风景秀丽遂在此定居。家主业医,为方便过往行人,便建此桥,因乡音慕与马相近,以马家桥名延续至今。 <b>梧桐桥</b>,古称庆安桥。清乾隆年间,桥南首吴姓人家,妻童氏,建新桥造福乡里,当地乡人为感恩吴姓人家,改庆安桥为吴童桥,而当地文人认为桥名太俗,故取谐音为梧桐桥。 <b>老街的生活气息</b><br> 老街的一砖一瓦都能看到历史遗留的痕迹,路边还有一些茄子和辣椒,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恍惚间让人有一种不在上海的错觉。很多原住民直接在这里乘凉喝茶聊天,每个人脸上都是惬意的表情,巷子深处还能闻着一阵淡淡的檀香气味,这里的居民生活和大多数上海弄堂里的居民一样,朴素简单。<br> <b>三林老街,最民俗的老街</b><br> 保护三林古镇、改造三林老街的美好画卷已打开,三林“清明上河图”也在世博后花园重现,三林现已成为上海保留民俗最多的一个古镇。<br><br> <b>西昌寺</b><br> 坐落在老街西林街西端尽头,山门上书西昌寺,出乎预料的山门内却能看到城隍殿与大雄宝殿并列在一起。这样道、佛混在一处的寺庙,还真的很少见。<br> 寺院内高高矗立的观音塑像、东侧的十八罗汉塑像群、水池中的莲花正盛开着,虽说寺院内空间有限,但整体布局还是蛮合理的。<br> 原三林镇的西城隍庙和西昌庵,早在抗战时期毁于日寇炮火。现在所看到的西昌寺是本世纪初期重建的。<br> <b>城隍出巡</b><br> 城隍出巡与三林舞龙、圣堂庙会一起构成三林老街“三特”,成为三林古镇文脉之一。史料记载,三林原有东西两座城隍庙,每年都会在清明节和农历七月半、十月初一举行城隍出巡,被称为“三巡会”。每到设点之处,都会摆上香烛供品虔诚祈福,祈求风调雨顺。<br> 这场别开生面的“城隍出巡”盛况又重现三林老街。队列里还夹杂了数十支社区民俗文化社团,他们组成了绵延200多米长的队伍,沿着老街一边行进一边表演,舞彩龙、荡湖船、挑花篮、打莲湘等民俗项目引得路边游客驻足观赏。 <br>  如今传统的“城隍出巡”已经从宗教仪式转变为老百姓共同参与的大型民俗文化展示及祈福活动,成为三林民俗文化品牌特色项目。<br> <b>“三月半”圣堂庙会</b><br> 崇福道院,俗称“圣堂”,千百年来,庙会是道院的传统特色,本地百姓叫“三月半场”。作为古老的民俗文化,庙会丛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场面非常壮观,北到杨思老街,南至三林老街,南北有三里路,商贾云集,道院内钟声齐鸣,香烟缭绕,故历来被三林的文人雅士把这种融商业、旅游、宗教于一体的庙会称为“三林十景”之一。<br> 2007年“三月半”圣堂庙会被列入浦东新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三林镇政府恢复举办“三月半”圣堂庙会。“三月半”圣堂庙会以道教依仗出巡、传统的送嫁队伍、舞龙舞狮队、大头娃娃等民俗风情行街表演和盛世华章花船三林塘巡游为特色,彰显“百年圣堂庙会,千年古镇魅力”的民俗文化影响力,已成为浦东乃至上海民俗文化的品牌。<br> <b>上海民俗文化节</b><br> 上海民俗文化节前身就是原三林“三月半”圣堂庙会。三林老街最热闹的时刻,要数每年4月的上海民俗文化节。节会期间商铺、展台在老街一字排开,将天天推出民间工艺展、民间体育展、百鸟朝凤灯彩展、盆景精品展、美食嘉年华、游艺嘉年华、文艺天天演等活动,不时还有“行街表演”穿行。在相距千米的千年道观崇福道院,每天都将举行仪仗出巡和道教音乐演出活动。<br> 如今的三林老街,是上海最具民俗气息的老街。<br> <b>结束语</b><br> 用网友们的话来说,三林老街不像七宝老街商业味浓重,也不似高桥老街那样博物馆林立,它是比较生活化的一角!喜欢的会非常喜欢它的清冷气质,不喜欢的会觉得它过于安静。<br> 古朴宁静的三林老街给人以不一样的感觉。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也没有琳琅满目的商铺,清净静谧的老街上有的是古色古香建筑和悠闲自得的居民。在繁华喧闹的魔都里,存留下一片宁静的港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