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五月(5)啊,公孙鞅

屈松(松哥)

<p class="ql-block">啊,公孙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史书上说:“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这句话中包含有不少的背景知识。</p><p class="ql-block"> 公孙鞅作为卫国的公孙,和国君同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贵族子弟都值钱。公孙鞅于“庶孽”,“庶”的意思是“小老婆生的”;“孽”的本义是树木萌生的旁支,引申义同样是“小老婆生的”。这样的孩子在家乡一般没有好的出路,也很容易被歧视,不如外出寻求发展。</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当时的卫国又小又弱,即便有高贵的血统和过人的能力,在这里也很难施展得开。公孙鞅只有跨出国门,到大国、强国去寻找机会。</p><p class="ql-block"> 公孙鞅聪明,乃学霸也,特长是:对“刑名之学”(古时的管理学和帝王术等门类)浸淫很深。他首先到了三晋当中的魏国——战国初年的头号强国。做总理公叔痤家里的一名家臣,职位叫中庶子。中庶子的“中”,表示这个职位是主君的近臣,大约相当于领导的秘书、司机这一类,和领导很贴身,也容易得到提拔。大约正是因为常有这种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公叔痤才会充分了解到公孙鞅的才干。</p><p class="ql-block"> 不幸的是,公叔痤还没有来得及把公孙鞅引荐到朝廷,自己就病倒了。在魏惠王过来探望的时候,公叔痤拼着最后一点气力做出了最后的政治嘱托,说自己有个叫公孙鞅的家臣,年纪虽轻,但有奇才,魏国的国政可以完全交付给他。这话还可以翻译一下,自己这个现任总理马上就要死了,公孙鞅是继任总理的最佳人选。</p><p class="ql-block"> 但魏惠王不以为然。公叔痤只好提出次优方案:“您如果不肯用他的话,一定要杀掉他,千万不能让他活着走出我们魏国。”</p><p class="ql-block"> 这下魏惠王答应了。等魏惠王一走,公叔痤马上找来公孙鞅,把前后经过讲完,向他道歉,说自己必须“先君而后臣”,催公孙鞅赶紧逃命。</p><p class="ql-block"> 被逼无奈,年轻的公孙鞅只好另谋出路。听说秦孝公正在招贤纳士,那就去秦国试试看吧!还算顺利,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到了国君。</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一开始的时候,公孙鞅给秦孝公讲的是帝道和王道。那是夏、商、周三代的成功之道,但国君嫌这条路见效太慢,他说贤明的君主都应该趁着自己的有生之年就扬名天下,哪可能一代一代人慢慢积淀,最后才熬出来一个帝王事业呢?孝公只想了解强国之术。</p><p class="ql-block"> 一波三折后,在第四次面试时,公孙鞅讲出了一套富国强兵的办法。秦孝公越听越着迷,膝盖不自觉地就往公孙鞅跟前靠近,一连听了好几天还不过瘾。秦孝公还向他咨询了许多国家大事。此后有了秦孝公的信任,公孙鞅当然就可以在秦国大展拳脚了。</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公孙鞅的职场生涯开始走红,后来红得发紫。他辅佐秦孝公,在秦国积极推行变法,所制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让秦国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大,且国富兵强。公孙鞅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所以又称商鞅。</p><p class="ql-block"> 然而,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商鞅失宠。由于他大力推行变法,得罪了秦国诸多的既得利益者,最后“商鞅变法死于法”,落得被灭族和被车裂而死的下场。</p><p class="ql-block"> 公孙鞅职场可谓无限风光,但最后的结局相当悲催。我们看到历史上很多次的变法,都是人亡政息,但“商鞅变法”的成果一直被历代延用,“县制”更是使用至今。历史评论——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 天朝长期是儒家主导,对公孙鞅职业高歌猛进、又断崖式崩溃有着一个解释。认为,公孙鞅错就错在,求职路上竟然还要拉关系、走后门,找中介找到了景监身上。景监不是正经人,而是“嬖臣”,换言之,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君子应该洁身自好,不能找小人帮忙。一旦晋升的路径有了瑕疵,后面就怕一步错,步步错了。</p><p class="ql-block"> 儒家经典《礼记》给出过一条明确的行为规范,原话是:“事君不下达,不尚辞,非其人弗自。”公孙鞅违反的就是“非其人弗自”,找了不该找的人来引荐自己。清朝学者朱彬写过一部《礼记训纂》,在解释这段话的时候正是拿公孙鞅举例子,说他拜托景监就属于“非其人”,找了不该找的人。</p><p class="ql-block"> 质诸高明,以为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