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b></p><p class="ql-block"><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丙辰(1076)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span></p><p class="ql-block"> 这首中秋词是苏轼最具代表性的词作之一,也是世人千秋共咏的名篇。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即丙辰年中秋日,作者时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词中用道家思想观照世界,排遣思绪,其主旨在于抒发作者无俚情怀,兼怀已有七年不见的弟弟子由。词中俯仰古今变迁,感叹星月流转,厌薄官宦风云,勾勒出一幅皓月当空,人在千里,孤高旷远的空灵画面。而作者自身的主观意绪、胸襟臆想、辩证思考又融入其中,不失为东坡词的巅峰之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尽了天下离人泪,唱成了天涯共月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苏轼一生在文、诗、词、画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的诗歌存世2700多篇,是中国诗歌史上一流大家。他的书法亦卓然于历史,成绩不在诗文之下。他提出的诗画一律”观念,极大地促进了诗书画的结合。然而,就历史发展贡献看,非其词莫属。他的词今存350首,数量远低于其诗文,而其词的突破性、创新色彩,当为我国古代词苑中珍贵的艺术遗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成长环境来看,苏轼受其家庭影响,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成名。父亲苏洵,散文名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历代读书人视为榜样。《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即是他。母亲程氏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叔父苏涣、舅舅程浚都是科举高中。苏轼十一岁时就开始为科举考试做准备。为了熟记各种经典,常常手抄几遍加深记忆,而且每写一个字都要像练习书法一样认真,十分刻苦。这一年他写了一篇文章叫《黠鼠赋》,讲述一只老鼠通过装死而逃走的故事。文中有一句“人能碎千金之壁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言下之意,大事之成,源于人们谨慎小心、准备充分。小事之败,源于人们的疏忽、不够专注。事无大小,成败全看是否用心,此文哲理性极强,其父拍手称好。他二十岁中进士,以知名学者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苏轼一生乐善好施,性情旷达,慷慨大方,以崇尚儒学,讲究务实为主。但他“龆龀好道”,中年后又曾表示“昄依佛僧”,思想常常处于儒释道纠葛当中。每当人生挫折或遇失意之时,则以老庄思想主导自己的态度,讲究抱朴守拙,返朴归真,与世无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首中秋词,以月为主题,通过月的描写,借喻世态,从而关合人间别离情绪。充分体现了东坡先生人生“入世”与“出世”、仕途上的进取与退隐的内心困惑。上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一问,排空直入。这一年的中秋之夜明月或有一或无,我们无从考证,而作者是希望有明月照亮夜空的。而这一问,实问青天,意问大宋朝庭。熙宁四年(1071),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也是他自己主动向皇帝上书请求外放的。之前他官位朝庭,目睹官场派系纷争,上层社会混沌不清。尤其是王安石变法,并不合他为政理念,心中苦闷难以排解,为了避开汴京政争旋涡而向皇帝上书请求离开汴京。熙宁七年知密州,实质上也还处于外放冷遇地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继续以设问表达自己徘徊困惑心态。“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自入举子直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党论”,然而现实很残酷,“挺挺大节,但为小人忌恶排挤”,高处不胜寒,自己的宏图难以施展,上层官场的险恶完全不是自己当初想象中的平和环境,人生空漠之感由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词下片则以景写情,通过景物描写寄托自己的情思。“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从人之常情看,在这样一个难以排解内心郁闷的夜晚,确实难以入眠,甚至是睡意全无,且会产生若干遐想,亲情挂念就会成为自然。苏轼与弟弟子由一起长大,感情甚笃,两人一同科举高中,一同朝庭为官。从小的友爱与后顺枯荣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是苏轼毕生歌咏的题材,两人诗词相和也很多,苏轼为子由写诗词有186首之多。而此时两人已有七年未见,思念之情可想而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是苏轼深究儒学性格的突出体现。苏轼“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林语堂),他宽容大度,从不记恨别人。即使是政见不合者,甚至是对他有恨之人,他也从不纠结过去,宽怀以释。月缺有恨,无恨长圆,而月长向别时圆,人间也不要有恨,这是他骨子里本抱怀人之心的写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之阴晴圆缺,自然界之永恒,既知此理,便不应对月圆而感暌离,生无谓恨意,由情感而入理,化悲怨为旷达。亲人之间的欢聚不可强求,当此中秋之夜,唯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聊慰亲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首中秋词,突破久已形成的“聊佐清欢”的小格局题材,充分体现了苏轼在词作中的突破性和创新性,是一篇内容超凡脱俗的高超艺术作品。其中展现的出世与入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自然与人生、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思考;抑郁怆怏的现实感受与善自排遣的宽阔胸怀;高远浩荡的格调与清冷澄明的意境,缔造了这首作品的丰富内函。用南宋胡仔的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尽废”。</p><p class="ql-block"> 最后,仅以一首《行香子》作为我读东坡中秋词的小结吧:</p><p class="ql-block"><b> 酒醉高轩,孤馆清阑。应歌处、笔下云天。文尊太守,语破花颜。休问何时,转朱阁、照无眠。 </b></p><p class="ql-block"><b> 身缘侧岭,怀古当年。笑严陵、空钓鱼船。多情笑我,风雨悠然。任花间轻,词间吵,世间看。</b></p><p class="ql-block"><b> </b> <span style="font-size: 15px;">注:应歌,词人在绣幌绮筵上创作的歌词。文尊太守,化用苏词《西江月》“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意。花颜,美丽如花容貌,借指婉转绮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