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什市第十一幼儿园,“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

阿图什市第十一幼儿园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孩子们就要进入小学啦,离开幼儿园里熟悉的老师、小朋友,去面对小学里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新的同学,相信爸爸妈妈和孩子一样对小学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夹杂着一丝丝不安与紧张。对于子女的“起跑线”,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因此,幼小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p><p class="ql-block">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促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全面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工作,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向小学生活过渡。阿图什市第十一幼儿园向各位家长朋友发出以下倡议:家园协同,科学衔接,我们在行动。</p> <p class="ql-block">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明确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p><p class="ql-block"> 一、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 如:向往入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p><p class="ql-block"> 二、能力准备。</p><p class="ql-block">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p><p class="ql-block"> 三、物质准备。</p><p class="ql-block"> 基础的文具用品。</p><p class="ql-block"> 四、学习准备。</p><p class="ql-block"> 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p> <p class="ql-block">  向往——了解小学生活,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p><p class="ql-block"> 孩子进入陌生的环境生活和学习,内心会有恐惧和不安,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充满期待地进入小学。对孩子关于上小学的各种疑问,有针对性地解决。</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采用实地走进小学参观的方式,帮助大班孩子全面、直观地了解小学的生活、学习环境,寻找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之处。</p> <p class="ql-block">  养正——锻炼生活自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 刚入小学时部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弱、习惯差,铅笔、橡皮经常丢,课桌、书包里一团糟。针对这个问题,我园会让孩子背上小书包,学习整理学习用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p> <p class="ql-block">  守规——引导交往合作,增强自律的规则意识。</p><p class="ql-block"> 通过与小学老师交流,我们了解到:孩子刚入校时会发现,部分孩子不会独立和同学交往;有的同学不会听上课铃声等指令,缺乏规则意识。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方式,把规则意识的培养渗透在一日活动中。</p><p class="ql-block"> 如:游戏活动中,进行角色游戏需要互动合作,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并尝试自己解决矛盾和冲突。活动前后设置提示音乐,引导幼儿学会听指令。集体活动中,要求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专心倾听别人讲话,举手回答问题。引导孩子感受时间的长短,猜想并体验一分钟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规划课间生活。开展一定的规则类游戏,增强规则意识。</p> <p class="ql-block">  好学——激发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的学习能力。</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能更关注的是知识类的衔接,但经实践证明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如: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培养初步阅读能力。</p><p class="ql-block"> 知识——以启蒙、培养学习兴趣为主,知识为辅,并让幼儿掌握小学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p><p class="ql-block"> 如:识字,数学。</p><p class="ql-block"> 学习小学常用的基本汉字,以理解汉字为主,逐步引导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因此我园特为本班幼儿制定了识字的延伸,阅读的延伸。在幼儿园也经常引导幼儿做已学汉字的绘本迁移。幼儿看得懂,能自主的阅读,兴趣自然容易培养,阅读能力才会逐步提升。</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链接、双向互动,更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家、园、校三方鼎力相助,才能形成坚不可摧的教育合力。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做呢?</p><p class="ql-block"> 一、心理有准备</p><p class="ql-block"> 每个入学阶段,孩子们都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焦虑、不急躁、不紧张,以平常心来看待孩子们的幼小衔接。</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孩子充满自信地去迎接新的环境,从心理上引导、平常生活里有目的地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里马上就要有一位小学生了,好开心呀!”“上小学后会交到很多的新朋友。”“小学的操场很大。”让他自己觉得小学真好,成为一名小学生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让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充满期待。</p><p class="ql-block"> 二、生活有条理</p><p class="ql-block"> 孩子在幼儿园时,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都会有老师的帮忙,但是到了小学后,学习和生活都需要独立完成。家长平时注意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的生活有条理。</p><p class="ql-block"> 首先,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比如说:要按时起床、吃饭,要独立完成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拖拉为小学的学习打好基础。还要培养他的规则意识。如:用完的物品要放回原处,在公共场所也要遵守行为规范,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等等。这样的规则意识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p><p class="ql-block"> 三、交往有能力</p><p class="ql-block"> “离开熟悉的伙伴”是不少孩子对上小学最担心的事,也是一些孩子上小学后不适应的原因之一。上小学后,不像在幼儿园里什么事可以找老师,与同伴发生摩擦和矛盾时,孩子要学会独立解决矛盾。那么,家长可以怎么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呢?</p><p class="ql-block"> 首先,帮孩子做一些必要准备。事先了解家庭周围有没有与孩子同龄同校的邻居,设法让他们认识,约好入学第一天一同上学。有了熟悉的朋友,孩子对小学生活会感到安全多了。有了迅速认识新朋友的本事,孩子就不会担心自己在学校里孤单了。其次,教孩子学会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如果和小朋友遇到争执,该怎么做。比如,怎样和同伴一起玩一件玩具?正确引导孩子,重视的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为孩子往后的优秀品质打下良好基础。</p><p class="ql-block"> 四、学习有品质</p><p class="ql-block"> 孩子天生就会对新鲜的事物有好奇心,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与他在一起的时候让他培养观察、专注力、探究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每日在给孩子讲故事或听故事的时候,要求孩子不能够边听边玩,讲的时候要随时提问,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倾听能力,还培养了他的想象力和记忆力,提升他的专注力,慢慢地培养他自主阅读的能力。经常给孩子布置一些带着多重指令的小任务,也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倾听能力。</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家长朋友,幼小衔接是长期性的活动,需要幼儿、教师及家长一同携手,创设一个科学、高质量地成长环境,共同陪伴幼儿走过这一重要成长阶段。</p><p class="ql-block"> 总之有了您的参与,教育才完整,孩子发展才会健康! 让我们共同携手,使孩子能顺利的走进小学,确保幼小衔接沿着科学方向推进,帮助孩子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