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近整理了一下书柜。</p><p class="ql-block">好象有些年了,习惯了电脑和手机上的"知识快餐",看"知乎",查"百度",几乎忘记了看纸质的书籍。</p><p class="ql-block">所以,书柜就成了"摆设",只是偶尔的整理一下。</p><p class="ql-block">自己并不是"书香门第",就是普通的工人家庭出身,从小没有感受到那种"知识"的氛围:家中的经济条件和居住环境不允许买很多的书。那时看的书基本都是借的,而且都是要限期送还的,以至于为了在限期之前读完某本书而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的。</p><p class="ql-block">真正开始买书藏书还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自己工作了,藏书才开始多了起来。</p><p class="ql-block">整理书柜发现的这几本"旧书",都是购买于三、四十年以前的,很有一点儿苍桑感了。这些书籍都曾经给了我启迪与知识,看着很有亲切感。</p><p class="ql-block">还是很怀念那渴求知识的年华,和抱着书本阅读的那份充实感。</p> <p class="ql-block">这本《世界史话》出版于1975年,购于1976年2月。这本书打开了我了解世界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这本《十万个为什么》出版于1970年的9月,是当年青少年的<葵花宝典〉。分成若干专集,这是第一集。</p> <p class="ql-block">这是《十万个为什么》第六集,出版于1972年的9月。</p><p class="ql-block">当年的出版物都是"政治挂帅",一般卷首都会有精心选择的"毛主席语录",往往起到提纲挈领、开宗明义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出版于1959年9月,由著名的科学家李四光、华罗庚等编著。作者都是当年我国各科学领域顶尖的"大咖",他们都站在不同科学领域的前沿,对进入21世纪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做了前瞻性的展望。现在看来,有些预测还真的挺准!要知道这可是在20世纪的50年代做出的论断啊!</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出版于1978年9月。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邓小平在大会开幕式上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p><p class="ql-block">这本书迎合了社会政治潮流,介绍了当年的科学技术水平。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p> <p class="ql-block">雷锋,一个响亮的近乎神话的名字。在新中国的政治生活进程中,不断的被注入新的正能量,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p><p class="ql-block">这本书出版于1990年。</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出版于1982年,距今己有40年了。</p><p class="ql-block">在"文革"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多都被冠以"封资修"的标签而加以否定和批判,包括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就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后重新出版的,对青少年很有教育意义。</p> <p class="ql-block">鲁迅,一个孤傲的文化旗手,对他及文学作品还是很崇拜的。 这本书是1973年再版的,虽然读起来有点晦涩难懂,但还是买了来看。</p> <p class="ql-block">刘主席一生很磊落,但晚年很凄惨。这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1949年8月第一版,时隔31年后,于1980年再版的。文革时期是刘主席著名的“黑标签”、“大毒草”,一直想看看这本书"黑"到哪里,"毒"到什么程度,就买来读读。</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是1981年外出实习时在大连买的。当年也应该算是小"文青",也做过文学梦,现在回头看来,真是"梦碎一地",不禁哑然失笑。</p> <p class="ql-block">这本《汉语成语小词典》出版于1972年,精装塑料皮的。当年购买后很喜欢读,还喜欢用词,以至于被人说:老母猪嗑碗碴子一一满嘴瓷(词)!</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是1981年买的,也曾认真的背过几首唐诗,但是现在都忘的差不多了,只记住些只言片语。</p><p class="ql-block">到是毛主席的诗词,印象深刻,记住不少。</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是1979年出版的,想买来自学绘画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三分钟热血,后来也不了了之了。</p> <p class="ql-block">几本"旧书",一段闲话,也是对过去岁月的回望,对人生历程的检讨,也挺有意思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