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前卫报人·第2251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为何新华社记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50年后到九间棚村看望战友李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华社原军事记者<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陶俊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b></p> <p class="ql-block"> 50年前的1972年春天, 李锦还是济南军区搞摄影报道的战士,他领着我来到了沂蒙山区的劈山开路先锋连,从那时候我们就认识了。1976年,新华社招收记者,我推荐李锦,他到了新华社工作。一晃,整整50年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 听说李锦在九间棚由蹲点到扎根, 退休后把家安到了九间棚。在桃花盛开的时候,他邀请我来看看,我也想探访一下,他晚年把家安在九间棚的奥秘,到底是什么风景吸引着他?</p> <p class="ql-block"> 到了平邑, 因为疫情,我就在周围的村庄转来转去。在十多里外的两泉村,在和乐村,更多的在九间棚,老百姓家,都说起李锦。</p> <p class="ql-block"> 人们说起九间棚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好、这么快,都说有一个叫李锦的,他帮助这里,九间棚人把他看成自己的亲人。村里老百姓讲:“村里打从李锦来,有吃的,有喝的,生活变好了。”说他是九间棚的恩人。</p><p class="ql-block"> 我随着他到老百姓家去做客, 与老百姓在一起生活。在这些日日夜夜里,我终于理解了李锦为什么扎根在九间棚。是因为他对人民群众好,而人民群众对他更好。这种深厚的感情就是一种鱼水关系,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一片桃林中, 遇到了和乐村的老人王光才,说起九间棚,他说“九间棚这么好,是因为有一个叫李锦的人,他像共产党、八路军一样来到这里,帮助九间棚和沂蒙山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我问“你说的是谁?”</p><p class="ql-block"> 他说:“他的名字叫李锦,是一个记者。”</p><p class="ql-block"> 我拉着李锦对王光才老人说:“他就是李锦。”</p><p class="ql-block"> 他激动得双手抓着李锦说:“你是咱们沂蒙山的亲人,沂蒙山的恩人。”</p><p class="ql-block"> 而后他连连说道:“我见到李锦了,我要和乡亲们说,我见到李锦了。”</p> <p class="ql-block"> 在李锦家门口的“独好”两字面前, 我确实感到一种震撼。</p><p class="ql-block"> 领袖曾说:“九间棚虽然地处偏远,但风景这边独好。”</p><p class="ql-block"> 我了解李锦, 他不是那种贪图风景的人,也不是贪图享受、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是因为这里的老百姓对他好,这是一道最美的风景,他把这里的乡亲都当成自己的亲人,这片土壤使他深深地扎下根来。</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想起了已故领袖曾说过的,“我们共产党人就像种子,人民就像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是几十年前都知道的话,可是如此这么做的,像李锦这么做的,实在很难见到的。</p> <p class="ql-block"> 李锦在33年前拍的九间棚人艰苦奋斗的场面,以他的照片办起了这个展览馆,成为山东省党性教育基地,每年有几万人来参观。他作为一个曾经的摄影记者,用照片记录了历史,历史也留下了这个展览。</p> <p class="ql-block"> 我在这里看到了李锦建立的书院, 我们天天在这里喝酒、品茗、吃饭,谈过去谈现在,也谈自己的安排。</p><p class="ql-block"> 李锦说他这一辈子就在这里了, 晚年可能就在这山顶上度过了。</p><p class="ql-block"> 他来自老百姓,出生于江苏射阳一个平民的家庭,他现在又回到人民之中。</p><p class="ql-block"> 他说,父母不在了, 下一代都到北京去了,他没有什么牵挂,愿意和这里的山民终老于斯。</p> <p class="ql-block"> 九间棚精神调研展览馆,也是李锦蹲点陈列馆。</p><p class="ql-block"> 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原国务院副总理曾为他题写了“蹲点”二字。</p><p class="ql-block"> 国家司法部原部长给他写了 “李锦书院”四个字。</p><p class="ql-block"> 新华社老社长则挥毫赞誉他是 “庄户人家的好记者”。</p><p class="ql-block"> 这里陈列着李锦从20岁到70岁以来的经历,他为党和人民做的贡献,他的大半辈子始终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树起了调查研究的一面旗帜。</p> <p class="ql-block"> 李锦建在村里的“九间棚精神调研展览馆”,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p><p class="ql-block"> 40年前,新华社党组作出《关于向李锦同志学习的决定》,石少华、蒋齐生等人都写文章,对他作了评价。</p><p class="ql-block"> 现在年轻的一代,仍然在学习李锦的事迹。李锦的调查研究事迹影响了现在10多岁到100多岁的人。</p><p class="ql-block"> 李锦作为一种现象已经留在历史上,他搞调查研究的优秀事迹和模范行为已经作为一个历史现象,留在了沂蒙山革命老区,也留在了中国新闻史上。</p> <p class="ql-block"> 在李锦“蹲点展览馆”,我看到有一个地方写着:他68岁这一年,仍然在全国性的报纸上刋登了39个整版的文章,他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他的事业生命如此之辉煌,令人感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连日来,我每天都在一种震撼的情绪中生活着。</p><p class="ql-block"> 我为他这一辈子做过的贡献而震撼,尤其是他60岁以后在北京打下的一片“事业领地”,更为人民群众对一个记者的爱戴,把他看得那么重,地位那么高,我深深地受到震撼,也甚为感慨。</p> <p class="ql-block"> 这次到九间棚,是李锦邀我来看看桃花,来享受山里人休闲的日子。当然,我也想看看李锦,看看我的好战友、好兄弟,看看他过的山里人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九间棚典型的总结和九间棚精神的弘扬,引发了沂蒙精神概念的提出,李锦为九间棚这个典型的总结立了头功。</p><p class="ql-block"> 他提炼出“开拓奋进,艰苦创业,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九间棚精神。</p><p class="ql-block"> 而引发出后来的沂蒙精神“爱党爱军, 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16个字,除了“爱党爱军”,其余12个字来自九间棚精神。</p> <p class="ql-block"> 有些领导人讲,也应该总结“李锦精神”。李锦精神是九间棚精神的组成部分,是沂蒙精神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是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和群众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在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被李锦这个军队转业干部继承着,也是值得我们总结和弘扬的。</p><p class="ql-block"> 我有责任把李锦这种精神, 对于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将这些点点滴滴记下来。</p> <p class="ql-block"> 李锦走在路上,村里人不断地和他打招呼:“回来啦 ! ”</p><p class="ql-block"> 回家了, 他和谁都很熟悉,对每个家庭都很了解。</p> <p class="ql-block"> 刘加全是1968年参军的, 在荣成石岛打过坑道,也就是九间棚的“九柱擎天”主人公之一。</p><p class="ql-block"> 他在修路中落下疾病, 李锦带他到济南看病,当时他家里很穷,拿不起钱,不愿意看。他告诉我,李锦一下掏出了1080块钱。他的身体好了,这么多年,他见了李锦啦不够。我和李锦在刘加全家吃饭,他把其他的老党员都叫来陪着。</p> <p class="ql-block"> 在九间棚期间, 正赶上清明节,李锦不能回家乡为他的父母祭扫。而他却带着鲜花,和刘加全、刘嘉太一起为其过世的老人祭扫。他和大娘的几个儿子一起来告慰老人时说:“大娘, 您济南的儿来看您了,村里发展得很好, 您放心 ! ”</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老人刘德香今年94岁了, 李锦当年病倒在山上,刘大爷送来地瓜、花生,老人见人就说“李锦帮助咱们村”。</p><p class="ql-block"> 现在老人病在床上, 李锦带着礼物去看望大爷。刘大爷说:“几十年了,他每次来都看我。”</p> <p class="ql-block"> 进山后, 正赶上做核酸, 连续三天, 每天早晨七点半,我俩一起到村里来做核酸,和村民一起排着队。李锦总是先让群众都做完,他才做。李锦说老乡还要下去干活,让他们先做。</p> <p class="ql-block"> 村里群众种的蔬菜都是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被称作“六不用”食品。这里空气好,食物也好。我们到乡亲们家里去,都拉着他来采摘自家的蔬菜,有的就送到李锦家去。</p> <p class="ql-block"> 李锦的展览馆里有一张联络图,他把全村54户的5代人的经历和事迹都标注在这张图上。</p><p class="ql-block"> 我还没有见到过有人在调查研究时能下这么大的功夫,这张李锦联系群众的联络图,已经成为这个馆的镇馆之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