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东水沟

一行

<p class="ql-block">  东水沟,距敦煌市四十多公里,是三危山中的一条沟壑。说起三危山可就很有名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早载有三危之名的当属《尚书》:“窜三苗于三危”,后在《史记》五帝篇中也有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言于帝,迁三苗于三危”。说明早在黄帝时期的四千七百多年前,黄帝就将打败的蚩尤部落的后裔三苗人迁徙到三危山一带居住。三危山隔大泉河的对岸悬崖峭壁上,就是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千佛洞),可见三危山有多么出名。目前,</span>三危山为敦煌第一圣境,在地方志中被列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东屹”。三危山隔大泉河与莫高窟毗邻,如果说莫高窟是一座佛教艺术宝窟,那么三危山就是一座佛教艺术名山了。在三危山山上山下,历代建造庙宇,香火兴盛。虽几经沧桑,几度兴衰,现保存的仍有王母宫(三危楼)、观音井、观音庙、老君堂、南天门等,观音井至今水甜情长,令人神往。三危山诸景观都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而且三危山与瑶池、西王母、三青鸟的传说,更使三危山如梦如幻,神奇诱人。扯远了,还是把目光盯在东水沟吧。</p><p class="ql-block"> 说起来,东水沟是一条不大的沟壑,南北走向,也就五六公里长。就是这么小小的一条沟壑,却很神奇。走进沟壑,只见两岸是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在干涸的河道上走着走着,就突然有小溪在流淌,小溪两边是茂密的芦苇荡,随风不停的摇荡 ,河谷悬崖峭壁边和半崖上不时有盘根错节的枯树和依然在顽强生长的苍翠的树木,小鸟会时不时的叽叽喳喳的成群在空中飞驰而过,老鹰也会不时的在高空盘旋,胖墩墩的野鸡会三五结伴的下山来找水喝。继续往前走,河道时而宽敞,时而狭窄,不知不觉中小溪就不见了,真是神奇。在往前行,河谷逐渐开阔,河道向山脊延伸,最后走出河谷,站在山脊上,遥望四周,万重山谷,沟壑纵横,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东水沟的奇特景观吸引大批的敦煌人前来参观和休闲度假。特别是今年五一假期,由于受疫情影响不能出门长途旅行,人们便驾车纷至沓来,使东水沟里形成车的长龙,悬崖峭壁边到处都停着的车,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人们聚集在这里,就在悬崖峭壁下各自抢占一块地盘,搭起凉棚,铺上野餐垫,摆好桌椅,架起烧烤炉,观景、戏水、野餐、聊天、打牌、猜拳,或就在帐篷里闭目养神,度过一个休闲自在快乐的假期。</p> <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的东水沟,小溪清澈透明,茂密的芦苇泛着金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胡杨树分散点缀在河岸边和山谷中,披上金装笑迎接连不断的观赏客,让久居城市里的人们如痴如醉,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湛蓝的天空挂着几丝白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谷中不时有成群的鸟儿自由飞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欢快的鸟语随风飘入我们的耳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告知我们这是他们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我们的到来惊扰了他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还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是被世俗久困的盼望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是回归自然的使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也要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渴盼与大自然的亲密拥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水沟汉代峰隧遗址</p> <p class="ql-block">  东水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建了个大坝,修起一座水库。后来由于大坝水闸坏了提不起来,水放不出去,又赶上汛期,为了泄洪,只好把大坝炸了,从此再没有重建,留下一个坝台成了永久的纪念。现在查地图还有东水沟水库这个地名。</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经常组织社员到东水沟劳动,烧石灰、割芦苇和打柴。现在东水沟还留下当时开采矿石的遗迹、石灰窑和烧窑人用石头磊起的简陋住所。看着这些遗迹,有时空穿越的感觉,真为过去人们的艰难困苦生活而感叹!</p> <p class="ql-block">  曾经在东水沟的烧窑人,随女儿来到阔别近四十年的烧窑故地。</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了车后,这位七十多岁的烧窑老人就和女儿一直走在前面,很快不见了,直奔烧窑遗址,等我们到达时他们已经参观完毕。老人感慨的说,我的腿走路不利索,今天来到这里,怕走不到烧窑的地方,没有想到腿还真争气,竟然在崎岖的山路上能走这么远。我们知道,这是重温故地的激动心情带来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老人给我们讲述了他在这里劳动的往事。他说他在这里先后干了十六年,劳动很艰苦,吃的差,住在简陋的石头磊起的窝棚里,一干就是几个月,有时连春节都不能回家。我问他报酬如何,他说烧窑割芦苇可以获得一点福利,他们大队在当时是情况比较好的大队,年头好的时候在这里烧石灰可以挣到每天一元五角钱的工分。我一下惊呆了,这么高的工分,好多队在当时就是几角钱的工分,有的几分钱,有的甚至还倒欠公社的,一元多钱的工分实在高啊。老人立马说,你不知道我们受了多少苦,曾经挨饿连树皮都吃过。他说有一年,一座窑塌了,窑上正好站着个人,跌到窑里被严重烧伤,若不是正巧赶上有拉石灰的车来把他及时送到医院,那人就没命了,烧窑人挣的是血汗钱啊。老人最后对我说,邓小平是他们的大救星,改革开放让农民吃饱了肚子,生活有了盼头,现在农民也都过上了好日子。</p> <p class="ql-block">  六七十年代,东水沟附近的各大队都陆续派人到东水沟劳动,于是就在这山沟里留下不少的宣传标语。这些宣传标语都是用石灰水写的,四五十年了,大多已经模糊不清了,有些还依稀可辨,留下时代痕迹,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沧桑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