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广州是一个现代城市,“游”广州可以看到众多的摩天大厦,也可以登临广州塔,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感受现代生活快的节奏。但“读”广州就一定要到广州西关——而荔枝湾则是西关的一个景区。</h1> <h1>荔枝湾——若是你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可能会联想到绯红的荔枝、弯弯的河涌、潺潺的碧水。</h1> <h1>广州荔枝湾位于西关涌——龙津路到多宝路一带的泮塘,从清末开始这里被称为新荔枝湾。<br>探究荔枝湾的历史,追溯可到广州建城之初的2200多年以前。<br>在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来广州劝降(南越王)赵佗,陆贾就以当时西村为驻地,筑起泥城,在河边种上荔枝树,“荔枝湾”因此得名。<br></h1> <h1>随着朝代的更替,风雨的洗礼,荔枝湾历经兴起、繁盛、变迁、衰败、重现和蜕变之后,成为今天的摸样。</h1> <h1>昔日的荔枝湾已开辟为荔湾湖公园,以湖泊为主体。园内亭、台、廊、榭掩映于碧波绿树之中,一派南国风光。</h1> <h1>一湾清澈的流水,碧绿的树木,亭台楼阁隐秘在周围林立的楼宇之间,你是否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h1> <h1>你见过这样巨型的笛子吗?这支超低音巨笛的长1.3米,重达3斤多。低沉的笛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似乎远在天边,隔着湖水飘然而至。</h1> <h1>出于好奇,我特地到网上查询了这位老人的资料。<br>这是2011-03-26“羊城晚报”的报道——梁亚六,今年62岁,研究了40多年的音乐。他自制了“超低音巨笛”、“超高音小笛”、“横中箫”、“活动排笛 ”、“拉管洞箫”和“萨克斯 风”共6种乐器。一根长1.3米、半径为5厘米的竹子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若干小孔,这就是梁老伯所称的“超低音巨笛”。“乐器店卖的没我的这么大,也没我的能吹这么低的音。”这根外表粗大的笛子,吹出来的声音果然低沉悠长。<br></h1> <h1>荔枝湾有两座大舞台,一个沿着荔湾涌,时有演出(但需隔水在对岸观看)。</h1> <h1>另一个在荔湾湖公园内,长年演出。在这儿会看到粤剧表演,欣赏到最地道最原汁原味的岭南文化。<br>从图片上人们穿着看,天气已凉,但大爷大妈们坐在大榕树下观看粤剧兴致不减,优闲、安逸,这就是老广州市民的生活状态。<br><p>从2010年10月23日在荔枝湾大戏台演出第一场折子戏,十多年来,凭着“日日免费演,场场做大戏”的坚持,这个戏台成了荔枝湾一带最不能错过的风景。</p></h1> <h1>荔湾涌旁有座“有求必应”佛,该佛有四尊佛面,分别代表健康、事业、爱情与财运,掌管人间的一切事务。</h1> <h1>据《百度百科》介绍,对四面佛的正确称呼应为“四面神”。四面神在东南亚,特别是泰国被认为是法力无边,掌握人间荣华富贵之神;其四面分别朝向东南西北,供信众祈福。由于外形近似中国佛像,中文译名多为四面佛。</h1> <h1>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形式,被称为“西关大屋”。<br>一般每座大屋面积400平方米,从入门起设有门厅、天井、轿房、神厅、内房、房厅,还有青云巷、挂廊、花局、庭院等布置,内部装饰多采用木刻的花眉、花罩、屏风和满州花窗,门前有水磨青砖石墙、矮角门、趟拢门、回字门廊等。西关大屋平面布局狭长,独特的结构有利于穿堂风,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br></h1> <h1>清末时期,广州外贸非常繁荣,富商多聚在城西一带,选择了在空气清新、交通便利的西关建造住宅,结合中西、汇通南北的基础上,建造了从平面布局、立面处理、建筑设计到细部装饰方面都别具风格的西关大屋。</h1> <h1>“西关大屋”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它是砖木结构,而采用的一律是青砖。第二,大门采用可推移的“木趟栊”。第三,是采用图案色彩缤纷的“满洲窗”。</h1> <h1>满洲窗,作为岭南建筑的一个独特符号,仿佛点睛之笔,用璀璨迷离的光和影,定格了岭南历史上一段中西交融的历史,彰显着岭南文化的兼收并蓄。</h1> <h1>坊间流传,满洲窗的起源是受驻防八旗的生活习俗影响,但其实“满洲窗”与东北人没有多大的关系。它从诞生、风格形成与发展,到成为岭南建筑艺术的一抹亮丽色彩,都离不开我国进口和加工平板玻璃的历史,以及广州人创造性地将其融入中式传统窗棂的故事。(选自《百度百科》)</h1> <h1>荔枝湾涌,这里有由一间典型的西关大屋改建而成的“西关民俗馆”。</h1> <h1>正厅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意),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有通风、防火、排水、采光、晒晾、交通、栽花木等多种功用。<br>通往正厅的院内小门,对联内容为“门迎百福,户集千祥”,身后小巷为“青云巷”。用一式青砖整齐砌着的屋墙,高高地立在青云巷边,庭院深深的感觉油然而生。<br></h1> <h1>民俗馆采用三开间布局,正对门口的是正厅(神厅),是供奉祖先和家人聚集的地方,里面的家具按对称摆设,桌椅皆是名贵的酸枝制成;正厅前近天井上方前有一用木版拉花秀雕而成的花罩,把大厅和天井分隔开;而正厅上方,还搭建有神楼,用于供奉祖先。(选自《百度百科》)</h1> <h1>大屋为三进,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客房。偏厅、客房后面为卧房、厨房等。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h1> <h1>独具特色的西关婚嫁风俗,延续了中原传统。这是摆放在厅内的花轿。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清末民初,新人除进行中式婚礼外,还得往往穿上西式婚纱礼服拍照留念。(选自《百度百科》)<br>可以想象,婚嫁时新郎新娘披红挂绿,宾客如云,婚嫁极尽豪华、隆重。<br></h1> <h1>最有特色的西关大屋大门一般由三道门构成。<br>第一道是屏风门,门上雕着花鸟图案,更多的是一些漂亮的几何图形,十分精巧,像两面窗扇,挡住了外面路人(向屋内看)的视线。<br>第二道门,叫趟栊门,趟栊门是古老的“防盗门”,形似一个大的木框,中间横架着十几根圆木,圆木一定要单数,不能双数,因为在粤语中“双”和“丧”同音,不吉祥。(选自《百度百科》)<br>趟栊门左右推拉,既通风又保证了基本的安全。 岭南地区天气炎热潮湿,住所讲究通风透气,屏风门、趟栊门正是起到这种作用。<br>第三道门是真正的晚间关闭大门。<br></h1> <h1>西关还有不少名人故居。<br>詹天佑故居纪念馆坐落在十二甫西街,古朴的青砖、木趟栊和满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关大屋。<br></h1> <h1>詹天佑故居建成了展览陈列厅,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旁边的一所小学,也被命名为詹天佑小学。陈列馆内有詹天佑生前用过的绘图仪器等实物。</h1> <h1>蒋光鼐故居位于龙津西路逢源北街87号。整栋建筑属民国风格,青砖墙,三层高,建筑面积达833平方米。</h1> <h1>荔枝湾的“风水宝物”——文塔。<br>文塔高13米,为六角形金字尖顶砖木结构,塔底每面宽2.5米,塔高二层,塔门向北,门首有“南轴”石匾,二楼窗顶上方嵌有“云津阁”石匾。塔基座为石砌,塔身为东莞大青砖所砌,塔尖顶部有陶瓷葫芦,高达2米。<br>根据民间传说,文塔供奉着文曲星,是掌握文人骚客功名命运的神塔。文曲星手执一笔,谁被此笔点中,便可高中进士、举人等科举功名。所以,文塔的建筑外观酷似一支笔尖向上的形状。在旧时代,一个人要成就功名伟业,有两种较为理想的途径,即"文人走笔安天下,武士上马定乾坤"。因此佑助"文人走笔"的文塔也极似"功名塔",是荣誉和梦想的象征,是书香门第和深阁雅斋执卷拈笔之人的福贵塔。(选自《百度百科》)<br></h1> <h1>文塔旁边就是西关上支涌畔。每逢端午节时,远道赶来或近守家门的“老广州”们,可在文塔附近观赏到泮塘乡民生龙活虎的龙舟竞渡。</h1> <h1>昔日的荔枝湾是广州巨商富贾的聚集地,如今的荔枝湾是领略西关风情和老广韵味的好去处,景点沿着蜿蜒的河道分布,南来北往的游客穿行在这里寻找旧时光。</h1> <h1>“三月三•荔枝湾”活动在荔枝湾景区举行,一系列充满西关风情的民俗表演,展现了独特西关民俗风情。</h1> <h1>开脸,中国古方美容法,指婚礼前为新娘修饰梳妆脸面。女子一生只开脸一次,表示已婚,是中国旧时女子嫁人的标志之一。</h1> <h1>旧时女子出嫁之时,会邀请“全和人”的妇女——父母和公婆健在、有配偶、儿女双全——“绞面师”来为新娘绞面,把新娘额前、鬓角的汗毛拔掉,意为让新娘别开生面,祝愿她婚姻幸福美满。</h1> <h1>开脸过程: “绞面师”首先在顾客脸上涂上粉(先前科技不发达,使用的是少许上等石灰或者其他粉状物;当今使用粉底等化妆品),接着拿出一条麻线,挽成8字形的活套,右手拇指和食指撑着8字一端,左手扯着线的一头,口中咬着线的另一端,右手拇指一开一合,咬着线的口和左手配合右手,如此8字形套在脸上拉来拉去,直到汗毛被拔光,一张光洁的脸呈现出来。“绞面师”再把顾客的眉毛修成‘月牙眉’或‘妃子眉’等形状。(选自《百度百科》)</h1> <h1>绞面这门手艺自古有之,是闺房手艺,妈妈传女儿代代相传,在没有现代美容技术的时候,这项手艺几乎遍布全国。</h1> <h1>泥塑,俗称“彩塑”,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南北方都能见到(天津泥人、惠山泥人等)。但是我感觉,他捏的不是泥土,而是面人(面塑),不管是泥塑,还是面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br>捏泥人的师傅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br></h1> <h1>狮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辟邪物品,文化节上销售的“扎狮”小巧、玲珑可爱。这项工艺,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西关狮头的特点:狮头饱满,口大带笑,眼大明亮,杏鼻利齿。(选自《百度百科》)</h1> <h1>网上下载的“狮头”图片。</h1> <h1>从网上下载的照片,桌子上摆放的一大三小 “狮头”和大“狮头”的骨架告诉我们,“扎狮头”制作过程复杂,看着这张照片,我感觉“狮头”越小越难“扎”。</h1> <h1>“箍煲”——中国古代民间传统修补技术,用来修补裂缝轻微的砂锅。用铅丝把裂砂锅紧紧地箍扎起来,使裂缝变小。再用蛋清或米饭在裂缝上涂抹,然后用火烧下,即可。砂锅有很多小微孔,善于吸收食物的味道,时间越长,留香越浓。</h1><h1>引申意:广东人俚语,对于人与人(特别是情侣)之间,当关系出现裂痕时,“箍煲”是为了挽救一段不想失去的感情。(选自《百度百科》)</h1> <h1>源于广州南海神庙“菠萝神诞”的“菠萝鸡”(工艺品),已有一千多年的制作历史。它是艺人用染成五彩的鸡毛贴制而成,活灵活现。传说菠萝鸡会驱邪纳吉,因此人们纷纷买回家祈望带来好运。</h1> <h1>岭南特色的草编。</h1> <h1>西关小姐巡游, “西关小姐”已成为新荔湾、新广州的形象代表,当选“西关小姐”需兼具传统与时尚的气质,并需履行社会公益事务。</h1> <h1>巡游的西关小姐有点累了,坐在陈廉伯公馆的标示牌下休息。旁边的游客似乎对她的穿着有兴趣,小姑娘感觉到了这一点,表情有些不自然。<br>这个卖“鸡公榄”的小贩(有时吹喇叭,有时吹唢呐,我在广州西关不同的地点多次见过他),也是西关当地的名人。<br>三个人,三种不同的身份和神态,如此奇妙汇聚到了一起也很难得,拍下来留作纪念。<br></h1> <h1>西关婚俗表演现场的媒婆及新郎新娘。<br>广州有句出名的俗语,叫作“东山少爷,西关小姐”,句子来源是说,(广州)东山向来是权势人士的世居地,出入东山多是官家子弟;而西关自古是广州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们多数居住在那里,她们打扮入时,结伴而行,穿梭于西关众多商铺之间,形成了一道动人心魄的风景线。(选自《百度百科》)<br></h1> <h1>这个游客姑娘与新郎合影。<br>清末民初的西关,是老广州城最富庶最繁荣的商业集中地。当时居住在西关的人家,生活水平基本都超过“小康之家”。富贵人家多聚于西关,文化教育事业也相应发展起来了,“女子无才便是德”之古训亦受到开明风气的猛烈冲击。至清代晚期,广州有300多家私塾,其中只收女生的女子私塾就有近100家,大多设在西关。所以住在这儿的西关小姐是知书识礼的女性典范。(选自《百度百科》)<br></h1> <h1>由于有了与男子同样受教育的机会,最早接受欧风美雨的熏陶和洗礼,应运而生的西关小姐群学贯中西,不同于广州其他地方的女性,出入传统又突破传统,把知识学问融入了无敌的青春之中,所焕发出来的魅力,在当时广州少女群体中可说是出类拔萃的。(选自《百度百科》)</h1> <h1>五月五龙船鼓,泮塘“起龙”迎端午!</h1> <h1>民谚云“四月八,龙船透底挖”,意思是在农历四月初八把深埋在涌底或池塘里的龙船挖起、洗净、风干。荔湾区泮塘村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在荔湾湖公园内进行“起龙船”仪式,包括祈福、起龙船、清洗装饰龙船和试扒龙舟等多个环节。现场还有舞狮表演,鼓乐齐鸣,引来市民游客围观叫好,已是一派热闹的节日景象。(选自《百度百科》)</h1> <h1>村民们从荔枝湾涌水底“请”出了4条村里的龙船,其中,“年龄”最大的“仁威”号龙船已经400多岁了。该龙船长约40米,宽约1.2米,可坐90位成员。(https://www.chinanews.com.cn/ty/2018/05-22/8520122.shtml)</h1> <h1>五月五,准备演出的“龙头”、“狮子”正在“休息”。</h1> <h1>外国小姑娘期待着舞狮舞龙表演。</h1> <h1>泮塘村在梁家祠、仁威庙举行传统的祭拜仪式,拉开了龙舟下水巡游 “五月五龙船鼓”活动的序幕。</h1> <h1>舞狮是民间迎祥纳吉的习俗,由来已久,历久不衰。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每逢佳节喜庆,开张庆典,必敲锣打鼓,舞狮助兴。</h1> <h1>文塔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数以万计的游客夹岸观看。</h1> <h1>各路参加龙舟巡游的队伍已经做好准备,他们将在荔枝湾大显身手、一展风姿,游客们期待着一场激动人心的表演。</h1> <h1>人们翘首以待“五月五•龙舟鼓”龙舟巡游开场仪式。<br><p>据报载,上午10时许,荔枝湾文塔广场开始上演由专业团队带来的古代祭拜屈原仪式表演并祈求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婉转的长号声中,演员们身着素服,立在涌边齐声诵读楚辞:“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声音落下,一位长者走到涌边,抛洒肉粽,岸边的方阵敲响大鼓,仪式结束。(https://news.ifeng.com/c/7fcUp5UniZ6)</p></h1> <h1>巡游竞赛开始了,龙船通过龙津桥。龙津桥与文塔相呼应,是荔枝湾标志性景观。此桥为三拱桥,中间过水,两边行人,由于桥洞低矮,需要对来往的船只及时调度。</h1> <h1>荔枝湾涌两岸人山人海,热情高涨。每有龙舟队亮相,围观的人群中便响起阵阵掌声。现场观看的游客表示,“龙舟虽然体形不大,但气势强大。很有西关味道,也有传统特色。”<br>荔湾涌并没有宽阔的水域,我不知道在这样比较狭窄的水道上,竞赛的组织者是如何安排(龙舟之间)依次穿行的。在这个实际问题面前,能够顺利举办比赛,应该是下了功夫的。<br></h1> <h1>龙舟巡游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 “以龙会友”是端午节的习俗,“扒龙船”不仅是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更是老广州人探亲访友的一次极好机会。</h1> <h1>龙舟健儿雄浑粗犷的吆喝声、锣鼓声、爆竹声响彻云霄,队员们精神百倍,在荔枝湾大显身手、一展风姿,岸边点燃的鞭炮,与人们共同庆祝盛会。</h1> <h1>河涌里过一波比赛的龙舟,放一波鞭炮,满地都是放过的鞭炮碎纸,洋溢着喜庆。</h1> <h1>龙舟上,参赛队员们身着统一服饰,船桨翻飞争艳荔枝湾。</h1> <h1>龙舟满载着吉祥之愿,在河涌上游弋。人们普遍相信,龙舟具有灵性,扒过龙舟后会身体健康、事事顺利。</h1> <h1>资料介绍,龙舟竞渡这一古老的活动在唐代以前仅为划船活动,并无“夺标”这一环节。到了唐代赛龙舟成了一项独具特色的竞赛活动,其目的在于争夺第一名。为了裁定名次,人们在水面的终点插上一根长竿,竿上缠上五颜六色的锦布,鲜艳夺目,称之“锦标”,也叫“彩标”。竞渡船只以首先夺取锦标者为胜,故这一竞赛又称为“夺标”,“标”成了冠军的代名词。宋代以后,夺标成为竞渡的法定规则,一直沿用到明清两代。(选自《百度百科》)</h1> <h1>古代,人们在击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娱神与乐人。现在,龙舟竞赛的根深深的扎在老百姓的心中,选手们们顽强拼搏、百折不挠、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的精神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h1> <h1>龙舟正在通过河涌旁的“荔枝湾大戏台”。</h1> <h1>手持“一帆风顺”令旗,祈求赛事顺利,拥抱成功。</h1> <h1>一湾清水绿,两岸荔枝红。<br>可以说,荔枝湾是体验岭南水乡文化、西关文化的好地方。如果你想读懂广州,就必须要来这里看看,感受一下,你会发现老西关的魅力。<br></h1> <h1>有人说,一个城市,如果只有高楼大厦,那就会变得冷冰冰的,缺少了灵气,只有“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才是一个城市永恒的记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