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儿童绘本故事《袁隆平》

西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在“具有初步的归属感”这一发展目标中有:“知道国家一些重大成就,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那么,在幼儿园时期进行红色精神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绘本就是比较好的载体,图文并茂,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本次我选择的的绘本是《袁隆平》主题人物故事,这本红色绘本用儿童视角介绍了中国先锋人物——袁隆平,给孩子们予以启发和激励。 我觉得这本绘本适合大班孩子,大班孩子的思维特点逐渐开始从理解故事本身慢慢递进到情感共鸣和思想升华。 对于这次绘本,我拟定了这样的活动目标:<br>1.通过故事了解袁隆平爷爷的主要事迹;<br>2.理解词语“坚持不懈”,在数量词中感受科学成果的来之不易;<br>3.缅怀袁隆平爷爷,激发向先锋人物学习的热情。<br> <h3><font color="#b06fbb"><b>采用倒叙法,初步了解人物</b></font></h3> (出示人物图片,认识袁隆平) (教师讲述)袁隆平先生有一个梦,一个关于水稻的梦: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br> 袁隆平先生的希望:“中国人,不会再饿肚子。”<br>  师提问:为什么希望中国人不再饿肚子呢?”“小朋友们现在没有饿肚子啊,天天吃的饱饱的,还有孩子挑食扔食物呢!”“是怎么一回事呢?”<br> 有一个故事向我们介绍了袁隆平,一起去看一看。(出示绘本封面和扉页) <font color="#b06fbb"><b>通过图文,了解一下袁隆平先生生活的时代背景</b></font> 阅读图1—图5,了解袁隆平先生生活的时代背景。这本故事的特点就是有适合幼儿年龄的相关图文,既把时代背景点到为止,又突出了袁隆平小时候爱观察、爱学习、爱自然的优秀品质。 图6,图7是重要的信息提示,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画面内容。然后教师使用讲解法梳理袁隆平进行水稻研究的初衷。 <font color="#b06fbb"><b>研究是什么,很容易成功吗?了解探究实质。</b></font> 研究是什么,很容易成功吗?带着问题去听故事。(边听录音边看图) 自主阅读图8——图14,了解不断尝试、失败、再试、寻找、发现、被质疑、冒险的探究过程。 这部分的内容可以进行分层导读,有些孩子对实验感兴趣,有些孩子对坚持不懈的精神深受感染,有些孩子能迅速激发对大自然的兴趣,有些孩子对绘本中的语言有敏锐理解力。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同时为不同的学习特质提供合适的素材。活动的重难点也在这一部分。通过事例对比法进行导读,带孩子们理清绘本故事脉络。 他们会好奇雄蕊、雌蕊的样子,想要知道自花授粉是怎么一回事。 在不同事例中感受坚持不懈的精神。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吸引孩子对自然发起观察和探究。 听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故事,形成语言内化。 图15,我觉得是一本绘本点睛的部分。画面轻松自然、有趣味,在前面失败,被质疑、需要不断尝试的悲情中立即将情绪提到探究激情上来,让孩子感受“科学也是有趣的”“发现是有趣的”,这对孩子的情感塑造来说是重要的。 <font color="#b06fbb"><b>通过数据量词,感受袁隆平先生的伟大</b></font> 图16——图20出现了很多数据,能够感受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体现科研成果来之不易。如:14万个样本。6株雄性不育的水稻,10年时间,1000多个品种,3000多种杂交稻。(教学方法:孩子们对这些数据没有具体的事物比量,教师可以通过身边事物比例,形成幼儿脑海中的数字对比。比如,14万个是多少呢。我们这个生活的小岛上一共1万多人,14万就是14个像我们这样的岛加起来的人的数量。10年,十年你就长到爸爸那么高的时间。) 师提问:如果袁隆平爷爷在寻找样本时,找了很多很多,没找到,放弃找了,会怎么样?如果他觉得太阳太晒了,不找了会怎么样? 小结:科学探究需要怎么的精神? 图21,图22感受袁隆平先生的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以及他对世界的贡献。 <font color="#b06fbb"><b>教师讲述法总结袁隆平先生的成就</b></font> 图23——图25通过讲述法总结先生的主要成就,激发幼儿肃然起敬的尊敬之情。 <font color="#b06fbb"><b>感受科学成就的喜悦,激发幼儿探究热情</b></font> 图26的画面色调温馨、喜悦、充满希望,这种希望通过画面言传给下一代人,科学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未来的国家栋梁。 致敬可爱的中国先锋,使孩子们喜欢探究。同时,珍惜粮食,知道这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袁隆平

绘本

探究

孩子

幼儿

故事

先生

感受

精神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