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背景音乐:非遗南音之名谱《百鸟归巢》</b></p> <p class="ql-block"> 祠堂,是族人怀抱祖德,慎终追远的特殊建筑,是敬宗祭祖的主要场所。在我国,祠堂文化历史悠久。孔子弟子的“墓庐”可能就是祠堂的早期形式。秦汉以后,民间祭祖活动大多在家中或墓地举行,逐步建立起了家族祭祀的传统。受帝王宗庙,尤其是唐代以后册封元勋功臣、敕建祠庙的影响,以祠庙祭奠祖宗的形式开始深入民间。到了南宋,朱熹所制《家礼》问世,家庭礼教和立祠之制被人们广泛尊崇。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再后来又逐渐演化成只有做过皇帝或封候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则统称宗祠。人们在氏族迁徙、落藉、定居后,为了不忘祖先的发祥地,便在居住地修祠建庙,序昭穆,明宗支,昭示成就大业者之功,彰显弘家发族者之德,用一种最直接的方式来诠释时代的文明和家族的荣耀。每座宗祠,都蕴含着本族先祖肇基的故事,每座建筑都记载着本姓源流变迁、祖辈发展的历程,以及族内名人名宦的事迹。</p><p class="ql-block"> 后村的郭氏先人们在荆壤斫垦,畎亩躬耕,族群繁衍,家园建设过程中,同样留下了一座仰悼先灵,追思祖恩,记述家族文化源流的家庙。这座家庙,让郭氏的子孙后代,可以获知木本水源,家族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化,居地迁徙,以及重要人物事迹等等信息,是让长者承其义,少者知其亲的重要实物。</p><p class="ql-block"> 后村郭氏家庙座落在厦门市翔安区后村社区,家庙始建于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明清时期重建,公元1988年和2011年重修。家庙坐东北朝西南,前后两进,中为天井,左右两侧廊道,面宽12.5米,总进深26米,占地面积325平方米。家庙地临后村洞庭湖畔,堂构壮丽,门庭开豁,大门之上立有“郭氏家庙”牌匾,大门两侧有“汾水状元裔,崧山节度家”楹联,厅堂之内悬挂有节度使、中宪大夫、进士等16块匾额,两侧圆柱楹联上书“南襟鳌海北枕鸿山独占秀祯福地,白马荣归朱轩盛会长垂优越英灵”,上联讲的是地理,下联讲的是人文,正所谓地灵人杰也。早前一些年代,郭氏家庙的牌匾及一些书法作品出自于本村老一辈书法家郭长庚之手。2011年家庙重修时,所有楹联及牌匾,则由后村乡贤,原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著名书法家郭勋安题写。</p><p class="ql-block"> 据传,后村郭氏家庙的原址为宋代洞庭村一间贮藏稻谷的小仓库,人称“后粟仓”,系后村郭姓开基始祖郭烈公在洞庭村的住所。元代,烈公后裔人丁兴旺,为纪念其开基之功,遂在此建设家庙,乡人改村名为“后仓”,再后来又改成与闽南语谐音的“后村”。</p> <p class="ql-block"> 记得在小时候,每当村里有民俗节日,祠堂及祠堂边上的广场是最热闹的地方。那时,大人们忙着祭拜的正事,小孩子们则兴高釆烈前去看戏看热闹,偶尔会向家长要一点小钱,在广场边上买一根现炸的,散发着诱人香味的油条,或是到广场边上的小食杂店,找那位慈祥温和的“安婶婆”,买一把当地人秘制的咸脆花生米,边吃边看边玩。</p><p class="ql-block"> 家乡最热闹的民俗节日,当属每年农历四月十六日的灯篙王船民俗文化节了。是日晚上,祠堂内道士举行的王醮祭奠,祠堂外戏台上演的古装大戏,堂里堂外,锣鼓喧天,吸引了全村数千民众前来参加,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而每年的冬至日,祠堂里则要举行隆重的延续了数百年的祭祖仪式……祠堂成了“祭堂”。</p><p class="ql-block"> 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因村里的学校教室不足,开始读一年级时,我们就被安排在村中的祠堂内上课。那时,每天背上书包从家里出发,然后就进入祠堂读书写字……祠堂成了“学堂”。</p><p class="ql-block"> 稍长后,我对祠堂内的一块块匾额,一幅幅对联产生了兴趣,而最喜爱的还是祠堂大门边上那幅苍劲有力的楷书对联:“汾水状元裔,崧山节度家”,这幅对联向我们展示了后村郭氏的根祖及源流。上联表示,我们是唐汾阳王郭子仪六子、状元附马郭暧的后代。下联则指后村的郭姓始祖是从同安的崧山(即郭山)迁来。郭山派下第五世、也是后村郭氏的祖先郭岩隐于宋靖康二年任粤东节度使,于是后村郭氏自称“崧山节度家”。至于大门上方“郭氏家庙”四个大字,早已存放于脑海之中,带着它远走四方了。</p> <p class="ql-block"> 印象中,宽敞明亮的后村郭氏家庙,除了是村民们常年的民俗祭祀场所,也一直是村里公共事务的活动场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参加的大队文艺宣传队队部就设在祠堂里,宣传队每天在这里排演革命样板戏。一到夏日的夜晚,一帮男生则在祠堂内的大厅席地而卧,凉快且无蚊子,舒适中你一言我一语海聊,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担任这个村的村委会主任时,祠堂是村民议事的重要场所,我们经常在这里开会,讨论和处理与本村经济、教育、民生相关的事务……祠堂成了“会堂”。</p><p class="ql-block"> 2011年,郭氏家庙进行大修,我被董事会聘为顾问,参与了部分决策性的事务。尽管后来村里建起了新的办公大楼,配有宽敞的现代化的会议室,村中也兴建了许多健身休闲娱乐设施,但祠堂依然是社区老年人协会的固定活动场所,是村民们,特别是老年朋友们非常喜欢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早春二月,惠风和畅。在壬寅年春天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我再次走进后村的郭氏家庙,一种自然的温暖的亲切感扑面而来。在郭氏家庙的大厅之上,我毕恭毕敬注目于明堂之上那座雕刻有吉祥图案、金碧辉煌的神龛。这种神龛又称“祖宗龛”,竖长方形,敞开式,无垂帘,龛内分几级台阶依祖宗的辈份自下而上设立牌位。</p><p class="ql-block"> 这时,神龛上面一方镌刻有“爱存慤著”四个字的木雕匾额映入了我的眼帘。“爱存慤著”这四个字出自于《礼记•祭仪》的第二十四篇,其中的一段是这样说的:“……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致爱则存,致慤则著,著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这是讲孝子在祭祀时,思念至亲的事,大概意思是说,在祭祀至亲先人时,应该把他们生前的形象、声音,还有他们的思想、爱好都牢记于心,如同他们还活着一般,存诚笃之心,尽最敬之意,像这样的思念,就是对先人的最大孝敬。</p><p class="ql-block">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汇集了先秦儒家学术论文,由西汉武宣时代礼学家戴圣所编,非一人一时所著。因祠堂是祭祀、缅怀祖先的地方,于是,很多氏族在祠堂的对联中常会选用“爱存慤著”这样的句子,用以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与孝敬,比如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子写的:“有德可久有功可大,致慤则著致爱则存”等等。后村的郭氏家庙把“爱存慤著”镌刻于安放祖先牌位的神龛之上,除了平添一份古老神圣的气息,更重要的是时时提醒着郭氏后人,要“存孝敬之心,行谨慎之事”,这与历史上郭氏家族所倡导的忠孝文化一脉相承。</p><p class="ql-block"> 此时,面对神龛里的列祖列宗牌位,我想起了这样一段话:祠堂在,祭如在。祭如在,倍思亲。祭如在,一切在……</p><p class="ql-block"> 我又想,祠堂是族人灵魂的栖息地,也是思乡游子心中的“天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