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语课标讲座的两大收获:研讨活动过后和教研活动之困

一杯咖啡(赵香丽)

<p class="ql-block">最近的新课标学习教研活动可真多。聆听了吴欣教授的讲座,有一点收获和一些思考。</p><p class="ql-block">一是收获。吴教授这次讲座中,关于教师发展颇费笔墨。</p> <p class="ql-block">工作坊操作分为三个步骤:</p><p class="ql-block">一、课例观摩,例如活动前,活动中。</p><p class="ql-block">我的理解是做好超前善后。听课的每位老师听课前手中都要拿到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案,听课中参照教学方案的设计,观察课堂教学活动中真实发生的活动,从而进行观察和记录。</p><p class="ql-block">二、研讨过程中,要与活动前对比,进行讨论或者说评课议课,更进一步的研究是开讲座,搜集资料,集中讨论这些问题。</p><p class="ql-block">三、研讨后活动,再次进行教学设计、上课和进行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个人认为,“研讨后活动”这一提法是近几年所听讲座最有见地的一次。观摩课或优质课不是表演,而是“知耻而后勇”的直面担当,是对“怎么教”最响亮的回答,是对“教学评一体化”最好的注解。</p><p class="ql-block">而我还有一点点改进,再看看作业设计,和作业批改后学生真实的表现。</p><p class="ql-block">校本教研活动模式为问题的提出、观摩、研讨提升、改进计划,实践反思。这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p><p class="ql-block">就怕把课当“主角”表演,研讨当配角,入戏太深,难以自拔,浪费时间,害人害己,误人子弟。</p> <p class="ql-block">对于教研活动有隔靴瘙痒止痛,说明老师对课程标准学习不透彻,或者说老师不相信课程标准,或者把不理想的教学成绩归咎于学生不给力。</p><p class="ql-block">个人有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发面馒头和死面馒头。我们都知道发面馒头松软有嚼劲儿,顶饥。而死面馒头硬邦邦嚼不动,还不好消化。发面馒头与死面馒头,最大的区别就是酵母。一个老师要想看懂课程标准,就需要想酵母一样的东西帮助消化理解,这就是阅读。开卷有益,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因为只有阅读才能够帮我们消化知识,打通“任督二脉”,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p>