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大班科学活动《旋转的月亮船》

碑林“名师+”赵振国工作坊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活动介绍</b></h1> <font color="#333333"><b>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旋转的月亮船》<br>执教教师:碑林区第五幼儿园 冯娅萍</b></font><div><font color="#333333">大班科学活动《旋转的月亮船》,整节活动分为三次探索,第一次探索:让月亮船转起来的方法,第二次探索:怎样可以让月亮船连续转动,了解受水的附着力使月亮船连续转动的科学现象,第三次探索:比较发现大小不同月亮船向下旋转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孩子们通过一次次实验探索,猜想-验证-再验证,调动孩子们的科学探索欲望。</font><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教师研讨</b></h1><h5><i><font color="#333333"><b>赵振国老师(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b></font></i></h5><h3> 冯老师的活动整体质量还是非常高的,每个环节的实验探索目的都很明确,实验设计也易于孩子操作,结论比较明确。老师组织也很有序,孩子参与度高,积极性强。<br>这里牵扯到了一个比较专业的概念,水的吸附力,我查了好像叫水的附着力的多一些。<br> 如果以探索附着力为课程重点,前面的芭蕾舞导入可能不太合适。可以直接以观察相关现象开始活动。<br>探索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有水的情况下,“月亮船”的运动有什么不一样。通过对比认识水产生的附着力。然后再比较大小不同的“月亮船”的运动差异,分析原因。<br>有两个细节可以讨论一下:<br> 第一,解决问题前有猜测,最好能让孩子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猜测,了解他们判断的依据。<br> 第二,实验设计中,抹布、毛笔、海绵、喷壶等,目前感觉是干扰因素。它们不直接影响实验。但是可以探索水的多少的影响。结果我也不清楚。<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 <h5><i style=""><font color="#333333"><b>冉艳老师(启慧友谊幼儿园)</b></font></i><div> 本节活动设计很有趣,围绕月亮船能转动吗?怎样转?分三次实验探究,三次讨论,层层深入非常有逻辑性。通过猜测,验证记录大月亮船和小月亮船在同等条件下下滑的速度有什么不同,紧紧抓住了孩子的探究特点。活动最后引出水的吸附性。建议本节课对水的吸附性一带而过,在探索如何转起来的时候方法再多样些,材料再丰富些。<br></div></h5> <h5><i style=""><font color="#333333"><b>何苗苗老师(西安永保幼儿园)</b></font></i><div> 本节活动非常有趣,孩子们参与度积极性也很高。幼儿探索月亮船如何去转动,实验中准备的抹布、毛笔、海绵、喷壶给了孩子更多探索的机会,但同时也会出现干扰。实验中教师提出疑问并指导实验,层层递进,让幼儿的探索欲持续提高。<br> 导入的芭蕾舞视频和后面水的吸附力就本节活动课来说没有很深的联系。<br></div></h5> <h5><i style=""><font color="#333333"><b>董乐老师(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b></font></i><div> 本节活动趣味性较强,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很高。活动目标探索月亮船如何转动的原因是水的吸附性,让孩子从前期猜想到用毛笔,海绵,喷壶等多种材料探究,一步步发掘出结果,整体设计下来是完整的。<br> 建议一:可以在探索水附着力大小前,给孩子建立一点附着力的经验,开头的芭蕾舞视频我能想到和附着力有联系的是接触面积大小,不知道是不是冯老师希望用这个视频引出本次活动的研究现象,可以在后期思考一下。<br> 建议二:在探索水的吸附性和不同大小的月亮船下滑速度时,是否可以再考虑一下这中间摩擦力是否也参与其中?可以一同讨论还有没有更凸显水的吸附性大小变化的操作实验,再次感谢冯老师精彩的活动。<br></div></h5> <h5><i style=""><font color="#333333"><b>罗洋老师(启慧友谊幼儿园)</b></font></i><div> 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参与性较高,老师及时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引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活动不仅给幼儿带来了强烈的探究热情,还有探究后的惊喜发现和愉悦体验,整个活动简洁、高效,各环节的设计和教师的语言引导,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集体教学活动的特质。老师可以思考下在开头导入环节在贴合主题就更好了。感谢分享<br></div></h5> <h5><i><font color="#333333"><b>王瑞涵老师(西安市第九保育院)</b></font></i><div> 活动层层递进,每一环节目的性强,逻辑清楚,有猜测、有实验、有分享、有小结。通过三次探索,让幼儿在猜测验证中解决了让月亮船转动的方法、不借助外力让月亮船连续转动、月亮船重量的不同对旋转速度的影响三个问题,从而引导幼儿感受水的附着力;又将科学现象迁移至生活中,例如刚洗完澡衣服不太好穿上、淋雨后衣服会贴在身上等,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水的附着力现象。<br> 在第二次探索中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为幼儿准备有水和无水两组材料引导幼儿在两次(期间有一次换组操作)操作中发现有水的材料可以使月亮船连续旋转,紧接着进行了小结。第二步,为孩子提供了海绵、毛笔、毛巾等不同材料,请幼儿再一次操作验证并进行小结。第一步操作中,孩子已经在对比中发现了有水可以使月亮船连续旋转,所以第一步和第二步是否可以合并,将本次探索的重点放在引导幼儿对比发现有水的一组能使月亮船连续旋转,操作结束多给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的机会:自己的实验是否成功,为什么等等。<br> 在大小月亮船比赛环节,赛道较短,月亮船谁先滑下来看得不是特别明显,是否可以将赛道延长,让比赛结果更明显。在此环节介绍记录单的时间可以减少,把时间留给孩子进行操作,多进行几次比赛的实验。<br> 还有小建议与您分享:1.科学活动的语言一定要严谨准确,例如:活动用中孩子说“倾斜地比较大”,老师可以补充“倾斜的角度比较大”。2.请不同的孩子上台(或者就在座位上)回答问题,避免只请到了一个或者两个孩子一直在回答问题,这样可能会容易忽略掉其他孩子。<br></div></h5> <h5><i style=""><font color="#333333"><b>武晓阳老师(西安市第九保育院)</b></font></i><div> 活动中幼儿能全身心投入探究中,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探究科学原理,并能联系生活引导幼儿观察科学现象,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有一个小建议就是整节活动是让孩子利用水的附着力让月亮船旋转起来,但是孩子没有感知什么是水的附着力,可以让孩子利用水将一些东西粘在泥工板上,比如提供一些塑料片,布等材料让孩子试一试。<br></div></h5> <h1> <b>优质的科学活动应紧密围绕“探究”为核心,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不断推动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热情,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探究方法,引发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b></h1>

幼儿

月亮

探索

附着力

孩子

活动

探究

老师

实验

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