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肩担重任,巾帼绽芳华》 作者 海东市乐都区妇联 袁有辉

闲情逸致(袁有辉 乐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朝气蓬勃,保障有力的海东市乐都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组成人员,许莹娟、张海斌、李鸿敏、保存风、袁海燕、孙玉皎、张占菊、李喜成、马延萍)</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她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1岁。她们用柔弱的身躯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用无惧无畏的精神谱写了巾帼之美,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践行了新时代女性的担当和责任。</p> <p class="ql-block">  海东市乐都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于2020年10月17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共有医务人员9名,承担着全区所有应检尽检人员的核酸检测任务,即中高风险地区来乐返乐人员、集中隔离人员、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医务人员,司机、快递小哥、汽车站工作人员、冷链运输人员等。</p> <p class="ql-block">  全民核酸检测开始,疾控中心检验科把仅有的9名医务人员,分成了2组,每组4人,其中3人进入实验室工作,1人做数据处理,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每检测一批核酸样本,医务人员要在负压实验室工作6个多小时,每班检验三、四批次,总计1300多管,13000多人,待每批核酸报告出来后,及时正确无误地向国家政务平台和信康码上传,便于民众第一时间查询到核酸报告。</p> <p class="ql-block">  “由于实验室检测样本送检时间的不确定,在完成一批核酸报告的空挡里,我们医务人员抽空吃点东西,上上厕所后,接着开展工作,累了只能坚持着。超过饭点吃饭是常有的事。即便这样辛苦,我们的姑娘们没有一点抱怨,任劳任怨在岗位上努力支撑着。比起区二院和区中医院承担着全区超大批量核酸检测任务时,我们只做了其中的一部分,他们比我们辛苦多的多,我好佩服他们,为他们的更多担当点赞。” 检验科科长许莹娟说。</p> <p class="ql-block">  在家里,她们是父母的女儿,是孩子的母亲,是爱人的妻子,有人疼、有人护,都是有肩膀可依靠的90后。每次,她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正压头套进入负压实验室工作。水火不留情是难免的事,在进入实验室前两小时,坚持不吃不喝,担心上厕所带来不便。遇上生理期,她们就垫上纸尿裤,一层不够垫两层,二层不够垫三层,就这样在里面超常规运转,超负荷工作。她们用耐心细致的忘我精神,确保了一批批核酸样本送达后的接收、处理、分析和检测报告的准确上传。</p> <p class="ql-block">  马延萍,是高店镇卫生院的一名检验师,老公在青海海西工作,两三个月才回家一趟。今年疫情形势严峻,老公很久没回家了,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个人扛着,既要照顾两个孩子,又要每天按时上班,忙的不可开交。因疫情防控需要,2022年元月她被抽调到区疾控中心核酸实验室工作,大女儿今年6岁,二女儿只有8个月。由于,实验室工作太忙,常态化的加班加点,通宵达旦的工作,导致正在哺乳期的她,奶量急剧减少,最后被迫断奶,开始用奶粉喂养女儿。公公婆婆也是竭尽全力帮助她们,公公在家带孩子,并叮嘱儿媳做好自身防护,安心去抗疫。婆婆去民和给嫂子带孩子,全家人都不容易,但是在疫情面前,彼此理解,互相扶持,体现了一个家庭对社会的更多担当和责任。</p> <p class="ql-block">  “ 打病毒,打怪兽”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的新名词,是每个医护人员逆行前对自家幼小儿女的善意谎言。区疾控中心检验师保存风也不例外,在出征疫情防控一线的那天,给公婆和老公用坚强坚定的语气说,疫情当前,今生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我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奔赴前线是我的天职。女儿哭哭啼啼拽着妈妈的手不放,在转身离开的那一刻,她擦去眼角的泪水,毅然决然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家人的心里都不好受,只有默默祈祷疫情能够早点过去。每当女儿打来电话,问妈妈啥时候回家,怪兽打完了没有,还说想妈妈了。这时她对女儿说,妈妈还在打怪兽,打完怪兽就回家。”</p> <p class="ql-block">  柔肩担重任,巾帼绽芳华。一批批核酸检测结果出炉,她们拖着筋疲力竭的身子,在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早已汗流浃背,全身皮肤被汗水浸泡,满脸全是口罩勒痕,她们是最美逆行者,她们的样子就是最美的样子。是她们的不畏艰险,是她们的负重前行,是她们舍小家保大家的自我牺牲精神,树立了白衣天使的圣神职责,铸就了新时代最美最可爱的人。</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袁有辉,男,汉族,1973年8月出生,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乐都区作家协会会员,系海东市乐都区妇联职工,从事妇联工作二十余年,热爱文学,喜欢写作。作品散见于中国文明网、中国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凤凰网、云南网、华夏经纬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网、国家乡村振兴局网、青海省人民政府网、《西双版纳报》《青海日报》《海东日报》和文学刊物《湟水河》《平安》《柳湾》等。</p>

核酸

她们

实验室

疫情

检测

海东

乐都

工作

疾控中心

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