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摄影、编辑制作: 平 湖</p><p class="ql-block"> 沈阳东塔,全称东塔永光寺,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东塔街。沈阳共有四塔,即:东塔、南塔、西塔、北塔。东塔始建于崇德五年(1640年),顺治二年完工,为清初四塔四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年)仲春敕令,以沈阳古城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四方各距中心庙2.5公里左右的地方修建四塔四寺,即:东塔永光寺,取义“慧灯普照”;西塔延寿寺,取义“虔祝圣寿”;南塔广慈寺,取义“普安众庶”;北塔法轮寺,取义“流通正法”。《世祖实录》顺治元年六月十八日条:“盛京四郊塔工成,赐诸喇嘛宴,及鞍马、币帛、器皿等物有差”,即四塔于1644年六月完工。满文档案还记载,顺治元年六月十九、二十二、二十五、二十八日,分别对北塔、东塔、南塔、西塔逐一开光。</p> <p class="ql-block"> 乾隆皇帝曾为四寺题写匾额,悬挂在四寺的大殿之上,东塔的为“慈育群灵”。塔的建造形式,为藏式喇嘛塔,是由基座、塔身、相轮三部分构成。基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有上下框,在四角和每面中间立有两根石柱,从而每面构成三个壶门。石柱上都雕有宝相花、西蕃莲等纹饰。每面中间壸门置砖雕宝盆和火焰,左右壶门都有高大凸起的砖雕雄狮。基座上框之上又起三层砖砌圆坛座。上面即是宝瓶式塔身。塔身的南面辟有佛龛内供神牌,佛龛周围嵌流丽的云珠。塔身之上为十三层相轮,再上为塔刹,由铜铸仰伏宝盖、日、月、宝珠组成。宝盖之下悬风铎。</p> <p class="ql-block"> 东塔永光寺原有殿堂,据《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记载:永光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山门三楹。寺东宝塔一座,禅堂僧房二十四间。</p><p class="ql-block"> 东塔1985年修复,辟为公园和景点。现在,东塔公园成为沈阳名盛古迹“老奉天城”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到此“打卡”观光游玩。</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摄于沈阳东塔公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