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园旧梦

熊克明

<p class="ql-block"> 煦园旧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散文/熊克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谢朓笔下圆美流转的“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还是李白诗中豪迈悲壮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抑或是王安石作品中寂然落寞的“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都能让久居古城南京的人们,神游往昔,浮想联翩。这些千古不朽的诗词,如同一幅幅历史的卷轴,描绘出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在南京市玄武区西南部,有一条长约1800米,被“藏身”在梧桐绿荫里的街道,这条呈东西走向,西起中山路,东至汉府街,蕴藏着南京千年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街道,就是南京最具特色的文化街区之一的“长江路”(古称大仓园)。徜徉在这条蕴含着千年古韵之美的街上,既能追访到许多名流儒士潇洒飘逸的行踪影迹,也能闚视到古都南京历史更迭与嬗变留下的鸿爪春泥,更能体味出鲜活的市井百态和淳朴的民风民俗。</p><p class="ql-block"> 据历史文献记载,先后经历过5次易名的南京“长江路”,不仅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在古城南京流传着一句话:“一条长江路,半部近代史”。像这样带有千年传奇色彩,以及赋予其非凡历史使命的街道,不仅在南京,乃至在全中国亦是绝无仅有。</p><p class="ql-block"> 考古学家发现,威名赫赫的长江路的由来,最早可追溯到六朝南唐时期,当时的“长江路”位于南唐“建康邑”(南京)的中心位置,毗邻“皇宫”。南唐灭亡后,建康邑及皇宫周围被夷为平地,此后,“长江路”一带,渐渐变成了荒僻的菜圃地。</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梭,300多年后的元朝至正元年(1341年),朝廷在“集庆路”(南京)城中部(南唐菜圃地),修建了一座存放粮食的“大仓房”。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登基建都,随着城市人口剧增,各地的粮食运进帝都后,朝廷急需存放粮食的地方,于是明太祖朱元璋敕令在“皇城”的西边,南唐时的菜圃地上,紧挨着元朝时修建的“大仓”房,增建了数座存粮的仓库。此后,原来的南唐菜圃地,便被称名“大仓园”街。</p><p class="ql-block"> 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朝廷在大仓园街上的“汉王府”(今长江路292号)设立“两江总督”衙门,逐将大仓园街改名叫“督署街”。</p><p class="ql-block">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国民政府办公地设在清朝时的两江总督署衙内,国民政府逐将督署街易名为“国府路”。</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三月三十日,“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将国府路改称叫“维新路”。</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华民国政府于民国三十七年(1946年)五月三日还都南京,国民政府办公地仍设在原两江总督署衙内。随后国民政府及时地剔除“维新路”地名, 并特别命名为“林森路 ”(即为纪念前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先生)。</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市政府逐将林森路更名为“长江路”,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从时间顺序上讲,最早让五易其名的长江路名噪天下的,是明朝时期发生在“大仓园”(长江路)的两次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是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将皇城西边,坐落在“大仓园”街上的寺院“归善寺”拆除,然后在原址为被其赐封为“归德候”爵,战败归降的陈汉末代皇帝“陈理”,修建成一座带花园的府邸,时称“归德候府”(即今南京总统府雏形)。然而,陈理入住新府邸不久,生性多疑的明太祖朱元璋,觉得将陈理留在应天(南京)府,将来恐为“祸害”,逐于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将陈理遣送往东北的“高丽王国”安置,陈理走后,归德候府暂被弃置不用。</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明朝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著名的“靖难之役”,起兵攻打身居“应天”(南京)的亲侄儿建文皇帝“朱允炆”。朱棣的二儿子高阳郡王“朱高煦”随父出征,其千里驰骋,屡战屡胜,为燕王朱棣篡权皇位立下汗马功劳。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篡夺亲侄儿“朱允炆”的皇位终告成功。同年,朱棣在帝都应天(南京)登基,改年号“永乐”,并封赏二儿子朱高煦为“汉王”。但与其父明太祖朱元璋同样生性多疑的朱棣,为防止自己篡位夺权一幕重演,逐将弃置多年的归德候府犒赏给儿子朱高煦,以此暗示他不要有非分之想,否则会落得和归德候陈理一样,被逐出流放至异国的下场。朱高煦收下归德候府后,对其进行一番修葺和扩建,并将归德候府改名叫“汉王府”,然后取自己名讳中的“煦”字,将原归德候府的西花园命名叫“煦园”。住进汉王府后,朱高煦表面上循规蹈矩,深居简出的待在煦园里混日子,但暗地里却如朱棣所预料的那样,觊觎皇位的心不死。等到他父亲朱棣驾崩后,其谋反之心已是昭然若揭。明朝宣德元年(1426年),蓄谋已久的汉王朱高煦在山东起兵谋反,企图夺取其亲侄儿宣宗皇帝“朱瞻基”的皇位。很不幸的是,朱高煦没有其父朱棣当年篡位夺权时的好运气,在龙威燕颔的朱瞻基御驾亲征讨伐之下,很快就平息了这次判乱谋反,并生擒活捉了朱高煦,押回顺天(北京)府后,囚入死牢,不久便被开刀问斩。</p> <p class="ql-block">  上述两次历史事件,让大仓园(长江路)街与汉王府从此扬名天下,诡异神秘的“煦园”也因而声名鹊起,进入人们的视野,且一发不可收拾地渐渐滑向历史舞台的中心。尽管后来汉王府几易其主,更名換姓,并多次掀起历史的波澜,但煦园却从未改过名,自始一直沿用至今。換句话说,或者打个比喻,窗牖画卷、奇⽯峥嵘的“煦园”才是“南京总统府”(长江路292号)名副其实的“户主”。</p><p class="ql-block"> 因为陈汉末代皇帝陈理和明代汉王朱高煦都曾是煦园的主人,所以,后人曾戏谑道:“煦园,既是造反者、也是失败者的摇篮”。</p><p class="ql-block"> 如今,说到已有670多年历史的“煦园”,就不能不提及南京总统府(即原归德候府、汉王府),据历史文献记载,南京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南京总统府在近代历史中,多次作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p><p class="ql-block"> 占地面积约90000平方米的南京总统府建筑群,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欧洲古典建筑遗存。南京总统府主要分为中、东、西三个建筑区域:中区存有中华民国总统府及直属办公机构等;东区存有国民政府行政院、陶林二公祠、马厩和东花园等;西区以煦园为主,另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办公室、秘书处、孙中山起居室及参谋本部等。</p><p class="ql-block"> 1998年,南京总统府建筑群被辟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2004年,南京总统府建筑群被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据史籍记载,位于南京总统府建筑群西区,既讳莫如深,又水石清华的煦园,是一座以江南古典园林为特色,兼具皇家风情的城市园林。</p><p class="ql-block"> 初夏的一天,笔者挤在比肩系踵的游人中,乘兴而至素有“四朝胜迹”美称的煦园,一睹为快这一“虽由人作,犹自天开”的园林杰作。</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南京总统府西区,占地面积约41300平方米的煦园,四周被一道高高的云墙环绕。开在煦园东南角上,拱券式园门的上方,镶嵌有“煦园”二字砖匾。用笔端正清丽、遒劲流畅,十分醒目的“煦园”二字,是由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朝廷名臣、大学士、书法家“索绰络-英和”题写。初名“石桐”,号“煦斋”,满洲正白旗人,书法自成一家的索绰络-英和,与清代政治家、书法家“刘墉”、“成亲王永瑆”比肩齐名。索绰络-英和一生跌宕坎坷,“煦园”二字砖匾,是其存世至今不可多得的遗墨真迹。</p><p class="ql-block"> 笔者忖度,当年之所以请索绰络-英和题写“煦园”二字,除因其造诣颇深的书法功力外,大该还因其名讳字号“煦斋”中有个“煦”字的缘故吧,想来请“煦斋”大人为“煦园”题写园名,怎么揣摩都会给人有一种“壁合珠联,合二为一”的感觉呢。</p><p class="ql-block"> 在园门背面上方刻有"纶音"二字篆体砖额,这和太平天国时期,镌刻在布告碑上的“纶音”二字完全一样,不知何故会镶嵌在这儿,让人有些懵懂?“纶音”释意为“天籁”,后被引申为天子或君王的“圣旨”之意。</p> <p class="ql-block">  步入煦园不起眼的圆形小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山势奇绝、怪石嶙峋的假山。在古代江南园林中,假山是最能呈现出园林的升腾跌宕、曲折离奇的神韵。一般讲,假山在园林中所起到的作用,就如同大户人家深深庭院前的照壁,取“欲扬先抑”之意,为的是将万千景象先遮蔽其中,然后再渐渐进入佳境,序次尽收眼㡳。</p><p class="ql-block"> 笔者天生是个急性子,不谙江南园林布法的高情远韵,便迅速地绕过这座“欲取姑予”的假山石壁,近在咫尺的竟是个清晰地映出蓝天,闪烁着翡翠一样光泽,自南向北纵贯煦园的湖泊。这个周长约1870米,几乎占居煦园一多半面积,平面形状似如一只硕大的长颈式花瓶,四周是用明代城砖驳岸的湖泊,便是取花“瓶”之谐音而得名的“太平湖”。拾级登上位于太平湖东南端,层高在10米以上,作为煦园内至高点的“望亭”,即可将整个煦园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造型别致的望亭,上层飞檐翘角,四面敞开,视野开阔,下层为四面白墙正方形亭屋。在亭屋的中央,立有一座清朝道光十年(1830年),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给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谢恩摺石碑,亭屋的墙壁上刻有一幅陶大人的故里,湖南资江“印心石屋”山水图。故望亭又名“印心石屋碑亭”。 </p><p class="ql-block"> 扶栏四望,让笔者略感诧异的是,被称为皇家园林的煦园,竟毫无皇家之气派,园中别具匠心的人工景致和建筑布局,倒更像是一座玲珑小巧,传统的江南私家园林。但是,和其它江南园林有所不同的是,以小见大、方寸之中的煦园,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的差异,使得它在中国园林建筑史上占具了独特的地位,成为与中国近代史上,最有渊泽的一座古典园林。</p><p class="ql-block"> 以太平湖为中心,花木修竹参差,假山奇石散落,碧水绿树相映,花间隐榭,清水安阁,湖畔泊舫,绿荫木亭,互为陪衬,景致和谐,感觉每一个转身都能看到“一幅精美画面”的煦园,可以说把江南古典园林的那种端庄、含蓄、清幽、淡雅的韵味,渲染到了极致。徜徉在东榭西楼、隔岸相望,南舫北阁、遥相呼应,“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的煦园,仿佛是在品味一曲凝固的音乐,一首无声的诗歌,一幅人间巧艺夺天工的立体画卷。</p> <p class="ql-block">  位于太平湖东南岸,建筑风格别出新裁的“方胜亭”,采用双亭翘角重叠的结构,远视似两亭并立,近看却是一亭独伫。因为在光线折射下,方胜亭的影子映现出传统的吉祥图案“双菱”造型,双菱亦称“方胜”,即两菱相叠,上为双顶,亭基方胜,故“方胜亭”一名由此而来。又及“两亭”亭柱并列,飞檐翘角似合非合,浑成一体,形似一对展翅欲飞的鸳鸯,故别称“鸳鸯亭”。在亭柱上方镶有描金雀替雕刻图案,这是明清两代皇家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亭外一侧,相衬有一座姿态盎然,高耸挺秀的假山。笔者伫立亭中,眼前假山上轻轻摇曳的簇簇枝叶,既像是正在挥毫抒怀、奋笔寄情,又仿佛是在向观光者挥手示好,闻着空气中飘荡的绿叶清香,让人心神盎然,陶情适性。 </p><p class="ql-block"> 离开方胜亭,向西走几步,穿过一座石板小桥, 即可登上“停迫”在太平湖南岸的一艘“石舫”。这艘建造在用10层大青石垒砌成平台上的石舫,就是清朝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御笔赐名的“不系舟”。</p><p class="ql-block"> 关于石舫(不系舟)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那是在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年),时任“两江总督”的“尹继善”大人,有一天办完公事后,来到总督署衙西花园(煦园)太平湖畔散步,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的尹大人出神地望着波光涟漪湖水,忽然脑子里闪出一个“构屋如航”的创意,即在太平湖上造一艘“石船”。于是乎,很快一艘长14.5米,船头宽4.63米,船尾宽4.56米,棚高2.77米的石舫“浮”在了水面上。“舫”,俗称旱船。同年,乾隆皇帝御驾南巡,视察两江总督府时,见到了这艘石舫,不由地对总督尹继善的这个创意,连速称赞!当时,乾隆皇帝登上石船,意味深长地御言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希望我大清江山社稷,犹如这不系之舟,任凭风雨飘摇仍稳如磐石。”由此可见,乾隆皇帝从一艘石舫联想到,君臣要善待百姓,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于是,他当即欣然命笔为这艘石舫题写了“不系舟”三字匾。</p><p class="ql-block"> 坐南朝北,呈向北航行之状的石舫(不系舟),是选用长条青石雕镂砌就而成。船体底部镌刻有图案花纹,船舱和卷棚系实木搭建,船舱中的门窗布满了浮雕彩绘。船分前后两舱,前舱为“正室”,后舱为“驾驶室”,水下设尾舵。</p><p class="ql-block"> 太平湖的水位因季节而变化,当湖水满盈时,游人只能看到船舷以下三四层的部位,而湖水干涸时,常年潜于水下的6层青石便会暴露。6层青石的高度约有3米,船底周身被雕琢打磨成长弧形,呈现出和真船一样的外廓线条弧度。令人叫绝的是,石船的尾舵,竟是用一整块大青石雕琢而成,石舵拖在船尾中间,舵杆还伸出水面,甚至连固定尾舵的舵环,都清晰地雕刻在船尾上。</p> <p class="ql-block">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不系舟”船身”长期浸在水中,船底通常难以得见,当初建造时,其实只要“刻鹄类鹜“即可,何必连尾舵都打造的这般以假乱真,一丝不苟呢?阅读史书方知其究竟,原来这艘石舫,是两江总督尹继善大人为讨得乾隆皇帝的欢心,才苦思冥想出这么个主意,赶在乾隆皇帝南巡之前,特别为其所造,故而,丝毫马虎不得。后来乾隆皇帝御驾南巡抵达江宁(南京)时,两江总督尹继善特意将“江宁织造署”(今南京总统府东部区域),修葺扩建成乾隆皇帝的“行宫”(今南京有名无址的“大行宫”地名,即缘于此。),供其处理日常政务,还将两江总督署的西花园(煦园)称作“行宫花园”,供其居住就寝。七窍玲珑、颖悟绝伦的尹大人,又把不系舟前舱临时改装成行宫书斋,让乾隆皇帝天天能出入这艘不系之舟,惹得乾隆皇帝龙颜大悦,以至后来其几次南下江宁,都是在此下榻歇脚。</p><p class="ql-block"> 煦园石舫历经200多年的兵火战乱,船舱里的木质建筑屡毁屡建,从而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如今人们看到的石舫船舱,是清朝同治年间修葺后的样子,船舱以金色琉璃瓦为顶,两侧嵌有青砖雕花栏板,舱门横楣和格子窗上,均雕刻有蝙蝠、鹿、猴、山猫、仙鹤、牡丹、万年青和卷草等,这些动、植物彩绘图案分别象征福、禄、寿、喜之意。前舱的门柱上,还挂着两只造型夸张的木雕狮子,狮子额头上刻了个“王”字,传说,狮子的“额头”代表“天”,加上“王”字,合为“天王”之意。</p><p class="ql-block"> 自乾隆皇帝大驾光临煦园之后,清朝几任两江总督、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及历任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谭延闿”、“胡汉民”、“蒋中正”、“林森”都曾在石舫上留下足迹。可以说,煦园太平湖上的这艘石舫,是200多年来,中国诸多重要历史节点的“见证者”。</p><p class="ql-block"> 在太平湖东岸,方胜亭北侧,有一座单层歇山顶式,重檐翘角,面阔三间,回廊环绕,掩映在梧桐绿荫丛中的建筑,这座建于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在煦园里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称作“桐音馆”。“桐音”一词,典出《后汉书·蔡邕传》中章节:“吴人有烧桐木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说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目‘焦尾琴’。故桐音即琴音。”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在东汉时期(25年至220年),文学家、书法家、一代名臣“蔡邕”(才女蔡文姬之父)游历江南期间,有一次经过厨房,听到火烧木头发出清脆的爆裂声,他顿时意识到这定是一块上乘的木材,于是赶紧让下人把这块桐木从火中取出,请有名的匠人制作了一张“古琴”,这张琴的音质果然清耳悦心 ,无与伦比。由于琴尾有些泛焦糊色,所以蔡邕就给这张用桐木材质制成的七弦琴,起名叫‘焦尾琴’。顾名思义,桐音即是琴音”。人们由此典故,便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另一则典故,相传,春秋时期,楚人“俞伯牙”琴师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俞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因痛失知音,逐摔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由此引申出琴音乃是知音。综合两则典故,其蕴含的逻辑含义为“桐音”即是“琴音”,亦是“知音”也。显而易见,宁谧清幽、充满情志和意趣的桐音馆,乃是主人款待知心好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坐北朝南,选用桐木建造的桐音馆,正门抱柱上镌刻有明代大才子徐渭题写的楹联:“雨惊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据说,门前地上铺有鹅卵石,被参天蔽日的梧桐树围绕的桐音馆,每有风雨时,雨打桐叶会啪啪作响,风吹窗楹的吱吱嘎嘎声,把桐音馆变成了天然的音乐馆,让人在湿润的过往与遥思远怅中,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情韵与景致。</p><p class="ql-block"> 传说,当年清朝两江总督“曾国藩”大人,曾一度将桐音馆作为“花厅”接待贵宾,并喜爱在这里与好友品茗对弈。民国时期,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曾常在这里开会和接待宾朋政要。驷之过隙,斯人已矣,不复归兮,然“桐音”仍在,耳情尤浓。呜呼惜哉!</p><p class="ql-block"> 笔者莫然地伫立在桐树下,呆呆地凝视着空荡荡的挏音馆,手指反复摩挲着布满皱纹沟壑的树干,仿佛能从中发现点什么,过了好久才怏怏离去。</p><p class="ql-block"> 在桐音馆北侧有一座山势奇绝的假山,此山堆砌的颇具匠心,石径设计得曲折萦纡迂,上空石梁架桥,行若石栈;低处幽径盘旋,如入荒僻之谷。山中券洞重重,壁洞既隐又现,难辨远近高低,宛若迷宫一般。玲珑清秀,峰峦圆浑的假山上,镌刻有“印心石屋”四字石匾,石匾下方为须弥石座,四边刻有云龙珠花纹。这幅“印心石屋”字匾是清朝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于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御笔赐予两江总督“陶澍”大人的。陶澍视道光皇帝的题字为稀世珍宝,为谢恩道光皇帝,其特意从湖南“资江”桑梓运来一块“印心石”,然后命人将道光皇帝御赐的“印心石屋”墨宝,镌刻在这块印心石上。据史籍记载,陶澍少时家贫如洗,身无长物,可他却整天坐在自家门前小溪旁的“印心石”上,苦读诗书,专心研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终于考取功名,终成一代封疆大吏。道光皇帝有感于他“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刻苦钻研精神,特赐墨宝"印心石屋",借以勉励后人。</p><p class="ql-block"> 桐音馆西侧,太平湖东岸,有一座用木柱支撑、上覆棕榈叶,取名“棕榈亭”的六角小亭子。在原木本色、古拙质朴的亭子中央,竖有一块太湖石,这块形如屏幢,中间有一个天然圆形洞穴,此洞穴酷似一面古代的铜镜,故称“一鉴石”。传说,在唐朝贞观年间(627年至649年),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一代名臣“魏徵”是一位敢于直言进谏,推行王道之人。他薨后,唐太宗李世民给他盖棺定论时说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魏徵薨去后,朕就少了一鉴。”一鉴石由此传说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复建于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的“夕佳楼”坐落在太平湖西岸,与棕榈亭隔湖相望。</p><p class="ql-block"> 石筑基台凸出水面,双层歇山卷棚顶式结构,三面临水,飞檐黛瓦,柱廊板墙,两层四壁镶有工艺精巧的玻璃窗棂,底层外廊环绕,楼旁苍翠的银杏和剔透的湖石互为映衬的夕佳楼,是观赏园中夕阳美景的绝佳之地,故取名“夕佳”。每当黄昏时分,残阳西下,登楼四望,煦园里的“亭台楼阁、轩榭廊舫”无不光彩四溢,绚烂无比,尤其是湖中倒影,更是摇曳生辉,瑰异谲诡。</p><p class="ql-block"> 夕佳楼一层,三面临水,造型扑拙、呈鹅颈形的临水“曲栏”,古人却给它取了个颇为浪漫的名字,叫做“美人靠”。在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常见仕女团扇轻拂,临水半倚曲栏,所以在江南水乡,人们就给这种曲栏取了这么个“嗲兮兮”的名字。夕阳西下之时,坐在晚霞满楼的美人靠上,欣赏这一泓灿烂炳焕、倒影如画的水中之景,一定是奇趣横生,妙不可言。</p><p class="ql-block"> 夕佳楼后面走廊墙壁上嵌有一块碑黝黑斑烂的石碑,碑名“天发神谶碑”。此碑为东吴末代皇帝“孙皓”(东吴大帝孙权之孙)的“天玺记功碑”,后人发现时已断为三截,故又称“三段碑”。传说,天玺记功碑是孙皓皇帝于天玺元年命人所凿,意为上天保佑江山稳固,可惜该石碑并没能使昏庸暴虐、沉溺酒色的孙皓坐稳江山。如今见到的这块石碑,系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两江总督、金石学家“托忒克-端方”所复制。碑文为隶书字体,笔力可谓苍然遒劲,字体荡气迥异。后代的书法名家称其书法如折古剑,如断玉簪,是极为罕见的书法艺术之珍品。 </p><p class="ql-block"> 在夕佳楼西北侧,有一座“半亭”,亭内竖有两块乾隆皇帝题写并御赐给“书麟”和“萨载”二位清朝两江总督的诗碑,故称“御碑亭”。如今,有一块诗碑已经裂开,但碑文仍清晰可辨。</p><p class="ql-block"> 太平湖中段东岸,棕榈亭北侧,有一座三面濒水,平面呈"凸"字形的三楹水榭,中间一楹伸向湖中的屋顶为歇山顶式,岸上左右两楹的顶是卷棚顶式,中间一楹的飞檐翘角上,刻有一枝梅花和见一泓秀水而“留恋忘返”的两只喜鹊的木雕。故这座造型精巧别致的水榭,因两只忘飞的“喜鹊”而得名“忘飞阁”,又名“喜上眉梢榭”。</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的忘飞阁,自筑独立围墙,外有回廊走道,院内种植有桂花、芭蕉、修竹以及假山怪石点缀其间,泓峥萧瑟,自成一景。</p><p class="ql-block"> 相传,忘飞阁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版本,当年,忘飞阁建成后,因为飞檐上雕刻的梅花和喜鹊,一眼望去,梅枝上的两只“喜鹊”简直“宛然如生”,很快便引来真的喜鹊和其它飞禽栖息在它们身边,这些鸟儿一边欣赏园中美丽的景色,一边“顾影自怜”在水中的倒影,竟忘了归巢,故将此水榭取名“忘飞阁”。</p><p class="ql-block"> 坐北朝南的忘飞阁,不仅是欣赏晨曦的最佳之地,也是个修心养性,看书早读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忘飞阁东北角上,有一座歇山式屋顶的多开间平房,这座屋子便是重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的“花厅”(客厅)。该厅即为清朝两江总督和幕僚们以文会友、品茗对弈的场所。民国时期,时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常在此议事和会客。</p><p class="ql-block"> 忘飞阁院子北面是“石缘轩”兼“雨花石品鉴馆”。晶莹剔透,玲珑秀丽的雨花石(天然玛瑙石、文石)是南京的特产之一。笔者见到许多外地的观光客会驻足观赏,有人还解囊购买,带回去留作记念和品赏。</p><p class="ql-block"> 太平湖北端中央水面上,建有一座单层“花脊鱼吻”歇山顶式、飞檐翘角、黛瓦覆顶、砖木结构的建筑,这座四面环水的建筑,即是著名的“漪澜阁”。</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朝永乐元年(1402年),重建于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的漪澜阁,为三楹坐北朝南,六扇屏风式格栅镂空雕花排门,屋内梁柱上饰有彩色雄狮木雕,屏风式的排门上雕有“瓶鼎”图案,为谐音“平等”之意。外屋脊采用青花瓷砖铺盖,翘角飞檐,蔚为壮观。屋脊中央装有一只大葫芦瓶,盛满清水,为镇火之用。</p><p class="ql-block"> 漪澜阁大门两旁抱柱上,镌刻有一副豪气冲天的楹联,此楹联取自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前蜀(907年至925年),著名画僧、诗僧“贯休”诗作《献钱尚父》中的诗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p><p class="ql-block"> 漪澜阁门前筑有一座拜月、听曲之用的露天平台。每至中秋之夜,历任两江总督都会携府上家眷在此举行祭月仪式,一般以府中女人主祭月神,男人陪祭。祭品多为月饼、水果、菱藕之类。祭毕全家边吃东西边赏月,同时,还会请乐师在稍远处隔水奏乐,祭月的音乐旋律,从清亮泛着微微涟漪的水面传扬过来,显得格外的甜润悦耳,且赋有一种独特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漪澜阁四周以石栏围绕,每一栏杆柱头都雕有个小石狮,形态各异,生动可爱。扶栏南望,舫阁楼榭倒映水中,给人一种“碧水如镜太平湖,波光粼粼惹人醉”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漪澜阁东西两侧分别有单孔拱形小石桥与彼岸相接。因为漪澜阁与石舫(不系舟)恰好位于狭长的太平湖南北两端,彼此隔一湖碧水,遥遥相望,故漪澜阁还有个“水舟双鉴”的别称。</p><p class="ql-block"> 传说,四面环水,私密性较好的漪澜阁,一直被作为清朝两江总督衙门和国民政府的机要重地。辛亥革命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曾将办公处设于此,而且每天回太平湖西岸的卧室休息,必路过此阁,故在民国时期,漪澜阁亦俗称“中山堂”。</p><p class="ql-block"> 在漪澜阁的西面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一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欧洲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房子,房子中央正门是一个正方亭子过道。据说,这栋典型的异国风情的建筑,是清朝两江总督“托忒克-端方”赴欧洲访问时,受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影响仿建而成。这栋平层七开间,黄色墙面的房子,因坐落在总督署西区的煦园(亦称西花园)里,故取名“西花厅”(1912年1月改名为: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起初,总督托忒克-端方将西花厅作为总督署的“花厅”(客厅)接待政要宾朋。翌年,托忒克-端方即调任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离开南京前往成都。 </p><p class="ql-block"> 1911年(清朝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首义取得成功(史称辛亥革命)。 </p><p class="ql-block"> 1911年12月29日,全国26个省中有17个省宣布脱离清王朝。然后,17个省派出代表(每省1票)举行公决,孙中山先生众望所归,以16票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翌日,孙中山先生风尘仆仆地从上海赶到南京。 </p><p class="ql-block"> 1912年1月1日晚10时整,孙中山先生在煦园西花厅,宣布正式就民国任临时大总统,并庄严宣读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与此同时,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定于公元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p><p class="ql-block"> 正是在这座不起眼的西花厅小院子里,孙中山先生组建了中国乃至全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政府,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了3个月。</p><p class="ql-block"> 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先生因故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同年4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迫迁往北京。</p> <p class="ql-block">  煦园东南角圆形园门一侧,东长廊南端小亭内竖有一方精雕细刻、笔意圆浑,汉白玉材质的诗碑,碑上镌刻的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p><p class="ql-block"> 这方由清朝末年著名学者、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俞樾”题写,理因搁置在苏州“寒山寺”的诗碑,怎么会出现在南京总统府的煦园里呢?孤陋寡闻且好奇心重的笔者,经一番细究之后,方才知晓,原来这里面还掩藏着一段既曲折离奇,又悲壮动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故事得从头说起,当今,在苏州寒山寺保存有两方碑文相同的诗碑,一方为明代文学家、画家、书法家、苏州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所书,遗憾的是,这方诗碑因年代久远,已残缺破损,碑上仅存“霜、啼、姑、苏”等几个字而已。另一方则保存完好的诗碑,系著名学者、书法家“俞樾”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至1908年),受时任江苏巡抚“陈夔龙”大人之托书写。</p><p class="ql-block"> 那么现存于煦园内的诗碑,与寒山寺俞樾所书诗碑,从碑形与书法上看基本相同。两方碑的尺寸均高约2米,宽0.68米,厚0.32米。碑额、碑身及碑座蝙蝠、缠枝等图案也完全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煦园的诗碑材质为汉白玉,而寒山寺的诗碑则是普通青石材质。两方碑文均为行草字体,全诗正文共28个字,碑中刻有俞樾文言文跋语45个字。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苏州寒山寺原有文徴明所书的枫桥诗碑,困年代久远,已看不清楚,清光绪年间,受江苏巡抚陈夔龙嘱咐我(俞樾自称)再抄书枫桥夜泊诗篇,并刻于青石碑上。</p><p class="ql-block"> 人人皆知,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篇,不仅在中国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也同样受到日本人的喜爱。据考证,这首诗曾被编入日本小学课本,直到现在仍然有许多喜欢中国文化的日本人,每逢新春之际,会不远千里,西渡大海来到苏州寒山寺,以在寺内敲钟迎春,引以为快事。 </p><p class="ql-block"> 1939年3月,驻扎在苏州的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制定了一个将苏州寒山寺的《枫桥夜泊》诗碑盗取后,偷偷送往日本的秘密计划。彼时,得知日军欲盗取诗碑阴谋的寒山寺住持“静如”法师,唯恐日寇进寺抢劫诗碑,故紧急邀请苏州篆刻大师“钱荣初”仿制一方《枫桥夜泊》诗碑,用仿制的碑替代原碑,借以迷惑日军,然后将原碑隐藏起来,留存给后人。不料,这方仿制的诗碑,很快被时任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手下发现,逐强行将这方仿制碑搬走,然后送去南京“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办公处( 南京总统府)放置。仿制碑一事败露后,松井石根便想尽快将寒山寺的那方真诗碑盗走。</p><p class="ql-block"> 一天,松井石根亲自带队前往寒山寺盗取诗碑,来到寒山寺外,见到寺院大门口的地上躺着一具尸体,尸体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刻碑、亵碑者死!吾忘祖训,合遭横事!”看死者的面容,竟然是钱荣初(仿制诗碑的篆刻大师)。难道是钱荣初因为仿制《枫桥夜泊》诗碑而暴毙了?对中国历史有些许了解的松井石根,不由地惊出一身冷汗,这方诗碑难道真像历史上所说的有“魔咒”?一时间,整个苏州城传得沸沸扬扬,神乎其神。</p> <p class="ql-block">  其实,寺院门前的死者是容貌长的与钱荣初很像的爱国义士,也是钱荣初的堂弟“钱达飞”先生,他冒充钱荣初在寒山寺门外自杀,并留下一份血书,以舍生取义的壮举,来诅咒和阻止日军的盗掠行为。松井石根在对《枫桥夜泊》诗碑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方才明白围绕《枫桥夜泊》诗碑,千百年来确实发生了多起离奇古怪、骇人听闻的事件,并且每一次事件的当事者很快都死于非命。遂对佛教多少有些忌惮和怕死的松井石根,只得无奈地取消了盗掠诗碑的计划。后来他连钱荣初仿制的那方《枫桥夜泊》诗碑,也没敢掠夺,一直留在了煦园。故事至此,本该划上句号。岂料, 有关煦园的《枫桥夜泊》诗碑,还另有一则扑朔迷离的传说,而且其中有个“谜”团,至今未解。</p><p class="ql-block"> 据说,现竖在煦园东长廊亭子中的《枫桥夜泊》诗碑,原来搁置在桐音馆旁的假山洞里,1981年,在对煦园进行全面缮治期间,将其迁移至东长廊南端亭子中。在迁移时发现诗碑底座上刻有几排文字:“大日本帝国陆军省海军省后援,大阪朝日新闻社主催大东亚博览会,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出品,苏州寒山寺诗碑于大阪朝日新闻社,指导ニテ模作ス,昭和十四年三月三十一日(1939年3月31日)完成日本石材工作株式会社谨制。”</p><p class="ql-block"> 当时,人们仅从这段文字中判定,煦园这方诗碑是苏州寒山寺诗碑的仿制品。据历史文献记裁,早在1939年(日本昭和十四年)时,侵华日军就想把窃夺的大量文物据为己有,曾试图以举办博览会的名义,先集中展览,然后再偷偷地运回日本。从这方仿制的诗碑的文字中明显看出,诗碑是为“日本大阪朝日新闻社”举办“大东亚博览会”所刻。但由于战争等原因,这场博览会没能如期举办。</p><p class="ql-block"> 如前所述,当年,钱荣初为寒山寺静如法师仿制了一方《枫桥夜泊》诗碑后,便出逃在外,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才结束到处流浪的生活,回到故乡苏州。返回苏州后他便前往寒山寺,此时寒山寺住持静如法师已经圆寂。好在俞樾书写的《枫桥夜泊》诗碑,仍完好如旧的存在寺内。但自己所刻的那方诗碑却不知去向。后来才得知,自己刻的诗碑早已被搬到南京总统府煦园里。</p> <p class="ql-block">  1949年,新中国成立。翌年,已经年迈的钱荣初在友人的陪同下来到南京,专门去了煦园,找到搁置在园内的《枫桥夜泊》诗碑,经其仔细鉴定后,神情沮丧但语气肯定地说:“此诗碑非我所制。”奇怪,既然这方诗碑非钱荣初凿刀之作,那是何人所为呢?后经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书法家们分析鉴定,一致认为此诗碑应该是在1939年3月,中华民国伪维新政府成立1周年之际,由伪政府考试院院长、文化学者“江亢虎”按原碑(即俞樾所书诗碑)尺寸大小与字样仿制的。大家分析,当年,这方诗碑可能被作为伪政府官员们附庸风雅、迎合奉承日军的一个道具(从碑底文字中可见一斑)。不过有关专家认为,即便此碑乃民族败类江亢虎所为,倘若从书法与篆刻艺术的角度上讲,这方诗碑雕肝琢膂,笔法细腻,笔锋潇洒,倒也不失为一方难得的艺术精品。</p><p class="ql-block"> 至此,在这个“奇诡”的故事里还剩下一个“谜”,就是当初钱荣初仿制的那方《枫桥夜泊》诗碑,究竟藏在哪里呢?笔者估摸,这个悬而未决、久寻无果的“谜”,只能悬悬而望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来解了。</p><p class="ql-block">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游览过煦园,方才真正领悟出清朝诗人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中“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笔者以为,但凡精美的东西,一定是精在骨髓,美在细节。从煦园的碑刻遗迹、山水名木、舫阁亭榭等建筑格局中,既让人感受到中华古典园林艺术的传承;又让人不时寻觅到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风云际会在此留下的飞鸿印雪;更让人对南京这座“本真未凿蕴古事,掬起厚重呈深邃”的古城,感佩交并,久久不止。</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笔者在煦园已逗留了大半日,近黄昏时,才不得不离开了静谧秀雅的煦园,穿过南京总统府标志性的古希腊风格的”爱奥尼亚柱式”大门,煦园半日游,即告结束。</p><p class="ql-block"> 走在长江路上,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参天挺拔,气势如虹。仰望着一棵棵遮天蔽日的梧桐,不禁让笔者联想起煦园挏音馆旁的梧桐,并恍然大悟,古城南京与“梧桐”的渊源竟如此深厚!难怪人们常会说“没有梧桐树,不成南京城”。</p><p class="ql-block"> 告别煦园之后,再来咀嚼回味人们用来形容煦园的那句“不去苏杭,也有天堂”的顺口溜,还真叫是“盛名之下无虚士,此言果然不差矣”。此时此刻,让人不禁想起一句颇赋哲理的话语:“文化与历史的力量在于能够使灵魂穿越时空,既使相隔千年依旧锋芒锐利。”</p><p class="ql-block"> 历经670多年陵谷沧桑的煦园,时至今日,依然是一派峰萦水映,木秀石奇的景象。这不仅让笔者情不自禁地从心底发出一阵阵感叹!更让笔者豁然开朗,赤日苍穹下,悲欢皆礼物,人间真值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16日拙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