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惯例性活动,共研学习与成长——记盛奕名园长工作室四月第二次活动

盛奕名园长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28日下午,盛奕名园长工作室成员和凤凰山中心幼儿园的老师面对面进行了“惯例性活动中学习”的主题研讨。</p> <p class="ql-block">  首先,盛奕名园长工作室成员通过上午的半日跟班,走进班级,观摩班级课程环境,关注班级惯例性活动的开展。</p> <p class="ql-block">  随后,各位工作室成员观察孩子们的游戏,聆听游戏分享活动。</p> <p class="ql-block">  在下午的集中研讨时,首先由带班教师吴笛对半日活动进行简单的介绍,提出了自己在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困惑。盛奕园长采用把问题抛还给教师、以引发教师自我反思的方式来展开与教师的对话,不是直接给予教师答案而是通过层层对话让教师们一点点剥开现象背后的原因。戴艺园长和游华娟园长分别从幼儿园的环境以及课程开展中个性化的支持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帮助教师梳理、解决了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困惑。</p> <p class="ql-block">  其次,幼儿园其他教师也纷纷提出惯例性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如鲍夏蕾老师提出关于阅读课程该如何支持和推进;陈玲月老师提出生活课程该如何呈现等等。盛奕名园长工作室成员都与她们一一进行互动对话。</p> <p class="ql-block">  从对话研讨中,教师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与收获。如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还是需要不断审视自己的儿童观,善于用发现的眼睛捕捉每位孩子的需要,从时间、机会支持每个孩子在一日生活的各样研究,当我们真正理解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地在生活中学习时,每一位孩子才会从容淡定地按照自己的节律展开探究,每一位孩子都在构建自己的课程。所以,始终要遵循“儿童在前 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游戏中如此,生活中亦是如此,我们要善于提供一切机会支持孩子的探究与学习,并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有理由的表达等。</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也发表了自己跟班活动的发现,如朱芬兰园长说到在生活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给到了很多支持,也看到了孩子每天都对碗莲的关注,有关于生长的,关于管理的,还有自己对于碗莲的期待的……孩子的学习无处不在。 </p> <p class="ql-block">  许莉园长说到班本课程实施要遵循儿童在前,不是老师要去做生活课程而去做生活课程,因为儿童的生活课程是他自己的发现,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属于他自己的持续探究的课程。</p> <p class="ql-block">  通过今天一天的观摩、交流研讨,盛奕名园长工作室成员现场的答疑解惑,为我们在接下来开展“安吉游戏”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思考与方向。我们将继续在不断地探究与反思中小步递进地成长!</p>

课程

教师

工作室

盛奕

园长

孩子

名园

活动

研讨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