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年仲夏的一个傍晚,我独自一人到通惠河畔散步。堤岸丛中一株株忘忧草亭亭玉立开着鲜艳的花,浅黄的、金黄的、橘红的争相绽放。</p> <p class="ql-block">面对此情此景故乡的忘忧谷一下子就闯进了我的心海,在那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只有忘忧谷的山坡,林间生长着忘忧草,它们在那里静静的花开,自由自在逍遥开怀。乡人对其观而不采,它的韶华不知为谁开?为谁败?或许是在等待着你的到了,让你忘记所有的烦忧与愁哀!</p> <p class="ql-block">忘忧谷集险、悠、俊、秀于一身,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那里有我少年采药游走快乐的时光,满山遍野的柴胡散发着幽香,何首乌红藤绿叶开着素雅的小白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忘忧谷的褶皱里有许多残垣断壁,废弃的孤零零的无顶的石房子,夏日里成了牛马避暑的宫殿,牛铃马嘶回响在静静的山谷,山顶突出的山岩上只有一户人家,四合院草房子,石磨石碾、近而鸡鸣犬吠,环顾四野奇峰林立、绿满山川蔬果飘香。这大概就是陶渊明居住的地方吧?女主人很慈祥,热情,会摘下树上新鲜的水果让我品尝,夸赞我们兄妹有文采,她是不识字的是乎是把学习成绩好说成有文采。但我很受用因为她是第一个夸赞我有文采的人,或许就是她无意识的,不准确的一句话启发了我对文学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忘忧草(萱草),俗称为黄花、黄花菜、金针、金针花、金针菜、宜男草等。萱草的花形似百合,花未全开时,可采做菜食用,根可入药,若开花则供观赏。</p><p class="ql-block">古人认为以此草嫩苗为蔬,食之令人昏然如醉,可以使人忘忧,所以又称为忘忧草、忘忧物。一名紫萱,吴中书生呼为疗愁花。如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p><p class="ql-block">相传隋末时,唐太宗李世民与父亲李渊南北征战,他的母亲因思念儿子而病倒。当时,大夫就用具有明目安神效果的萱草,煎煮给李母服用,并在北堂种植萱草,以解其忧思。</p> <p class="ql-block">忘忧谷里留下多少父母辛苦劳作足迹,砍山买木,采药种树,打柴扛粮食,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父亲总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劳作,母亲总是孤独的过山门寻找父亲,等那个肩扛如山柴草的身影缓缓走来,才安心一同回家,才能忘忧。</p> <p class="ql-block">忘忧草(萱草),在我国一向来有“母亲花”的美称。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背及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的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忘忧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忘忧草之花也就自然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p> <p class="ql-block">忘忧谷里有仙人,乘风而来,随雾而去;朝来彩云满天,夜去金光如缎。我爱听忘忧谷山岩上那个老爷爷讲关于这里许多光怪陆离的故事,现在忘忧谷里已了无人烟,他们带着神奇的故事走了,只留下忘忧草还在漫山遍野开着黄色的花。</p> <p class="ql-block">忘忧谷里有青春,那时英俊年少的我,攀奇峰越山涧,采药归来在溪岸,山泉涤玉面,清风徐来口哨回响山谷,那时总有一个红衣女孩从弯弯的山路向我迎面走来。相遇、她低头蒙拉丽莎般嫣然一笑,我羞语怦怦擦肩而过,此生未有只言片语,只是走过彼此走过的路、吹拂过彼此吹拂过的风、偶遇过彼此青涩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忽而春去,忽而夏来,又是故乡忘忧谷里黄花时节。京城里疫情突发,管控区内人车罕见,恍若隔世,我冲锋前线二十日,坚信胜利必在眼前。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凡心所向,素履以往。</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6日于北京潘家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